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夜交藤的功效作用与主治,夜交藤的保健与食疗

 鉴益堂 2021-03-26

  【科属与别名】

夜交藤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藤茎。又名: 首乌藤。处方名: 夜交藤、首乌藤。

【性味、功效与主治】

味甘,性平。功效: 养心安神,养血通络。

主治阴虚血少、虚烦失眠、周身酸痛、皮肤瘙痒等病症。

【传统方剂】

(1) 甲乙归脏汤(《医醇賸义》) 夜交藤、珍珠母、龙齿、柴胡、薄荷、生地黄、当归、白芍药、丹参、柏子仁、夜合花、沉香、红枣,治疗彻夜不寐。

(2) 夜交藤汤(《红斑狼疮中医临床研究》) 夜交藤、金雀根、葎草,治疗失眠、多梦、早醒。

【主要成分】

夜交藤主要含结合型蒽醌类和香豆素等成分。

1. 蒽醌类

夜交藤含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均以结合型蒽醌存在。

2. 香豆素和黄酮类

茎中还含香豆素化合物6-甲氧基-7羟基香豆素,以及毛地黄酮-5-木糖苷。

【药理作用】

1. 镇静催眠作用

夜交藤水煎剂9g/kg与戊巴比妥钠20mg/kg合用,对小鼠有协同镇静催眠作用。夜交藤20g/kg与安定5mg/kg分别给大鼠灌服一次后,其即时睡眠作用基本相似,即总睡眠时间延长,主要是慢波睡眠时间延长。异相睡眠时间缩短。当夜交藤水煎剂大鼠灌服每日2次,连续3日,催眠作用更明显,并出现慢波睡眠潜伏期缩短。

2. 主要有效成分

夜交藤镇静催眠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为其所含的蒽醌和香豆素化合物。

【临床应用】

1) 治疗失眠。

2) 治疗精神分裂症。

3) 治疗皮肤瘙痒症。

【剂量与用法】

(1) 药典剂量 9~15g。

(2) 临床常用剂量 15~30g。

(3) 大剂量 30~60g。

(4) 使用方法 水煎服;浸酒内服。

【临床体会】

1. 关于治疗失眠

夜交藤治疗失眠可能首载于近代的《本草正义》上:“治夜少安寐”。现临床已经普及使用于失眠之症。由于性味甘平,可以不需要严格的辨证论治。阴虚阳虚,寒症热症之失眠都有效果。

经验方夜交藤汤本院曾观察60例,随机的未进行辨证分型,效果是比较好的,增加睡眠时间2h以上的有效率达90%左右。因方中金雀根是温性的,益气活血;葎草是凉性的,清热除烦。整方的药性是平和的。

经验方夜交藤汤与安定对照,动物实验也证实具有良好的镇静安眠作用,没有显著差异。

2. 关于治疗皮肤病

《本草纲目》在何首乌条目后,仅有一句话,“茎叶【主治】风疮疥癣作痒,煎汤洗浴,甚效”。夜交藤的主要有效成分为蒽醌,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蓼科植物含蒽醌的中药如大黄、羊蹄根、虎杖、何首乌、决明子等,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有抗变态反应和免疫抑制作用,临床上都用以治疗免疫性过敏性皮肤病。所以夜交藤也可能具有这方面的药理作用,遗憾尚没有这方面的报道。

3. 夜交藤能滑肠

夜交藤含有少量蒽醌类大黄素,能滑肠通便,对大便正常的人,不受影响,对脾虚便溏的患者,常会引起便稀次多,甚至水泻。

【保健与食疗】

1. 夜交藤的食用与食疗

夜交藤汤液味淡,带有苦味,棕色,无特殊气味。食疗可制作药膳、菜肴、汤肴、火锅、药酒、饮料、颗粒、胶囊等。甜、酸、咸、辣、苦五种味道均可相配。用以养心安神强身,协助治疗失眠,并可用于免疫性过敏性皮肤病的患者。

2. 药膳

单味可制作菜肴,如与鱼类、肉类、禽类等相配,或放入火锅。

夜交藤蛤蜊汤: 蛤蜊肉丝汤中加入夜交藤汤,放调料。

3. 保健品

夜交藤可制作保健品,与酸枣仁、天麻、石菖蒲、麦门冬等相配,制作药酒、颗粒、胶囊。

4. 文件规定

在有关文件中属于第二类。

【不良反应】

1. 传统文献

《本草再新》:“无毒。”

2. 临床观察

夜交藤无毒。在常规剂量内水煎服没有不适反应,长期服用或大剂量30g以下水煎服也没有明显不良反应。

由于含大黄素,对于有慢性脾虚泄泻的患者会引起滑肠便稀。

【禁忌证】

脾胃虚弱容易腹泻者谨慎服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