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州雁:青泥岭与仙人关

 陈仓道工作室 2021-03-26

一、青泥岭

位置:青泥岭山脉坐落于今甘肃省陇南市徽县水阳乡、大河店乡、嘉陵镇、虞关乡之间,西北——东南走向,绵延三十余公里。从徽县城朝东南眺望二十五公里之外,可见海拔 1746米的青泥山脉最高峰——铁山。

文献记载:唐代以来的国家地理志和地方志对于青泥岭有明确记载,唐代《元和郡县志》宋代《太平寰宇记》《元丰九域志》,明代《盛郡国志》、嘉靖年间略阳知县李遇春修撰《略阳县志》及徽县人郭从道的《徽郡志》,清代康熙年间邓天栋《徽州志》,乾隆年间费廷珍的《直隶秦州新志》,嘉庆年间张伯魁《徽县志》,民国年间赵钟灵的《徽县新志》等均记载“青泥岭:在(兴州长举)县西北,五十三里,接溪山东,即今通路,悬崖万仞,山多云雨,行者屡逢泥淖,故号青泥岭。”“东南四十里巾子山,其山巅望之形似巾子,故名。其色如铁,又名铁山。唐谓之青泥,宋始称铁山。陡壁直上约五、六里至其巅,俯瞰城郭。西南倚山一角有虞关镇。”柳宗元《兴州江运记》关于“自长举北至于青泥山,又西抵于成州,过栗亭川,逾宝井堡……绵三百里而馀”的记述,佐证了作为官道的青泥道的存在与青泥岭的地理位置。

按史志与前人的文献记载,青泥岭铁山西北接徽县木皮岭,东南临徽县嘉陵江,介于古兴州长举县、成州同谷县、凤州河池县之间。而从当今行政归属上看,青泥岭整体位于徽县境内,横亘在徽县东南。

实物见证:青泥岭山脉中的青泥古道开辟于秦汉时期,至唐代成为秦陇通往汉中、蜀川的官道之一,是古代秦陇入蜀的必经之地,青泥岭是一处陇蜀之间遮挡南北的军事要冲,秦汉以来在此发生了许多战事,留下若干历史文化与遗迹。由于青泥古道在沟通南北交通方面作用重大,宋代以来历代对于徽县境内的古道都进行过一定的维修管护。在今徽县大河店乡、虞关乡境内沿线遗留下了几处官方与民间修路的记事碑刻碑文。这几处碑刻是:大河店乡王家河行政村瓦泉自然村宋代嘉佑二年(1056)“新修白水路记”摩崖石刻;虞关乡老虞关街道口明代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虞关巡检许清的“修路摩崖碑记”;大河店乡王家河村瓦泉自然村明代万历十七年(公元1588年)郭元桂记述御史钟文陆(钟化民)修路事迹的“白水石路记”;大河店乡青泥村辛家吊沟社的明代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玄天神路”摩崖石刻;明代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虞关乡八渡沟修路摩崖石刻;清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远通吴楚碑”与“修路碑记”;清代光绪二十年(1894年)兵部尚书、总督秦陇使者、湘乡杨昌濬撰书“大河店修路碑”;虞关乡老虞关渡口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国民军胡宗南陆军师第一旅旅长李铁军撰“虞关义渡记”。

此外,在徽县围绕青泥岭还遗留有若干历史文化古迹,如汉代以来的嘉陵江沿江双龙崖栈道、八渡沟通略古栈道、王家河瓦泉山栈道、月亮峡通勉、略栈道;有唐代的水会渡遗址,宋代吴玠抗金的仙人关、吴王城遗址、何家寨与马军寨胜金坪遗址,罗汉洞、长丰寺遗址、四川宣抚使总领钱所、黄沙驿新仓遗址,有太和庵、兴隆庵、莲花洞、佛爷崖、泰山庙等魏晋以来的宗教遗址,有郇庄白塔、吴玠墓、文庙大殿、城隍庙大殿、田家河古银杏树群落等文化遗迹。

