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天的铁血,一海的柔情

 不圈粉的铁任 2021-03-26

估计很多人也都知道,《火海凌云》翻拍出1980年的苏联经典电影《机组乘务员》,那是苏联电影第一次拍摄灾难片,虽然当时技术还不成熟,但凭着强大的调度和叙事能力,仍然产生了强烈的惊险氛围,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成为空难题材电影的典范,被广为效仿。

事隔三十多年,曾成功执导《鸢尾的回忆》《传奇17号》的俄罗斯导演尼古拉·列别捷夫再次把这一经典IP搬上大银幕,该片投资很大,实力派明星加小鲜肉偶像出演,在故事上沿袭经典,前半部分主攻几位主演的情感故事,讲述他们在热爱飞行员岗位的同时,经历着成长的困惑,对亲情的疏忽,因为人物情感比较真挚,所以很是牵动人心,例如在飞机上一言九鼎的机长,年复一年的飞行早已麻木,处于叛逆期的儿子竟然勾引了家教,家里家外都威严尽失,处于中年危机之中。


另一个主要人物,年轻的飞行员古辛,因为不服从命令被军队免职,好不容易在民航找到一份见习飞行员工作,却因为性格问题与土豪打架违反纪律,和女飞行员的感情也出现危机,而女飞行员的苦恼则是来自乘客的性别歧视,另外,被人取笑为“姑娘”的机组服务员,总是拒绝她的美女服务员,他们各自有各自的苦恼,人物塑造很好,而他们的情感难题将如何破解,也布下了悬念,抓得住观众的心。

影片在叙事的过程中,兼夹着一些对职责与道义的思考,例如在飞机遇到危险时是该遵守飞行规则,还是违反命令去救人,虽然有点主旋律的意味,好在人物处理得真实,也就不会令人反感。

 

而在影片后半程,则上演了一部可歌可泣的灾难大片,小岛地震,火山爆发,飞机临时在孤岛上救助受困者,跑道不够长,岩浆四溢,火烧眉毛之刻,他们必须完成不可能的任务,就像那些《泰坦尼克号》《2012》类的灾难片一样,人性总是在死神面前闪光,而舍生忘死的精神,绝望之处的情感爆发,让影片在视听震撼的同时,也保持着强大的精神感染力。令人印象深刻的情节是,机长不争气的儿子开始救人,并终于喊出了“爸爸”,男机务员像英雄一样无畏,另一架飞机的机长送别遇难的妻子,这些情节催心泪下又激励人心,热血与热泪齐飚。

和当年的经典相比,这一次《火海凌云》在特效大场面上可以说是华丽升级,像高空送人的桥段,很是惊险,节奏和剪辑掌握的好,就几十个人两架飞机就产生荡气回肠的效果。

 

俄罗斯电影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大阵场里有铁汉柔,《火海凌云》就是这样,无论外冷内热的机长,鲁莽的飞行员,还是小鲜肉级别的机务员和机长儿子,都流淌着俄罗斯民族特有的铁血精神,而在这份铁血之下,我们很开心能那到那种细腻温和的情感,尽管有些刻意吧,还是不免被感动得稀里哗啦,例如最后两对父子的温馨画面,真的让人没法控制。

在年轻大一点的影迷心目中,曾经的苏联电影,简直就是世界电影的半壁江山,里面有太多宏伟如史诗般震颤心灵的经典,展现了一个民族的强大底蕴,令人开心的是,在经过岁月的风雨洗礼后,伟大的苏联电影之魂在当下的俄罗斯重生了,先后涌现出《第九突击作》《不列斯特要塞》《边疆》《穿越火线》《斯大林格勒》等杰出的作品,包括这部向好莱坞顶尖特效看齐的灾难片《火海凌云》,整体水准高得惊人。

 

在商业片领域,俄罗斯其实是一直在探索的,像《守夜人》这样魔幻片也曾经被誉为神作,但始终还是在制作和题材上比好莱坞差着一口气,而今,《火海凌云》争上了这口气,那种山崩海啸融岩爆发的特听冲击,惊心动魄的空中救援,包括所承载的普适的主流价值观,英雄情结,都可以和好莱坞正面交锋了,虽然只是少数,还有些许不做作,但实力不可小视,相比之下,我们华语商业大片已经越来越落后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