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 名〕 龙须草、虎须草、灯心草、灯草、赤须、碧玉草、水灯草、铁灯草。 〔来 源〕 为灯心草科灯心草属植物灯心草Juncus effusus L.vat.decipiens Buchen.的茎髓或全草。 〔成 分〕 茎髓含三萜肽类,为γ-谷氨酰-缬氨酰-谷氨酸、纤维、蛋白质、脂肪油,并含芹素及多糖、阿拉伯胶及木髎。茎含多糖。 〔作 用〕 一、历代经验 1.清心肺火:灯心有降心火、清肺热作用。 《本草纲目》: “降心火, 止血,通气,散肿, 止渴。” 《主治秘诀》: “泻肺”。 2.利尿通淋:灯心有利尿通淋及退肿作用。 《开宝本草》: “主五淋”。 《医学启源》: “通阴窍涩,利小水,除水肿闭,治五淋”。 《本草备要》: “利水清热”。 二、近代研究 灯心,近代未见对其药理研究的报告。临床观察有轻度的利尿作用。 〔性 味〕 甘、淡,凉。归小肠、心、膀胱经。 〔功 效〕 清心肺火,利尿通淋。 〔主 治〕 淋病,水肿,小便不利,湿热黄疸,心烦不安,小儿夜啼,喉痹, 口舌生疮,创伤等 〔临床应用〕 1.湿热淋病:湿热淋病,小便不利,尿频,尿急,尿痛等,并伴心烦者,类似于急性尿道炎、急性膀胱炎、急性肾盂肾炎等,常配伍猪苓、泽泻、冬葵子、木通等,方例《清肺饮》、 《宣气散》、《天一丸》。此外,尚用治黄疸。 2.心火上炎:证见心烦,失眠, 口舌生疮,小便黄赤等,类似于神经官能症,常配伍栀子、麦冬、竹叶、丹参、玄参等,方例《灯心栀子汤》、 《灯心竹叶汤》。此外,尚可用治咽喉肿痛、乳蛾、鼻衄及疟疾发热等。 〔用 量〕 3~5克,处方写2~3扎。 〔用 法〕 生用,或煅存性用。 〔禁 忌〕 无湿热者不宜用。 〔附 方〕 1.清肺饮(《兰室秘藏》):灯心、猪苓、木通、通草、赤茯苓、萹蓄、瞿麦、琥珀。 2.宣气散(《丹溪心法》):灯心、甘草梢、木通、栀子、冬葵子、滑石。 3.天一丸(《韩氏医通》):灯心、赤茯苓、滑石、猪苓、泽泻、人参。 4.灯心栀子汤(验方):灯心、麦冬、栀子、竹叶、夜交藤、丹参、玄参。 5.灯心竹叶汤(验方):灯心、竹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