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石马路织机街 从老黄兴路中段,现在步行街中间那个地方往东拐,有一条不怎么显眼的街叫织机街。 我大学毕业刚分配到长沙那阵子,觉得织机街与别的街道不一样,这条街上的麻石还保留着。此外还有一条,就是湖南科技报的宿舍在这条街上,我们有个大学同学住在这里,有时候绕过去看看。因此,我对织机街的印象十分深刻。 记得织机街上有四个工厂。这个四个工厂规模不算小,一个挨着一个,从东到西分别是长沙锯木厂、长沙饴糖厂、长沙彩色印刷厂和长沙红旗织布厂,似乎都不是街道办的小厂子。 锯木厂是一个负责木材粗加工的厂,就是用机器圆锯把原木加工成木板或木条。只要这个厂开工,机器锯木的噪声就响彻半条大街,特别是木头刚接触飞速旋转的锯轮时,声音刺耳得很。那时电力供应紧张,锯木的机器耗电量大,工厂实行错峰作业,即在深夜社会用电量小的时候,开机器加工木材。锯木厂给居民们带来噪音,很烦人,是坏事。但它也带来一些好处。比如,冬天熏腊鱼腊肉,要用"锯木灰"点燃出烟才有效果。在城里要搞到"锯木灰",往往是一个大问题。而在这条街上,这根本不是一个问题,要多少有多少。又比如,那时很多人家里晚上不留火,每天早上起来再"生火"。"生火"就要用柴火引燃煤炭。别处天天要搞到柴火不容易。而在织机街,人们只要到堆在街边上的树木上,扯一些树皮,就可以引发一个早上的煤火了。 饴糖厂在锯木厂斜对面,东边与煤矿公司打隔壁,西边与东文庙坪巷相邻。这个厂属于长沙副食品公司,专门生产各种口味的饴糖粒子。这个厂的原料饴糖是可以外卖的。我刚结婚那阵子闹胃病,中医开了个药方子,有一味药就是饴糖,药铺子里冒买。我骑单车到这里跑过好多趟,每次提一大罐子回去熬药。 织机街上还有一家彩色印刷厂,严格地说,只是长沙彩色印刷厂的一个车间,因为工厂的本部在大庆路,也就是现在的黄兴路。这个车间的厂房,新中国成立前是黄金戏院,后来改造成了车间,专门印刷一些彩色包装纸、年画之类的东西。上世纪90年代,织机街拆除时,彩色印刷厂搬到了开福区陡岭支路60号去了。 再就是红旗织布厂,那是长沙市响当当的红旗企业,以生产劳动布为主,做工作服用的那种料子,有点想如今的牛仔裤料子。这个布还销往非洲,所以说红旗织布厂老早就是个外向型企业,效益蛮不错的。这个厂子不是很大,各种设施齐全,职工福利不错,食堂澡堂都有,夏天还发冰棒票,这在长沙算是很牛气的单位。那个时候冬天洗个澡不容易,红旗厂的伢子妹子每天可以洗澡,搞得一身香喷喷的,把整条街上的人羡慕得要死。那些与厂里有些关系的人,时常弄点内部洗澡票去冲一次澡,在那个年代,是很有面子的,因为那是莫大的享受。 如今,这些老厂子关闭了或是搬到城外去了,热闹的景象很难复原。好在织机街有地理之便,因了西侧步行街的改造和东边蔡锷南路的延伸而两头出气,工厂没了,铺子多了,商业气氛变浓了,麻石路上又热闹起来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