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属与别名】 红花为菊科植物红花的花。又名红蓝花(《金匮要略》),处方名: 红花、杜红花。 【性味、功效与主治】 味辛,性温。功效: 活血祛瘀,通经。 主治血滞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风湿痹痛;癥积痞块;跌仆瘀肿;疮疡肿毒等病症。 【传统方剂】 (1) 红蓝花酒(《金匮要略》) 红蓝花,治疗妇人六十二种风,及腹中血气刺痛。 (2) 红花汤(《活法机要》) 红花、当归、丹皮、蒲黄、干荷叶,治疗经闭腹痛,及产后瘀血上逆血晕。 (3) 桃红四物汤(《医垒元戎》) 桃仁、红花、当归、地黄、芍药、川药,治疗脏血便秘,半身不遂,闭经。 (4) 其他 在活血祛瘀的著名方剂,如、复元活血汤、七厘散中,以及《医林改错》化瘀6个方剂中有5个方剂中有红花。 【主要成分】 红花主要含红花色素类、红花苷类以及红花油等多种成分。 1. 色素类 红花黄色素A和B。 2. 苷类 红花苷、前红花苷、红花明苷A。 3. 脂肪油类 有硬脂酸、花生酸、亚油酸、亚麻酸、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等甘油酯类的红花油。 4. 多酚类 绿原酸、咖啡酸、儿茶酚、焦性儿茶酚、多巴等。 5. 挥发油类 乙酸乙酯、苯等。 6. 氨基酸类 如赖氨酸等。 7. 多糖类 红花多糖、丙三醇-呋喃阿糖-吡喃葡萄糖苷、木樨草素-7-O-葡萄糖苷。 8. 甾醇类 胆甾醇、β-谷甾醇等。 【药理作用】 1. 抗凝血和对血脂作用 (1) 抗凝血作用 红花有抑制家兔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和增强纤维蛋白溶解的作用,有显著的降低血栓的长度和重量的作用,因而红花具有抗凝血和抗血栓的作用。 (2) 对血脂作用 红花对血脂实验报道有降低和升高两种相反的作用。 降脂作用: 口服红花油可使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之家兔的血清胆固醇、中性脂肪酸、β-脂蛋白显著降低。主动脉壁的总胆固醇、总脂量降低。主动脉壁内膜斑块的面积和厚度以及冠状动脉前降支和心肌内小动脉的病变均得到减轻,说明斑块有消退的倾向。 升脂作用: 与降脂相反,也有报道家兔口服红花煎剂90日,血脂明显升高,红花油可致家兔肝脏内大量沉积胆固醇并引起早期肝硬化,不能防止主动脉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2. 扩冠和扩管作用 红花煎剂有降低冠状动脉阻力,增加冠状动脉流量和心肌营养性血流量的作用。有轻度兴奋心脏的作用。对实验性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和心律失常等动物模型均有不同程度的对抗作用。 红花煎剂有扩张股动脉的作用。 红花能增强小鼠耐缺氧的能力。 3. 收缩子宫和雌激素样作用 红花对动物离体和在位子宫有明显的兴奋作用,小剂量可使之节律性收缩,大剂量则使自动收缩加强,甚至痉挛,对妊娠子宫的作用更为明显。 红花的兴奋子宫作用与兴奋组胺H1和肾上腺α-受体有关。 红花煎剂阴道周围注射,可使摘除卵巢的小鼠子宫重量明显增加,提示红花有雌激素样作用。 4. 增强免疫和抗炎作用 (1) 增强免疫作用 红花对细胞介导的免疫功能具有促进作用。 (2) 抗炎作用 红花黄色素小鼠腹腔注射对实验性足跖肿胀,增强的毛细血管通透性,肉芽肿形成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临床应用】 1) 冠心病: 红花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常用药,可与丹参、赤芍药、郁金等同用。 2) 肌肉关节劳损性酸痛: 复方煎服,红花油外擦,注射液穴位注射等。 