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说湘菜25 食堂味道

 张效雄 2021-03-26

闲说湘菜25  食堂味道

如同家常菜一样,食堂的味道和做法,也是湘菜最普通的一个类型和经营方式。

我是吃食堂长大的。最早的记忆在四岁,在洞庭湖边一个叫营田的小镇,我们家在这个镇上的小学,我们的宿舍在食堂的隔壁,每天都能够闻到饭菜的香味。

小学校食堂有什么拿手菜或是当家菜,那是记不得的。最多的记忆是蒸饭用瓦钵子,饭甑里蒸的小瓦钵子里,除了白米饭就是腌菜。这腌菜里面是不是有肉?一点记忆也没有。只记得总是吃不饱,老秤二两一小钵子米饭,我和弟弟每人分不到一钵,常常是外婆匀了她碗里的给我们吃。

那场大运动开始后,我们家被赶到农村生产队的小学校去了。我还得回到营田完小读高年级,因为是走读,中午从家里带饭去,放在学校食堂饭甑里蒸热。这个时候饭是够吃的,但每天的菜肴很单调,还是腌菜萝卜白菜豆角为主,上面盖两片腊肉或者干鱼,那就是很奢华的午宴了。

后来我们家搬回小镇,父母在中学教书,又开始了在食堂就餐的生活。这时候生活的标准提高了,除了腌菜汤之外,每餐有肉吃,炒黄瓜辣椒等,也有蒸干菜。农场的蔬菜是管饱的,鱼和蛋也时常有。鱼肉蛋常常是蒸着吃,瓜果叶子菜炒着吃。食堂里的大师傅姓陈,个子不高,脾气不是太好,但手艺不错。他做的剁辣椒,红艳艳的一大盆,好香的,放在桌子上给老师们佐餐。不过那个时候,我们和外婆很少在食堂就餐,只是常常去闻闻香气罢了。

再后来,我离开家去了下面的分场,以工代干做了团委书记,一日三餐都在食堂。分场食堂的师傅叫彭大开,性格开朗,大嗓门爱说笑话。他能做各种菜肴,再不是以蒸菜为主。他最拿手的是炒猪头肉和红烧鱼,再就是闷甲鱼。猪头肉先用水煮熟,快刀将肉剔出来,汤料用来做粉丝海带什么的。煮过后的猪头肉肥而不腻,用辣椒、苦瓜、大蒜、豆豉等炒出来,香喷喷的。我有时候从生产队回机关晚一点,彭师傅总要留一小钵子猪头肉给我,只收五分钱或是一毛钱,那是对我特别的关照。洞庭湖区的厨师,做鱼的花样不多,无非是清蒸、水煮和红烧。彭师傅的绝活是红烧,尤其是红烧鲤鱼,在煤火炉上慢慢地烧,放点本地产的酱油,色泽深红,再撒一把葱花,好看又好吃。这样的味道,在别的食堂是不可能有的。还有一道土豆闷甲鱼,是彭师傅的独门做法,甲鱼不剁成块,将土豆片扣在甲鱼壳下面,也是在煤火炉上慢慢地闷上半个小时,出锅时那个鲜呀,很多年也忘记不了。甲鱼这道菜,不是彭师傅天天可以做的,大凡上头来人检查工作后,要在分场食堂,他才会露一手。

做会议餐,是食堂的常事,一年到头起码十次。到这个时候,彭师傅就要找人来帮厨,主要是洗菜、洗碗、切菜、上菜等杂活儿,掌勺这样的精细活,他是不会让别人插手的。菜肴很简单,老那么几样,红烧肉、清蒸鱼、粉丝汤、腊肉萝卜丝和炒土豆丝、炒白菜、炒茄子之类的。到了过年前的那次总结会,会加一个炖鸡汤、一个炖粉皮和炒鸡蛋。那个时候会议餐是不兴喝酒的,大部分时间十个人围在地上蹲着吃,吃完了走人。冬天的时候,会加一个瓦炉子火锅,大家也是抓紧趁热吃。好在干部们级别差别不大,互相之间也不客套。

考上大学后,去了湘潭,到学生食堂就餐,才真正体会到大锅饭大锅菜的味道。那个时候吃饭要排队,我们拿着英语书一边等候一边学习,偶尔瞟一眼內厨,看到厨师们炒菜,大锅铲居然是我们农场用来挖土的那种铁锹,一下子傻眼了。湘潭这个地方,厨师们只讲味道,不讲包装。可惜那个时候物资供应不很丰富,吃的肉全部是冷库里出来的,再好的厨师也做不出好味道来。更让人受不了的是,虽然每个菜里都放点肉炒,但肉很少,即便有也是肥肉居多。我们在排队的时候,常常会讨论菜名应该叫“香干炒肉”,还是“肉炒香干”。大家戏说,为什么菜牌子上常常写“香干炒肉”,因为是香干为主,肉为辅料。香干炒肉这是我们在湘大食堂吃得最多的一个菜,此外就是黄瓜炒肉和辣椒炒肉。那个时候,肉的价钱大大高于蔬菜价钱,所以牌子上总是那么写的。

分配到湖南日报社以后,食堂花样多多了。我在北京听说过,首都有两堂很有名,一是人民大会堂,二是新华社的食堂。新华社的食堂,我吃过很多很多次,确实是南北风格,任有尽有,丰富极了。湖南日报社历来什么都学新华社的,食堂也办得很出色。我一个很好的朋友,现在是湖南电视界的大佬之一,他小时候常到报社食堂去蹭饭吃。报社食堂名目繁多的菜肴,使他常常饱食而归,尤其是免费的汤,花样翻新,又可口又鲜美。我进报社的时候,报纸还在兴旺期,食堂办的很有特色,不但中晚餐丰盛,早点夜宵也很好。报社的编辑和印刷厂的工人每天值夜班的好几十人,宵夜是马虎不得的,面条包点卤菜小炒,品种齐全。我最喜爱的是,早餐供应的油饼和肉卷子,吃上两个,上午绝不会饿。中晚餐的炒菜,不是湘大那样用铁铲子炒出来的,大都是一盘一盘地炒,分门别类,色香味俱全。到了年节,报社食堂会提前做好一批菜,敞开让职工买了回家过年。我印象最深的几道菜,至今回味不绝。油炸坨鱼,用面粉裹着鱼块油炸出来的,又香又脆。还有梅菜蒸扣肉、炸丸子、粉蒸肉、卤鸡翅、卤牛肉、酱猪肚等。最好吃又实惠的是大杂烩,纯手工制作,没有冰箱可以存放一周,加热就可以食用。这些菜肴,除了年节供应外,平常也轮番上场。食堂虽大,没有雅座包厢,领导干部和普通工人一样排队买饭,找个凳子坐下来,几个人边吃边聊。报社那个时候,职工家属只有三五百人,好多人家里不开火,全到食堂里吃。可惜这样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食堂关门了,年节也不御座年饭菜了。报业一天天不景气,公家拿不出银子来补贴。再就是报社经营项目增加,摊子越铺越大,职工人数大大增长,不可能按照过去的办法办食堂。那些传统的做法,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食堂的存在,是不是集体化、大锅饭时代的产物,我不敢乱说。作为一种生产方式,确实存在了很多年。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生活服务逐步走向了社会化。单位食堂,已经成为了历史。那种经营方式不再,但作为湘菜一种特殊的表现手段,那些传统的菜品,那种本地化的味道,依然在饭馆酒店继续存在着、延续着。

食堂的味道,也是湘菜的味道。

       作者张效雄,记者出身的作家,高级编辑,教授,代表作:畅销长篇小说《风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