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为什么总觉得委屈?是因为你太“弱”了,醒醒吧,时代变了

 昵称28556420 2021-03-26


受害者有罪论,是指在伤害事件中,常常会出现怪罪受害人的情况。是基于人类本能的认知偏差,偏颇的,非理性的逻辑。

他人遭遇性侵时,总有人跳出来指责:“还不是你穿得太少了!”

他人遭遇校园暴力时,总有人鄙夷地说:“他们怎么不欺负别人,就欺负你?还不是你自己有问题!”

他人被逼到自杀,总有人冷嘲热讽:“还不是他自己太脆弱了?这点小事都扛不住!”

……

这样的人,相信大家一定不会感到陌生,生活中他们或许还记得伪装一下,我们一般见不太到,但是网络上就不一样了,大家畅所欲言,一个个都露出了自己的本性。

就连看个电视剧都有人在弹幕里疯狂骂角色,说她受到侵犯是活该,还有更难听下流的词汇。

受害者有罪论无处不在,甚至很多时候,连受害者自己都会认为自己有罪。

这样的思维模式到底来自何处?

人本身的劣根性

人性从来都是复杂的,有光辉伟大的一面,也有阴暗恶劣的一面,我们不是圣人,每个人都会对社会对他人产生恶意,但是有些人能完成自我劝解,有些人却不顾后果肆无忌惮地释放出来了。

这种恶意在很多时候都是没有来由的,甚至很多人根本不认识受害者本人,前因后果也没有捋清楚,抄起键盘就开骂,把刺刀随意地扎在别人身上,看着别人受罪还觉得有趣,边指责边看笑话,最后再状似无辜地说一句“又不是只有我一个人这么说”。

外界环境带来的

人生活在什么环境里,思维和认知就会受到那个环境的影响,是群体效应的一种表现。假如一个群体都认为受害者是有罪的,那么在这个环境里长大的受害者本人也会这样觉得。

有很多给女生看的言情小说里都是这样写的:女性角色受到侵犯了,永远是崩溃地大哭精神出问题,严重的还会因此自杀。其中有一句经典台词:“我不干净了!”就是受害者有罪论的表现。

什么叫“不干净了”?

无故被狗咬了一口,你不会认为是自己的错;被鸟屎淋到头上,你只会暗呼倒霉;那为什么到了性侵上就变成了“我不干净了”?

以强者为尊的思维模式

世人崇拜强者蔑视弱者,是自古以来的习惯。这种心理没有一个标准的尺度,因此时常会变得歪曲畸形,就是变成——我不管你是对是错,反正你受欺负了,那就是你活该,落后就要挨打!

其实这是一种典型的偷换概念。

落后就要挨打固然没错,但是受害之所以成为受害,就是因为这种“打”是不被社会认可的“打”,是在绝对力量不对等情况下的欺凌,也叫犯罪。

真正的强者应该是保护弱者,挑战更强者,而不是靠欺凌弱者寻找存在感。为那些罪犯开脱的人,内心深处往往也是扭曲的,他们也渴望能有个弱者欺负,而从未想过当这些伤害落到自己身上会怎样。

想要破解这种思维也简单,直接抛出质疑:如果受害者真的有罪,那法律为什么不这样规定呢?

还是说,受害者有罪论的拥护者们比国家立法机关还要懂人权和自由?

受害者有罪论是封建糟粕的产物,是那些管不住自己的施暴者为自己开脱的手段,是那些心怀恶意的潜在施暴者对做出了他们所不敢做的事情的人的拥护,是充满恶意践踏人权的言论!

受害最深的往往是遭遇了性侵的女性,每次到这种事情发生的时候,网络上总是一片乌烟瘴气。他们用肮脏的言论侮辱受害者,或是高高在上地说上两句风凉话,好似那个女性活该去死一样。

穿得少是罪,长得漂亮是罪,半夜走在路上是罪,没有感到羞愧难当也是罪。

在这种思维下,什么都是罪,只要遭到了不幸,那你就是罪人。

如果按照这样的逻辑,假如有人在路上被逆行的车辆撞到,是不是也要怪罪那个人?因为他没有预判到车辆的逆行,因为他不该出现在马路上?

假如有人在街上莫名挨刀,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是他活该倒霉,谁叫他那个时候出现在那里?

越是类推下去就越是会发现这种逻辑的不通之处,但偏偏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无意识地被这样的逻辑困住,明明错的不是自己却也要自责或者受到责难。你们有过这样的经历吗?打在评论区告诉小编吧!

作者|苏庸子

编辑|苏庸子

图片|来源网络

参考资料|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