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忆娘亲 娘离开我,掐指算来已有16个春秋。可最近一段时间,我时常梦见娘,梦见娘就站在我的床头,梦见娘跟我说话,可我却看不见娘的脸,听不见娘的说话声音。当我从梦中醒来,再也没有睡意,索性打开相册,一张张的翻看娘生前的照片,娘的音容笑貌再次出现在我的面前。 周末一大早,我就直奔礼佛用品店,这家店老板和我是熟人,待我说明来意,他精心为我挑选祭奠的物品,有汽车、有元宝、有存折、有小汽车、有冰箱、有彩电,娘生前享受过的没有享受过的物品我都统统买下,并驱车30多里,焚烧在娘的坟头,告慰娘孩儿一切都好,祈祷娘在另外一个世界安好。 娘的娘家在黄河边一个叫杨沟的小村庄,上世纪60年代,兴建三门峡大坝,黄河蓄水,全村整体搬迁到东垆村。娘是1934年5月出生的人,1956年腊月嫁到许家。娘8岁就失去了亲娘,跟随继母长大。娘念书虽不多,但娘很聪慧,心灵手巧,是全村公认的“巧巧”,谁家给小孩缝衣服,给女儿置办嫁妆,都少不了请娘过去帮忙谋划,裁剪缝纫,娘是行家里手,街坊邻居无不夸赞。 娘还是一名赤脚医生,不管刮风下雨,随叫随到。顶风冒雨,脚踩泥泞,服务周到热心,乡里乡亲无人不夸。改革开放,土地承包到户,娘与几个本家叔叔承包了生产队的40多亩果园,这一干就是10年,为增加家庭收入,减轻父亲经济压力,功不可没。娘靠辛苦劳作,使我们姐弟四人衣食无忧,上学期间的学费,生活费从不让我们犯难。上世纪80年代,娘又承包了20亩河滩地,起早贪黑,早出晚归,披星戴月。娘不会骑自行车,只能靠步行,每天上地往返十几里路,从来不叫苦喊累,一壶凉开水,两个冷馒头,一根葱,几辨蒜,便是娘一天的饭食。娘积劳成疾,1996年8月的一天,娘病倒了……,娘因病而失语,当时的医疗条件差,没有CT无法确诊,从而延误了病情,如今想起这件事,就有说不出来的愧疚。娘因病医治无效,2002年早春2月的一天离我而去,在我心中留下难以泯灭的殇痛,“子欲养而亲不怠”让我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父亲曾是某公社的革委会主任,党委书记,后来又到某局担任局长,可是娘从来不因丈夫身居要职,手握重权,而嫌弃那些穷亲戚,村里人。娘一视同仁,平易近人,乐善好施,竭尽全力,帮助那此需要帮助的恓惶人。娘总把我们姐弟穿过的衣服,浆洗干净,叠熨整齐,送给那些家里孩子多,拖累重的亲戚或村民,大家都一致称赞娘是“大善人”。 娘是1996年8月份患病开始住院治疗。我是1998年7月份做为乡镇副科级干部提拔人选,为了更好的孝敬娘,侍奉娘,我毅然决然的放弃了到乡(镇)升职的机会。身为人子,竭尽所能侍奉患病母亲,就是行孝,尽孝道。我觉得可以不做官,但娘不能受委屈,娘只有一个,娘生养了我,恩重如山,情深似海,我用一生都难以报答,如果有来生,我还愿做娘的儿子,孝敬娘…… 2 那一年 那一年 3 芮城颂 山西芮城,神仙故里;两阳之地,天心地胆;历史悠久,文明灿烂。 山西芮城,黄河根祖,圣火遗址;文物古迹,星罗棋布;古魏八景,令人神往;道教祖庭,祥云缭绕;百梯揽胜,留恋忘返;黄河夕照,无限憧憬;城北公园,天水一色;碧水蓝天,四季有花;游人如织,心旷神怡;景家庄园,留住乡愁;诗经《伐檀》,《魏风》三篇;天然湿地,众鸟乐园;条山隧道,贯通南北;运宝大桥,晋豫一体;光伏领跑,造福人民;通用机场,开天辟地;现代医药,县域明珠;新型材料,行业领军;智慧农业,民心所向;职业农民,三农根基;全域旅游,一路飘红;书法之乡,声名远播;临摹基地,学子攘攘;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工业集群,亮点纷呈;教育教学,三晋驰名。 生态芮城,人心思进;美丽芮城,心向往之;欣逢盛世,歌以咏志。 【作者简介】许刚,笔名亦复,网名神采飘逸,山西芮城人。运城市文学艺术协会会员,,签约作家,《望月文学》杂志特约作家。曾在报刊,杂志,网络平台发表散文,诗歌,小说32万字。 本期审稿|冠中中宇| 本期编辑|懿中中子| 墨染千秋原创工坊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 您看此文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