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沙随笔26 水陆洲

 张效雄 2021-03-26


水陆洲

我大学毕业分到长沙的时候,橘子洲大概有一万多居民吧。那里有机关,有餐馆,有民居。我们兴致来了,晚上开个车到洲上去,找个临江的摊子坐下,吃点夜宵什么,好韵味的。

长沙老辈人称这个岛子不叫橘子洲,而叫水陆洲,更不会咬文嚼字地叫什么长岛。

水陆洲年年被水淹,我在长沙这些年里,就看到过好几次水漫金山,把这个洲淹得没了影子。发大水是灾害,但也很有好处,因为洪水带来泥土堆积在洲上。土地肥沃适合种田,自古就有不少人愿意住在橘子洲上面。当然还有不少打鱼的人在这里落脚。上个世纪60年代左右,在洲的南面种了不少橘子树,主要是为了应证毛泽东那首写橘子洲头著名的词。原来在湘江一桥北边有河西通往洲上的小桥,没涨水的时候上桥方便。后来因为发生了一次雷击学生的事件,这桥便拆了。

橘子洲上原来是有英国、美国、挪威、奥匈帝国领事馆和洋行什么的。公馆也多,例如唐生智公馆。1937年唐生智作为南京最高指挥官,开始是决心死守的,撤走了通往江北的渡船,结果蒋先生半途给了撤军命令,造成10万士兵北逃无路,部分只好混进安全区,日军就打着抓国军士兵的旗号开始了大屠杀。唐公后来赋闲长沙橘子洲,住的就是这个公馆。据传,湘菜之首的东安鸡是他的私房菜。上个世纪那场大运动时,唐生智因不愿出卖老部下贺龙,默不作声,最后抑郁而终,卒于长沙。

长沙一桥,最早就叫长沙湘江大桥,修建是没花什么大钱的,是上世纪70年代长沙市民实打实参与义工建设的。当时还牺牲过一个女学生,名字叫马建霞。《湖南日报》当年对建设这座桥报道是十分充分的,我读过的一篇叫《长岛飞虹》的长篇通讯,蛮有气势的。

橘子洲头原来有个公园,一个亭子外加不少橘子树。南面的沙滩是夏季游泳的好地方。本世纪修建大公园,把洲上的居民赶到河西去了,那些政府的单位也不例外,如交通厅下属的航道管理处,不晓得搬到什么地方去了。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期,家父的一位同事带我在那里吃过饭,那是很幽静的一个小院子。

十多年前,长沙在水陆洲上大做文章,把岛上的居民统统赶了出去,建设纯粹的风景区。这种搞法,广州的沙面、厦门的鼓浪屿都不是这样的。湖南人敢于赌狠,哗啦啦真的将一万多人赶走了。

这自然有好的一面,但确实失去了往日的风采,没有了水陆洲的韵味。唯一值得称道的是,风景区里保留了一些过去的老洋行会馆的楼宇,终于有些个难得的记忆。但也弄了些不伦不类的建筑,中不中西不西。还建了一个庙宇一般的亭子,不知道规划这里是个什么意思,有个什么来头套路。再就是把一个好端端的橘子洲头公园连根拔掉,将好一个橘园毁了,建成一座伟人塑像,把个水陆洲变成了伟人纪念馆。那塑像矗立在河中间,抢了自然风光之美,拍出来的水陆洲全景,实在看不出什么好看的亮点。

我瞎想,若是伟人再世,一定会痛骂后来的这些发生子不听从他的教诲。铺张且不去说,用老人家的话说,是让他给长沙守大门呀。他曾经对全国各地建造自己的塑像这么感慨过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