这些青泥岭山脉中的古代修路碑刻碑文与建筑古迹是青泥岭在当今徽县境内的实物见证。

文化见证:青泥岭也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山,唐代诗人李白在他的《蜀道难》中写有“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以手抚膺坐长叹”诗句;杜甫在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十二月由成县南下成都府时,在《水会渡》诗中对青泥古道留下“山行有常程,中夜尚未安。微月没已久,崖倾路何难”的纪实描写。围绕青泥岭,徽县遗留有若干以青泥岭为题材的古诗词、散文,有以“新修白水路记”为主的青泥古道修路摩崖与碑刻碑文,有以吴玠抗金、曹友闻抗蒙为主的宋代军事历史文化,以古道沿线石像建筑为主的宗教雕塑建筑文化,以“新修白水路记”和仙人关大战为历史线索的金徽酒文化。

二、仙人关

仙人关 别名虞关,按明代郭从道《徽郡志》与民国版董杏林《徽县新志·要道》记述“鱼关,铁山西南麓。唐置鱼关驿,为蜀口要隘。宋曰虞关,设转运使于此。明为巡检司治,清初裁缺。”

在青泥岭主峰铁山西南侧脚下,沿嘉陵江东岸西下十里处,谷狭崖高,地名仙人关,后世俗称虞关。对古河池县周边军事与交通上的关隘要塞控遏作用极为明显,与四川剑阁剑门关一道素有蜀门称谓。唐宋以来国家与地方史志对仙人关广有记载,清顺治七年徽州知州杨三辰《江河纪略》记曰“仙人关峡,宋将吴玠、吴璘破敌处也。”《略阳县志》记载“古有何尚翁在此修真,道成飞升。故名仙人岩”。《宋史》对于吴玠、吴璘、吴挺,以及吴曦一家三代在仙人关抗金的事迹有详细记载。

仙人关抗金 《巩昌旧志·形胜》记载徽县“岩山环峙,江水合流;东接连云,西盘百顷;关隘扼喉,溪谷张翼;为秦陇之藩屏,控巴蜀之门户。县接秦陇,而地控天水、连汉中,称为要害。陇蜀有事,河池在所必争。”仙人关所在之处,江流湍急,行舟险恶;夹岸绝壁,易守难攻,为古代著名雄关。仙人关吴王城的军事战略地位彪炳史册,首先与南宋初年的宋金仙人关大战有关。

公元十二至十三世纪初,仙人关一带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长期处于战争状态。在早期的抗金斗争中,西北地区主要依赖张浚、王彦、刘子羽、吴玠、吴璘、吴挺,安丙等人,和尚原、仙人关一带则是西北地区抗金的主要战场。

仙人关吴家军抗金事迹  仙人关吴玠抗金事迹在《宋史·吴玠、吴璘、吴挺》与南宋绍兴二十六年(1155)工部侍郎、大学士王纶为吴玠撰《宋故开府吴公墓志铭》,高文虎为吴挺撰《世功保蜀忠德之碑》中有详细记载。

绍兴四年(1134)仙人关宋金之战,吴玠、吴璘帅军大破金国完颜兀术十三万铁骑,创下中国古代战史上以弱克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阻止了金兵沿嘉陵江南下突破蜀口再染指临安的企图。

吴玠在仙人关驻军镇守十多年,绍兴九年(1139年),吴玠病逝于仙人关,后立碑安葬于河池县(今徽县)城北吴山。吴璘、吴挺仍率西路大军把守河池县仙人关与成州、兴州一带。吴玠、吴璘、吴挺三代人契仙人关、吴王城守陇保蜀六十余年,为保南宋半壁江山立下盖世奇功。

