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气压(3)||:大气压的应用

 岁月有情JH 2021-03-26

同学们好!
      我们前面两节课学习了大气压的存在与大小测量,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大气压的特点,以及大气压的知识在日常中的应用。
视频学习
        这是我们学校黎晶晶老师的视频,详细介绍了大气压的特点与应用。请同学们认真观看。
课后作业
1.大气压强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大小与海拔高度有关。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大气压的变化是        (填“均匀”或“不均匀”)
2. 液面上的气压越高,液体的沸点越      ;反之,气压越低,液体的沸点越        
3. 如图是自制的水气压计,把它由山脚移至山顶,玻璃管中的水柱的高度变化情况是(假设瓶口密闭不漏气,移动过程中整个瓶子没有与外界发生热传递)(   
A.降低                  B.升高 
C.先降低后升高           D.先升高后降低
4.在冬天,装有一定量水的热水瓶过了一段时间后,软木塞不易拨出,这主要是由于(   
A.瓶内气压大于大气压  B.瓶内气压小于大气压
C.瓶塞遇冷收缩       D.塞子与瓶口间的摩擦力增大
5. 青藏铁路已全线贯通,即将投入运营的高原列车有完善的供氧系统和完备的医疗应急系统,这样做是因为(  
A.高原空气稀薄,大气压强小      B.高原空气稀薄,大气压强大
C.高原空气稠密,大气压强小      D.高原空气稠密,大气压强大
6.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如图所示,治病输液时,药水瓶口A处常插着两根塑料管B、C,其中插C管的目的是利用大气压使输液能顺利地进行。输液过程中瓶内空气的压强 —— 大气压强;有“回血”时是因为针头处血液的压强 —— 药液的压强。(均选填“大于”或“小于”) 

7.用如图所示装置粗略测量大气压的值,把吸盘用力压在玻璃上排出吸盘内的空气,吸盘压在玻璃上的面积为4×10-4 m2。轻轻向挂在吸盘下的小桶内加沙子。吸盘刚好脱落时,测出吸盘、小桶和沙子的总质量为3.2 kg,则大气压的测量值为 8×104 Pa。若吸盘内的空气不能完全排出,则大气压的测量值比实际值偏 — 。(g取10 N/kg)   

益智故事
千里返回改一字
      在我国历史上,有一个朝代诗文化尤其璀灿,出现了很多名垂青史的大诗人。大家肯定想得到,那是唐朝,有李白、杜甫、白居易、杜牧、李商隐、王昌龄、高适、张继、贺之章、张若虚... ...这些名字和他们的作品,至今传颂,还会传颂千古。
      唐末还有一个诗人的名字叫任翻,大家看起来是不是有些陌生?跟其他诗人一样,他在“读万卷书” 的同时,也喜欢“行万里路” ,游历名山大川。
      一天,他来到了浙江天台山的中子峰。这是仙霞岭山脉的东支,群山环抱,茫茫苍苍,雄伟壮观,且寺庙众多。诗人在峰中一座禅寺住下,一连好几天都陶醉在这山中美景、迷人的夜色之中。他终于按捺不住勃发的诗兴,回到寺中,欣然挥毫,在寺壁上题诗一首:
绝岭冬风已自凉,
鹤翔松露湿衣裳;
前村月落一江水,
僧在翠微闲竹房。
      诗成之后,他反复推敲,好不得意。尤其欣赏第三句“前村月落一江水”,觉得情致与情致俱佳,击节吟哦之余,不禁手舞足蹈起来。
      不久,他依依不舍地离开中子峰,继续游历。一年后,到了千里以外的一个地方,遇见一条闻名天下的大江,沿江的美景又深深地吸引了他。一天晚上,他漫步江畔,观天赏月,只见月亮正在下落,他突然发现此时的江水也随着潮落而退去,只有半江水了。
      此情此景,让他猛然想起一年前在中子峰禅寺题诗中的那一句得意之作“前村月落一江水” ,这写的与事实不符呀!诗人顿觉汗颜,想到诗在壁上,让行家看取岂不贻笑大方!
      于是,他不顾别人对他此行的讥讽,不顾疲劳,毅然决然地返回千里外的中子峰禅寺,将第三句中的“一江水” 改为“半江水”。仔细推敲之后才离寺返程。
      任翻是唐末一个没有多大名气的诗人,然而,由于他千里返回改一字的做法与精神,让他名留诗史,也让诗坛留下了一段佳话,至今还为人们所乐道。
      诗是文学艺术的瑰宝,自然现象属于科学的范畴。也许和那些嘲笑任翻的人一样,有的同学会说,一首诗有那么讲究吗?有人说,知识的金字塔是由科学、艺术、文化三个面组成,越到高处这三个面结合得越紧密,及至到顶峰,就会看到它们完美地统一起来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艺术不能违背科学的真实,而科学也可以用艺术美来表现。知识是如此丰富而又美好,我们唯努力汲取,向那完美的金字塔攀登,才不负美好的生命。


知识箴言
1.无论你腹中多少知识,假如不用,便一无所有。(【波斯】沙迪)
2.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晏子春秋》)
3.没有应用的知识不能算完整的知识。(【阿拉伯】穆加发)
4.要用自己的手和自己的眼睛,这是我们最高的原则。(【前苏联】巴甫洛夫)
5.唯一真正的胜利,在于战胜无知。(【法】拿破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