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明将至:俗语“女儿去上坟,娘家断了门”啥意思?有道理吗?

 千姿百态万花筒 2021-03-26

又逢清明时,含泪祭先人。

清明节,是咱们国家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每年到这个时节,不管身处何地的人们,都会放下一切烦琐的事务,不辞劳苦、跋山涉水归乡祭祖扫墓,籍此表达自己对逝去亲人的一片哀思之情。

然而,清明扫墓有着诸多禁忌的,比如孕妇、幼儿以及身体虚弱的人是不宜上坟的,而“女儿去上坟,娘家断了门”这句老话,则是认为出嫁的女儿上坟也是犯忌讳的。

依照常理来说,“百善孝当先”。清明节给父母扫墓,是儿女哀悼感恩的孝道表现,焚香叩拜,默默祷告之中,寄托着对先人的无限缅怀,可为啥却有这么不近人情的老规矩呢?禁止女儿去祭拜先人呢?

其实,之所以有这种匪夷所思的老规矩,主要是男尊女卑的封建意识在作祟。古时候是男权社会,人们普遍认为,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就是外姓人了,只有儿子才能传宗接代,延续香火。

过去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说法,若是家里没有男丁那是很郁闷的事情,再多的女儿也难以聊以慰藉,以致于有人眼见生子无望,只好过继子侄为嗣,为的就是避免沦为有女无儿的凄凉境地。

想当年,晚清重臣李鸿章年逾而立之年,膝下尚无一子,常常为此忧心忡忡。后来在家人的撮合主持下,将六弟李昭庆的儿子李经方收入门下,图的就是自己百年之后坟头香火不断。

那个时候,若是女儿女婿清明上坟扫墓,外人会认为是“绝户头”、“断了门”,后继无人,被人瞧不起的,人前人后抬不起头来,阴间的祖先也会蒙羞,这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莫大的悲哀,很伤人的。

为此,民间甚至有“女婿莫上坟,上坟辱先人”的说法。

还有一种迷信的说法是,老辈人认为清明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后辈与先人阴阳相通之时,期冀逝去的先人在阴间保佑家运长久,财源茂盛。而女儿回娘家上坟,会带走娘家的好风水,有损运势鼎兴。

所以,清明节出嫁女儿是不能回娘家扫墓的,只有在娘家兄弟的陪同下才好。

不过,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一点是,这种老规矩仅局限于已过三年的老坟,而三年之内的新坟,因为尚在守孝期间并不受此禁忌,女儿女婿却是可以上坟扫墓的。

当然了,女儿出嫁了并不意味着就不能为父母扫墓。一般来说,除了清明节、中元节 、重阳节和除夕四大传统祭祀节日外,女儿女婿是可以祭祀扫墓的,也不会惹出什么非议。

那么,“女儿去上坟,娘家断了门”这句老话,有没有道理呢?当然没有任何道理了,这是不容置疑的。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早已经被人们所摒弃,不论儿女都是沐浴着父母的养育之恩成长起来的,拥有同样的缅怀和追思之情,没有孰轻孰重之分。

何况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非常普遍,女儿不仅是父母的小棉袄,更是父母骨血的延续传承,清明出嫁女儿带着女婿归乡祭祖扫墓,是十分普遍的现象,即使相对封闭的农村也没有这种讲究了。

我认为,与其纠结清明扫墓的习俗规矩,不如生前多尽孝,阳间一碗热汤面,赛过阴间燕窝粥,长辈在世孝莫等,勿待亲人变故人。您说对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