分享

最浪漫的陪伴(3)

 岁月有情JH 2021-03-26
1.上北京

在天安门城楼上

    “妈妈,我们今天学习《故宫博物院》,老师说,去过故宫的同学请举手,全班只有我一个人举手。”

    “哦,你真幸运。”

    “老师问我对故宫有什么印象?”

    “你怎么说?”

    “我说故宫是一个很大很大的院子,有很多大房子,我和爸爸妈妈走了一天,只看了几个房子。”

    “回答的很不错哦,是这样的。”

    “可下课后有的同学说我吹牛,说故宫在北京,北京那么远我怎么去的了。”

    “这说明去北京、去故宫,超出了有的同学的想象,而你真的去了,所以你多幸福呀!”

    对孩子说的话,是她心里的话,是她自己的切身感受。别说四年级的学生不相信儿子去过北京、去过故宫,就是她的同事,知道她要带着儿子去北京,去旅游,也觉得不可思议。不久前,首付一万块钱就可以在学校买一套集资房,她因为没有钱、放弃了。不久后,倒是舍得花钱上北京,光飞机票就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吧?太不可思议了!

八达岭长城入口处

    那是2000年暑期,他在宣化某军校中培一年,即将放暑假。学习期间,节假日常和战友同学一起游北京。他给她打电话,说他的游历:长城有多么巍峨,故宫有多么气派,天安门广场有多么宽阔,恭亲王府有多么讲究,军事博物馆是一部实物军史,世界公园是全球各地标志性景观的浓缩……他说:

    “暑假你一定要带着儿子到北京看一看,我在北京等你们。”

    “我到哪里去买机票呢?要到海口机场去吗?”

    “我请海口的朋友给你们买票,你们到海口后打他的电话,他会安排人接站,安排你们吃和住,并安排第二天清早送机。”

    “哦,去北京这么容易呀?我怎么感觉像做梦一样呢?”

    “你的好梦就要成真了!”

在故宫

    她和儿子是在大雨倾盆的清早离开海口,到北京走下机场大巴时是午间,天阴沉又闷热,的士司机根据她要早起去天安门广场看升旗的要求,联系了在前门大街大栅栏的一家宾馆,他们入住后、就呆在房间等着他。他要参加完上午最后一场活动,再从宣化坐火车赶来。下午近四点,一家人在北京胜利会师。

    “你的头发怎么这么长呀?你在火车上打喷嚏了吗?我不让儿子出门他就在房间里喊:爸爸——你快来呀,我要出去!你知道北京的的士司机多能吹呀,他说……”

    一见面她就叽叽喳喳说个不停。等她说完后,他说:

    “我们先讨论一下这些天的行程吧……”

    “这些地方你不是都去过吗?”

    “可你们没有去过呀,我给你们当导游。”

    “也要有些你也没去过的地方呀。”

    “有,十三陵,天安门看升旗,毛主席纪念堂我也没去过。”

    “就这么定了。”

    “就这么定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在八达岭长城上吃了一只北京烤鸭,在十三陵景区吃了五块钱一大兜刚刚摘下的新鲜桃子,在故宫吃了两顿泡面,在世界公园吃了一大盆的冰淇淋……他们在毛主席纪念堂鞠躬,在军事博物馆给儿子买一套十八般武艺的配套武器玩具,凌晨二点赶到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下午在恭亲王府喝茶看戏,在高高的前门儿那里散步,在古色古香的同仁堂门店问药寻医……走到哪里都情不自禁地感叹:北京真大呀!北京有多少好去处呀!北京到处都是人文景观呀,一天拍一个胶卷都拍不够!北京的历史多么厚重呀,走到哪里都是在阅读一本生动的史书!北京的城市多么独特呀,从历史到现代的转变常常在一转身时、一拐弯处!

    ……

在世界公园

    在故宫游了大半天的时候,他们坐在一座宫殿前的高台阶上休息。她一起身,手里的相机掉在地上,后盖因碰撞而打开,里面的胶卷暴光了。她大惊失色,那可是他们半天里、大半个故宫游的记录啊!她无奈地望着他,等着一场劈头盖脸的斥责。

    “没事,换一个胶卷再照。”

    “怎么没事呢?那些地方已经走过了,那些照片说没就没了,再照也不是那些,都怪我!”她反而过不去,几乎要哭起来。

    “那我们倒回去重新照一遍不就行了。”

    “可我们走了半天呐,太阳这么大。”

