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去的张少华,留下的“德艺”之争

 四味毒叔 2021-03-26


3月23日11时10分,演员张少华因病在北京去世。前日,张少华的家人在微博上正式发布讣告。

张少华曾在《我的丑娘》中饰演主角丑娘,在《武林外传》中饰演李大嘴之母断指轩辕,并凭借《秘密》中的婆婆一角获得中国电视剧最高奖项,第十一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女演员。

张少华去世之后,姜超、贾玲、杨志刚等与她合作过的演员纷纷发文悼念。但是他们发布的时候恐怕没有想到,这会是一场新的风波的开始。

“战火”是从贾玲的微博下开始的。

一开始,贾玲发了一条悼念微博,称“先生千古”。

但随即,这条微博就遭到了质疑。

一般情况下,被称为“先生”的女性都是备受尊敬的人物,例如宋庆龄先生。

但是许多网友们认为,张少华私德有亏,不应当被称为“先生”,说贾玲用词不妥,甚至还有说贾玲不辨是非的。

不过贾玲应该也比较冤枉,结合博文内容,贾玲应当只是引用了原博中的先生称呼罢了。

贾玲随即更改了自己的微博措辞,但现在仍然能在评论区中看到质疑的痕迹。

但“战火”并没有就此平息,而是顺着网络一路蔓延,俨然变成了一场对演员德行的全民大讨论。

出现这样的情况并不奇怪,这一切和另一个名字联系在一起:新凤霞。

新凤霞是谁?她是新派评剧创始人,中国著名的评剧表演艺术家。张少华13岁时进入了中国评剧院,彼时新凤霞是中国评剧院艺术委员会的主任。

2017年,是新凤霞的九十冥寿。新凤霞之子、著名书画家吴欢的一条微博掀起了一桩陈年旧事,指责张少华当年带头“抄家”。

而新凤霞自己的自传中,也提及了此事:

从此,张少华的品德便被观众与网友广泛质疑。

从这以后,每每有人提及张少华,总少不了将当年的事情回溯一番。

这次当然也不例外。

从搜索指数上可以看出,张少华与新凤霞的搜索峰值基本同步

有趣的是,当年“手撕”张少华的画家吴欢,这次的发言却比网友们更加保守和审慎。

唐代的大文豪韩愈写过一首诗,说:“行矣且无然,盖棺事乃了。”后来在明代,这句诗被一位叫吕坤的人化用,说:“善恶在我,毁誉由人,盖棺定论,无藉于子孙之乞言耳。”

这大意就是说,一个人的是非功过,要等到他这一生结束了,才好由后人来公正的评说。这用在张少华女士身上非常契合。

平心而论,张少华女士的演技是相当优秀的。

张少华在1993年才开始参与电视剧的演出,彼时她已经47岁了。

无论是她初涉荧屏时《武夷仙凡界》中的老巫婆;还是她演艺成就的巅峰,《我的丑娘》中的丑娘;又或者是《武林外传》中令大众印象深刻的断指轩辕;张少华总是在扮演这些中老年妇女。

但是她对这些角色的演绎却拿捏的恰到好处;哪怕外部形象相似,但呈现出的效果却各有各的特点,观众绝不会出戏,更不会混淆这些角色。

这正是张少华表演功力的体现。

因此,即便是对张少华的私德意见再大的网友,也并不反对称她为一名优秀的演员、老艺术家、“老戏骨”。

断指轩辕在设定中双目失明,这里张少华的眼神演出把握极好

或许是因为距离产生美;又或许是信息发达了,演艺界近年来的腌臜事儿曝光率剧增;也可能的确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总之,不知什么时候开始,观众们似乎默认将“老艺术家”和“德艺双馨”绑定了起来。

因此,近年来频频出现“老艺术家”“晚节不保”的例子——邢质斌、赵忠祥、六小龄童如是,张少华亦如是。

当笼罩在他们身上的老艺术家的光环被丑闻撕开,观众们的反弹力度便空前的强大。

随意搜索六小龄童的名字,排在搜索结果前列的都是批评

这种反弹,其实是可以理解的。

在提到“老艺术家”时,观众们往往就先带上了崇敬的滤镜,内心也会不自觉地建立喜爱与维护的感情。

一方面,这的确来自于老艺术家们扎实的专业能力;但另一方面,老艺术家们的作品往往有一定年代,承载着观众们的旧时回忆。

因此,这些老艺术家们其实也承载了观众一定的情感投射。

当他们爆出丑闻时,观众因为情感所系,自然更加敏感,在潜意识中这近乎是对观众自己的否定。

所以观众们此时往往会感叹明珠暗投,转而批判那些“撕碎”自己幻想的老艺术家们。

如果把它看作是一种更大众化的“饭圈脱粉回踩”过程,会更容易理解一些。

甚至有专门的脱粉回踩小组,这其实是人类的共有心态

但相比于对“晚节不保”事件的反弹,为什么人们习惯性要求老艺术家们必须德艺双馨的现象更值得研究。

或许许多问题毫无疑问是非常严重的,不比当今娱乐圈的光怪陆离好太多;而老艺术家们本身也是寻常人,甚至还因为时代原因,存在许多今天几乎不再出现的问题。

但是,对老艺术家们的私德要求与预设印象,却远远高于对今日新人的要求。

我认为,这其实是一种对当今娱乐圈现状的不满。

正像许多人声称喜欢民国,他们并非真正喜欢民国,喜欢包身工,喜欢饥荒,喜欢废纸一样的金圆券;他们真正喜欢的,是今天再也找不到,“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

这是对当下的一种批判与背离。

同样,许多人认为老艺术家是德艺双馨的,其实只是不满现在的流量艺人,即无德,又无艺,只会控评、打榜、反黑、做数据。

而老艺术家们,则是武陵人幻想中的桃源乡,是一个演艺人员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奉献光与热,一心呈现优质作品的幻想对象。

观众们相信这样的年代存在过。观众们渴望这样的年代能继续。

斯人已逝,愿她安宁。但留给生者的讨论才刚刚开始,可能永不完结。

《四味毒叔》是由策划人谭飞,剧评人李星文,编剧汪海林、宋方金、史航五人发起的影视文化行业第一垂直独立视频表达平台。欢迎有个性、有观点的导演、制片人、编剧、演员、经纪人、评论人、出品人等前来发声,或脱口秀,或对话,观点不需一致,但求发自内心。“说” 责自负,拳拳真诚在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