3) 外伤血肿: 复方煎服和外敷。 4) 妇女月经衍期和闭经。 【剂量与用法】 (1) 药典剂量 3~9g。 (2) 临床常用剂量 3~9g。 (3) 大剂量 不宜大剂量使用。 (4) 使用方法 水煎服;研末入丸散吞服;浸酒内服;外敷。孕妇忌服。 【临床体会】 1. 关于治疗心脏病 红花有扩张冠状动脉和抗凝血的作用。冠心病、风心病、心肌炎等心脏病,瘀滞是普遍的情况,只要不是阴虚内热、瘀热、风热、湿热等有热的证型,在复方中可用一些红花,其活血化瘀的功效能得到加强。其作用比丹参、当归、川芎等为强。 2. 关于治疗风湿病 红花是一味免疫增强药,但其主要功效不在于免疫作用,而在于活血化瘀。在风湿病中有明显瘀滞的疾病,并且辨证是瘀寒型的,红花有抗炎作用,用一些红花,有助于治疗。如类风湿关节炎、硬皮病、雷诺现象、骨关节炎、腰肌劳损、以及抗心磷脂抗体综合征并发脑梗死等。 3. 关于活血通经 红花是治疗血经过期,闭经的主要中药。在许多通调月经的著名方剂中,都有红花。 免疫病服用雷公藤、昆明山海棠及其制剂和提取物引起的闭经,停药后月经仍然未行,在用当归、益母草等调经药的基础上,需加用红花,以加强通经之药力。对免疫抑制剂引起的生殖毒反应,停经,如调经无效,也需加用红花。 红花活血通经的机制与加强子宫收缩和具有雌激素样作用有关。 对皮质激素引起的月经紊乱,红花并不相宜,一是药性温,加重了内热,二是可能会引起经量过多。 4. 关于降脂 红花对血脂实验报道有降低和升高两种相反的作用。临床观察在复方中红花小剂量使用,即3g以下,水煎服,一段时期后,血清胆固醇和三酰甘油都是下降,有的患者在血管B超中主动脉斑块也有所减轻。 临床也有医生使用红花9g,治疗冠心病,但患者常有反映服用以后不舒适,而停用。 5. 红花宜小量使用 红花是活血祛瘀药中作用比较强的药,而且药性温,质地轻,用少量就会有效果,在多数情况下,不宜大剂量使用,以免引起出血反应。由于红花剂量过大引起妇女月经过多而冲,是临床常有的现象。 古代中医曾反复强调剂量不宜过大。《药品化义》载:“红花……,若多用三、四钱,则过于辛温,使血走散。……若止用七、八分,……大补血虚,此其调畅而和血也。若止用二三分,令血调和,此其滋养而生血也。”《本草经疏》载:“红蓝花本行血之药也,血晕解,留滞行,即止;过用能使血行不止而毙。”这些都说明古人用红花是主张小剂量,反对大剂量使用的。这是古人从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伤骨科使用红花9g,甚至更大,是常有的。这是病情需要,另当别论。 【保健与食疗】 1. 红花的食用与食疗 红花汤液味淡,带有辣味,红色,清香。 食疗可制作药膳、菜肴、汤肴、火锅、药酒、饮料、颗粒、胶囊等,甜、酸、咸、辣四种味道均可相配。用以活血化瘀,治疗冠心病、肌肉关节酸痛以及妇女月经衍期和闭经。 2. 药膳 红花汤液单味可制作药膳菜肴,如与海鲜、河鲜、鱼类、肉类,禽类、豆类、蔬菜等相配,或放入火锅。红花可作围边与花朵。 3. 保健品 (1) 饮料 红花调味矫味后可制作饮料,口感尚好。 (2) 药酒、颗粒、胶囊 红花可与当归、丹参、三七等相配,活血化瘀以协助治疗冠心病,降脂,以及调理月经。 4. 文件规定 红花在有关文件中属于第二类。 【不良反应】 1. 传统文献 《本草纲目》:“无毒。” 2. 毒理试验 毒性反应: 饲料中混入6%红花药粉饲养小鼠1个月以上,未见体重下降,如增至8%~10%时,体重下降,高达15%时引起死亡。 西红花2%以上即会引起小鼠死亡,红花的毒性作用远比西红花为弱。 说明红花的毒性很小。 3. 临床观察 红花无毒。在常规剂量3g以下水煎服没有不适反应,红花剂量3g以上就有可能出现恶心、食欲减退等不适反应。剂量过大,会上火,有出血倾向的人可能会引起出血。 长期服用有可能影响凝血机制,妇女长期服用有可能引起经量过多和提前等不良反应。 【禁忌证】 红花有出血倾向者不宜服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