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藤的功效与作用、注意事项与禁忌、附方

 鉴益堂 2021-03-26

                         〔别 名〕大血藤、血藤、红皮藤、大活血、五花血藤、血木通等。

〔来 源〕为大血藤科落叶木质藤本植物大血藤Sargentodoxa cuneata Rehd. etWils.的藤茎。

〔成 分〕藤含鞣质约7%。

〔作 用〕

一、历代经验

1.解毒消痈:《中药志》:“治肠痈……”。《陕西中草药》: “抗菌消炎,消肿散结”。《湖南药物志》:“……疮疖……”。

2.活血通络: 《本草图经》: “攻血,治血块”。 《简易草药》: “治筋骨疼痛,追风,健腰膝,壮阳事”。 《中药志》:“祛风通经络……风湿痹痛……”。 《植物名实图考》: “治筋骨疼痛、追风、健腰膝”。 《湖南药物志》: “通经补血,强筋壮骨,……治跌打损伤,风湿疼痛,……筋骨疼痛……”。

3.通淋杀虫: 《中药志》: “……利尿杀虫,……淋病,蛔虫腹痛”。 《湖南药物志》: “……驱虫,……血丝虫病”。 《陕西中草药》: “……小儿疳积,蛔虫,蛲虫症”。

二、近代研究

1.抑菌作用:体外试验证明,红藤煎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有极敏感的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白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绿脓杆菌等也有抑制作用〔1〕。

2.消炎作用:临床观察有消炎作用,特别用治阑尾炎有良效。

3.驱虫作用:临床观察对钩虫、蛔虫有驱虫作用。有效驱虫部分在其节部。

〔性 味〕苦、涩,平。归大肠经。

〔功 效〕解毒消痈,活血通络,利尿杀虫。

〔主 治〕肠痈腹痛,风湿痹痛,麻木挛急,闭经腹痛,跌打损伤,赤痢,疳积,蛔虫,钩虫等。

〔临床应用〕本品多数作用类似于鸡血藤,北京地区作鸡血藤使用。

1.肠痈腹痛: “表现右下腹痛,类似于急、慢性单纯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等。前者多配伍蒲公英、大黄、厚朴等,方例《红藤大黄片》。后者常配地丁草、乳香、没药、金银花、连翘、生甘草,方例《七味红藤煎》。

2.瘀血疼痛:如月经不调、闭经等因瘀血阻滞而见腹痛,行经时加剧,月经夹血块;或闭经形瘦面黄,毛发不泽者,常配伍益母草、紫金牛、当归、牛膝、紫丹参、赤芍、牡丹皮等活血化瘀药,方例《红藤益母汤》。

3.风湿跌打:如风湿性关节肌肉疼痛、腰腿痛等,常配伍五加皮、威灵仙、羌活、独活等。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可配伍骨碎补,当归、川芎、桃仁、红花等活血止痛药用。

4.钩虫蛔虫:近年来用治钩虫病,常配伍钩藤、喇叭花、双叉蕨等,也可配伍雷丸研细末服。蛔虫及蛔虫所致的营养不良单用研末服有效。近年单用本品黄酒煎服治疗胆道蛔虫有效。

此外,尚可入复方中治疗疮疖,瘤型麻风结节反应,或用治水火烫伤等。

〔用 量〕 15~30克,丸散酌减,外用适量。

〔用 法〕生用。

〔禁 忌〕孕妇忌用。

〔附 方〕

1.红藤大黄片(上海地区):红藤、大黄、蒲公英、川厚朴。制片,也可作煎剂。

2.七味红藤煎(《江苏中医》1975.5.40):红藤、乳香、没药、地丁草、金银花、连翘、生甘草。

3.红藤益母汤(验方):红藤、益母草、当归、川芎、赤芍、丹参、紫金牛、茜草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