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决战食神》:精神生活与人类本能的和谐结合

 新用户0528K0W6 2021-03-26

很多现代人都标榜自己是“吃货”,就连《决战食神》里的葛大爷在回答小和尚的提问时也说道自己是“吃货”。然而所谓的“吃货”,一定是建立在时间、地点和人物之上,什么时候吃?在哪儿吃?和谁吃?这些可能是比食物本身更加重要的存在。

就比如我自己,在北京吃火锅总是首选海底捞,跟很多人一起吃过海底捞,比如前同事,比如全家,比如各种合作伙伴,但尤其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和闺蜜一起吃的那次海底捞,吃火锅的前前后后,餐前绿萝卜好吃,切片西瓜好吃,自己特调的小料也尤其好吃,全国有168家连锁海底捞店铺,可以说味道大抵相同,但为什么这一次尤其好吃?回想一下,大概是因为那天心情特好,跟闺蜜聊了很多投缘的话题,不是四目不相对的各自玩手机,而是真正的把心思放在了享用美食和心灵交流上,所以那一天的海底捞最好吃。

人们总说:“世间万物,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美食很容易理解了,自己喜欢的一切都可以称之为美食。那么爱呢?爱分为太多种了,可以是亲情、爱情、友情等等一切情感。在与所“爱”之人品尝美食的时刻,实际上就是每个人心中的味蕾记忆,这种记忆往往不会跟随时间的流逝而有所遗忘,相反,反而因为越来越难找到类似的味蕾记忆而变得愈加深刻。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高天赐(谢霆锋饰)在《决战食神》的最后巅峰对决时,只做了一碗家常面,做好后不是让评委品尝,而是双手奉上,献给这个不愿意承认自己是他儿子的爸爸面前,电影中他没说什么,但实际上他想说的是,他记得这种味道。

也因此不难理解每个人心中的美食往往都是带有个人的情感在里面的,美食是人类饥饿时的本能需求,也是掺杂在人生经历中不可或缺的美妙时间。就比如电影《决战食神》中的高天赐,他所学会的每一道美食,都是经过时间的堆砌完成的“佳作”,每一道美食都有不一样的意义,就像是片中他与安保罗第一次PK的时候做得那道葱爆牛肉,相信在他今后的美食之路上,他都不会忘记曾经与那么一个对手认真的PK过,并且过后对手还对自己的手艺赞赏有加,这其实是他人生经历中的美好记忆。

除却这种从针锋相对到惺惺相惜的朋友情之外,《决战食神》中从始至终贯穿的其实是一种熟悉又疏离的父子情,高天赐与爸爸,从某种程度上讲像是同一个人,个性鲜明,都是倔强不服输的汉子。片中最好的一处戏剧冲突就是父子二人个性的反差,二人外表都是坚硬的样子,殊不知,当情感触碰到二人内心的时候,才发现他们的又一个共性,就是内心柔软。其实父子二人决战的都不是食神,而是心中那个无法逾越的自己。

美食解决不了一切,只有“爱”才可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