    “再回去只照相,很快的。”说罢,他扛起孩子就往回走。

   “这里两个人照过,”“这里三个人照过,”“这里也照过”……他无比耐心地帮她补回镜头里的记录。凭着惊人的记忆力,她记得每一次照过相的位置与组合,可看到他如此辛苦,她于心不忍,默默地放弃了很多。即使这样,他们还是多走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

    翻开当年的影集,照相技术与构图水平都相当有限,很难挑到几张构图与清晰度都让人满意的照片。但是,这些都丝毫也减损不了那一个小时跑回起点、补拍照片的重要意义。那一个小时,是她记忆里他所给予的最让她难忘、最让她感念,也最让她心疼的陪伴。

2.下江南

在上海外滩

    2005年,他去上海培训半年。其时无线通信技术已经很成熟,网络通信正在兴起,他们联系起来非常方便,每天晩上都会打电话。

    上课的日子里,他会讲今天上了什么课,教授讲课的特点如何,同学如何评价,他自己是怎么看。团队又组织了什么活动,说:

    “今天我们参观周庄了,很有特色的江南水乡,你要是来了肯定很喜欢。”

    周末的时候,他会讲他和同学一起去上海规划设计院去了,电子触摸屏可以自主了解上海的发展过程,还可以参与上海未来发展规划。他去上海科技馆了,说:

    “科技馆可以做很多科学实验,看科幻电影或科普电影,游客还能与机器人打足球,儿子要是来了肯定很喜欢。”

在杭州吴山

    有一次,他说他与一同学去鲁迅公园散步,看到很多市民在公园唱歌、跳舞,有几个人组团自拉自弹自唱越剧的,有一群人在一个人指挥下分声部大合唱的,有跳国标舞的,有跳民族舞的,还有打太极拳的……

    “你知道我的同学怎么说吗?他说:这些老头子、老太太都和他父亲差不多年纪,但人家过的是什么生活!还说国庆节他准备把父亲接到上海来看一看,看了就回去死了算了。你们国庆节也来上海看看吧。”

    “我们看了也回去死了算了吗?”

    “那是人家说他父亲,他的意思是说他父亲来上海看一看,回去死了也值得,我又没那样说。”

    “你接着人家的话说,吓到我了。”

    “我是想说人人都觉得上海好。行吧,不说人家了,你们国庆节长假过来吧,我们一起在江南玩几天。”

在枫桥

    那一年国庆节有七天长假,台风“龙王”在东南沿海游弋,他们顶风冒雨去杭州游了西湖,参观了灵隐寺,登上飞来峰,漫步吴山广场。去苏州游览了拙政园、虎丘山、枫桥与寒山寺、同里古镇。在上海登上东方明珠电视塔,参观上海科技馆、上海城市规划设计院、上海博物馆,漫步鲁迅公园、上海外滩、复旦大学,去城隍庙吃特色小吃、去南京路步行街购物……有游记系列文章《风雨江南行》详细记录了那一次旅行。

在上海城市规划设计院

    凡他去过的地方,他带着他们再走一次(同里古镇代替周庄);他没有去过的地方,他们一起去,一起观赏到江南自然风光的秀丽,一起了解江南丰富的人文景观,一起感受大城市的现代生活。

    “怎么样,不虚此行吧?”

    “确实不虚此行,大开眼界。只是到处都是人,太热闹了。”

    “这没有办法呀,我们喜欢去的地方别人都喜欢去。”

    “江南不是这样游,江南是应该慢慢走、细细品,最好撑一把油纸伞,女人穿旗袍,男人穿长衫,在西湖白堤上漫漫走,在枫桥上伫立,在拙政园亭子里静坐遐思。像我们这样走马观花,难以尽兴。”

    “这一次先打个基础吧。乾隆皇帝那么忙都六次下江南,我们才游一次难免有遗憾。还有很多地方,像太湖、鲁迅的绍兴都值得去走一走,以后有机会再来吧。”

    只因为她的心愿才实现一点点,他便生出新的希望,共同期待着明天!

3.走港澳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春节期间,异地的朋友相互电话联系、问候的时候,家在深圳、中山的两位朋友传来这样的消息:她们都持有一种港澳通行证,可以定经常去香港、澳门走一走,就如他们假日在海口逛街一样方便。中山的小李还向她发出同游的邀请。

    “我还没想到去香港澳门,她们却已经想去就去了。多好呀!”

    “你要是想去也可以去呀,你们抓紧办一个港澳通行证,暑假就可以去了。”

    “你能和我们一起去吗?”