吴王城遗址 南宋吴家军抗金的吴王城遗址位于虞关乡西8千米处的穆家坪悬崖下,这里为吴玠吴璘安置宋军将校家属之地,也是屯兵固守仙人关的城垣之地,后世俗称吴王城。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当地百姓追思吴玠弟兄保国安邦功绩,在吴王城建有一座祭祀宣抚吴玠的吴公生祠,并由川陕宣抚使、宝文阁学士胡世将题写了《宋忠烈吴公祠记》碑,碑文《徽县志》有收录记载。南宋开禧三年(1207年),吴璘之孙吴挺之子吴曦继守兴、凤、成州期间,居世功以自傲,叛宋降金,在兴州自立国号“转运”,被四川宣抚副使安丙毅然带人诛杀。嘉定二年(1209年),河池百姓为铭记安丙诛杀吴曦的功德,又“卜地于仙人关,乃公随军转运驻节之地,为祠三楹以报”。当地百姓不仅在仙人关修筑了纪念安丙的三间祠堂,清明三月还刻立了由白知微题写的《宋安公大资宣相生祠碑记》,碑文详细记载了安丙诛杀叛逆吴曦的经过以及河池百姓为安丙建立生祠进行纪念的史实。此后,南宋一直在仙人关驻军。1236年蒙古兵南下入蜀,徽县栗亭人曹友闻又凭借仙人关、青野原、阳平关等险殊死抗蒙。而元明清以来,围绕仙人关均有战事发生。

吴王城遗址现状 虞关政区之名由虞关冠名而来,今虞关吴王城所在地北距徽县城40千米,东部北部与嘉陵镇为邻;西部西北部与大河店乡接壤;南部东南部与陕西省略阳县长丰村交界。“徽虞白”省际公路穿越许坝、山岔、八渡沟、虞关、北雀、未子六村,宝成铁路沿嘉陵江贯通南北,交通便利。遗址平台前临嘉陵江,背依半环形高六十余丈之绝崖,隔江于白水江镇长丰寺遗址对望。因常年风雨与江水侵蚀,在江右岸穆家坪、罗汉洞以下,悬崖临江几乎无路可通。欲达遗址须沿“徽虞白”公路乘车顺江下至长丰寺附近,过吊桥再逆江沿小道斜行上坡,越铁道护栏,然后穿山溪草莽丛林,方可下达吴王城遗址。由于地理位置奇特,石崖绝壁下面积约(五十亩)三万多平方米的遗址平台掩映在萋萋荒草与杂树之中。

吴王城垣遗址平台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修建宝成铁路时几乎损坏殆尽,今仅在江边残存长6米,高2米左右的一段城垒墙体。早先台地临江处南北各有石门一座,今无任何痕迹。遗址平台左侧悬岩下的沉积岩上有一些石匠打造石磨子的凹痕,石上另有一尊古代石雕半成品神像,附近有未完工的摩崖石刻一方。城里侧崖壁上高约十余米处呈“人”字形排列4眼人工开凿的四方形石孔,右侧高约二三十余米处的有一眼摩崖石龛(俗称“藏金洞”或“藏宝洞”)。遗址平台内有许多墙基石块、陶片和残破的石础以及手推石磨盘等生活工具。按《徽郡志》的记载,遗址上曾存有《安公生祠记》碑、《仙人关重建宣相安公生祠记》碑。

1975年11月吴王城遗址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在遗址平台前沿另有2007年元月由徽县县委、县政府所立“徽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物提示碑一块。

遗址周围文物古迹  在老虞关街前有汉唐以来的虞关渡遗址(杜甫笔下的“水会渡”);马家梁下老虞关老街有明代许清《虞关修路碑记》摩崖;有民国25年国民军李铁军恢复虞关渡的《虞关义渡记》碑;在八渡沟内的通略栈道边有明代万历年间的修路摩崖石刻;在穆家坪山下有“罗汉洞”佛教洞窟;在仙人关北山穆家坪上有当年宋军驻军与抗金的“何家寨、马军寨”等杀金坪战场遗址;吴王城沿江下侧又有长丰寺遗址,宋代墓葬;在白水峡则有刻于宋代嘉佑二年(1056年)的国家级文物《新修白水路记》摩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