    “不能。”那是2008年,他还是一名现役军人。

    “你不去那我们怎么去呢?找旅行社跟团吗?”

    “等通行证办好了,你联系中山的小李,请她带你们去澳门。我联系一下深圳的小黄,看她能不能带你们去香港。如果她们能带你们去,还是自由行好,去哪里、怎么游自己作主。”

    “那你呢?”

    “我也早作安排,在暑假休假,争取与你们同行,在珠海、深圳等着你们。”

在中山孙先生故居

    转眼就到了暑假期间,小李和她先生安排好了中山与澳门的旅行,小黄和她先生已经安排好了深圳与香港的旅行,并提前订好了太平洋皇家酒店,她意想不到的港澳之行,居然如此顺利地展开,太让她兴奋了!

    “我想了想,这次自由行去的都是经济发达、现代化程度高的地方,在旅行活动的选择上,以儿子的意见为主,主要让年轻人开开眼界。”

   “同意,我也跟着开开眼界。”

   “在你们去开开眼界的时候,我就会会我的同学、战友。”

   “这样好,免得你等着让我玩的不安心。”

就此别过

    在广州,他们一起会了他军校的老同学,是老同学开车把他们送到中山。在中山,他们拜会了他的老首长,是老首长安排他们住宿,并把他们从中山送到深圳。在珠海,她和儿子跟着朋友去澳门后,他和军校同学喝茶聊天;他们从澳门回到珠海的时候,一起和他的老战友一家共进晚餐。在深圳,她和儿子跟着朋友去香港的时候,他和一起长大的高中同学在深圳相伴;他们从香港回来后,他不忘初心陪着儿子放开玩。晚上,还特意带着儿子去世贸大厦,在他们于1989年春节、在世贸大厦前照第一张合影照片的地方,照了一张全家福。

他陪着儿子一起上,她在下面看着都头晕。

    “儿子,说说你在澳门和香港旅游有哪些收获?”他要检查一下布置的作业。

    “澳门没有什么好玩的,李阿姨带我们看的都是赌场,保安不让小孩进去,我们只在外面看看。”

    “就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

    “有啊,赌场的房子好漂亮。有的像鸟笼,有的像花瓶,有的像灯笼,都像金碧辉煌的宫殿。”

    “这就是观察。香港呢?”

    “迪士尼乐园太好玩了,就是排队浪费时间,要不是黄阿姨知道预约,我们玩不了几样。”

    “都玩了什么好玩的?”

    “太空飞船,把妈妈和妹妹吓得大叫,叫的我呀笑死了。还有独木舟,从高处冲下来,妈妈在我身后吓得大叫。海盗船也很好玩。”

    “白雪公主、开火车也不错的。”她忍不住补充。

    “那都是女生或小小孩玩的,我是排不到别的项目玩才陪妹妹玩一下。”(妹妹是小黄的女儿。)

    “在维多利亚港坐船夜游,去太平山顶看香港夜景,都是很不错的体验。”她继续补充。

    “是的,在船上看到的就像在香港电影里看到的一样。”儿子说。

    “看来,你们的港澳行都有收获啊。很好!”

在香港迪斯尼乐园

    “可惜你没有一起去。”

    “我是没有去,但收获也不小。”

    “你有什么收获呢?”

    “见到了一位高中同学,两位大学同学,一位老领导,一位老战友兼老邻居,一起吃饭、一起聊天。一位大学同学毕业后就没再见过,19年后能有这样的机缘,不容易呀,见到谁都不容易。”

    “我们旅行,你访友。”

    “是这样的。以后旅行要兼顾着访友,我的同学都是一起学习、生活、劳动、训练四年,有太多共同的记忆。”

    “这就是你最大的收获吧?”

    “还不止呢!我陪着儿子玩了几个只有年轻人才会玩的、比较疯狂的项目,也有两点体会:一是觉得这么吓人的项目儿子毫不犹豫地选择玩,敢冒险,好样的!二是我也玩了,敢冒险,也是好样的!还没有像有些年轻人一样吐,我的脸色都没发白吧?说明当兵的我,这个年纪了,身体还是杠杠的!”

    “真会总结,一套一套的。”

    “既然你表扬我了,那我再总结一句哈。旅游,自由行,就是去寻找,去体验,去观察,去发现。既发现外界的,也发现内在的。”

    “像你对友情的需要,对身体的感觉。”

     他微微一笑,道:

    “我的总结完毕。接下来就看你的了。”

    回来后,她写了一篇长长的游记《华南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