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做好左侧买入(重点中的重点)

 剑客老戴 2021-03-26

干货-做好笔记咧

1.大部分的投资者通常喜欢右侧操作:

在股价上涨的时候跟随上升趋势买入,在股价下跌的时候跟随下降趋势卖出,这也是所谓的顺势而为

#但是:

当大盘或个股处在更趋向于震荡,而不是那么强势的单边上行时,采用左侧买入的方法,可能会更有利于控制自己的买入成本,有利于提高安全边际。

2.如何更好地做好左侧买入的操作:

左侧买入,是在下跌过程中买入。

#当股价处于下跌过程中,判断股价接近于止跌了,不等股价拐头向上,就在下跌过程中开始做买入操作;

或者当股价处于上涨过程中,判断股价接近于涨不动了,不等股价掉头向下,就在股价继续上升的过程中开始做卖出操作。

图片

3.怎么定位当前的下跌状态是处于右侧卖出的位置还是左侧买入的位置呢?

重点就在于,我们要判断当前的状态,是否已经接近或到达波谷的谷底。

1)两个基本的判断原则:

一是判断这个下跌过程是否已经有效地释放了下跌动力;

二是下跌到当前位置是否已经接近支撑位置。

综合两点,才可以判断是否可以形成真正的止跌。具体的判断方法我们结合后面的案例来详细讲解。

2)我们把实战中最常碰到和用到的左侧买入分为三种模型

第一种,强势快速拉升后的快速回落。
第二种,中级调整状态下连续小阴线急跌探底。

第三种,中级调整状态下末端底背离空头陷阱。

图片

第一种:

急涨后的急跌,到底如何做左侧买入呢?

  1. 前面一轮5、6个交易日的连续上涨,最大累计涨幅接近40%,中间有两个涨停板,随后伴随两根大阴线快速回落,但在智能辅助线得到支撑之后,又很快速地再度上攻起来了。
  2. 那个急跌回踩智能辅助线位置,就是一个很好的左侧买入位置
  3. 尽管我们看的是回落的过程,但其实我们要从这波回落之前的上涨开始看,尤其是冲击波段最高点那一天的K线是非常重要的

也就是先看怎么涨上去的,再看怎么跌下来。

#:上图中,前面的上涨过程,成交量放大,主力净买额红柱递增,是典型的资金主动买入的推动上涨,而最高点的那一天,是一根带上下影线的阳线,并且还保留了当天向上的跳空缺口。刚才说了,最高点的这根K线很重要,因为它一定程度显示出前面进去的资金有没有出货机会和出货意愿,现在这根上影线代表了有压力,但当天的跳空缺口不补,以及主力净买额仍然保持净买入状态,都说明出货意愿不强随后紧接着两根阴线,快速的缩量,并且都是跳空下行,没有足够的出货机会,从主力净买额也显示出确实没有大幅的出货


那么这一轮上涨和下跌的过程,基本就是资金推上去但由于某种原因股价被快速的打压洗盘,资金并没有出来,有较大机会要继续再把股价做上去。


那么到这个时候,我们至少可以有个基本的判断,这个回落是可做的。然后,既然是可做的,我们就要找出手的机会了。左侧买入,主要就是在下跌过程中去做位置止跌的预判,从而寻找机会

记住

关键支撑位的判断知识,最常能形成有效支撑的位置包括:


1.智能辅助线(均线)

2.跳空缺口

3.前面某个涨停板K线的涨停价格附近或前面某个带下影线K线的下影最低点附近。

上图的第二根阴线同时满足了其中大概三个支撑点状态,所以是有较大希望形成有效支撑的。)


也许还是会有人说,但这样还是看不出来它一定能支撑住啊,为什么不等第二天涨起来确认转折之后再买呢?

注意:

1.非要坚持买右侧当然也是可以的,但可能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并且右侧并不能保证一定比左侧更具有确定性,因为所谓的确认转折之后也还是可以再下来的。

2.这种快速回落型的左侧买入,在更多的时候还会应用于一些更短暂的洗盘式回落,会更加呈现出,如果在左侧不果断出手,等右侧就只能被迫追高了。

图片

该股前一轮触及最高点的那个十字星K线并没有强烈的出货意愿和出货机会,随后快速下行,尽管没有明显缩量,但主力净买额的绿柱非常短,触及智能辅助线的下影线就是最佳的左侧买入机会。


否则要等第二天中阳线起来之后再买,可能已经失去了未来5个交易日上涨幅度里超过一半的盈利空间。

这样的机会出现时,去执行这个左侧买入并不难,就算有些人会犹豫也只是心态问题,多练练就好了。

但是,真正影响对于这种左侧买入的应用和执行底气的,是要学会识别,什么样的回落,是不适合左侧买入的。

比如前面我们说过,最高点的K线很重要,不能有明显的出货嫌疑。

而现实中,我们经常看到,在一轮上涨的阶段顶部,出现高开低走的巨量阴线,在这种有强烈出货嫌疑的K线之后,再连续快速下跌,就算是碰到支撑,也不能轻易的出手,因为很可能在稍微有一点点反抽之后,会再次面临出货抛压。

图片

这种前一轮有出货动作之后的快速下跌,尽管也有反抽机会,但风险偏大,所以无论左侧还是右侧都是不建议去做的。再比如我们说过,上涨的过程很重要。上涨的过程有没有进去资金,才能决定回落之后有没有再次起来的机会。如果没有,那么无论左侧还是右侧,都是不值得买的。

图片

这种无量跳空板根本没有资金的进入,在下来之后也没有足够的动力去快速启动第二轮上涨。这种快速回落是不值得去抢的。在这种快速回落型的左侧买入机会之外呢,后面还有另外两种左侧买入的模型,可能反而会比第一种更加有可操作性一些。

第二种左侧买入:

就是中级调整状态下连续小阴线急跌探底带来的左侧买入机会。

“中级调整状态下的连续小阴线急跌”:

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种中线下跌和短线下跌的共振,而小阴线急跌则代表短线的下跌动力不再是释放型的,而是收敛型的。当中线下跌和短线下跌在不同的调整节奏下却达到一种和谐的支撑共振时,反弹,甚至反转,就会顺理成章的出现了。


案例分析如下:

图片

风华高科在2月份连续大涨之后,出现了一波中线级别的调整。既然是中线级别的调整,那就肯定不是回落到智能辅助线就支撑住了。

这一轮中线调整其实是分为了三段:

第一段是快速回落到智能辅助线,

第二段就是围绕智能辅助线进行了阴阳相间的一段争夺,
第三段就是确认智能辅助线上不去了再接着来了一轮快速下跌。

第三段就是我们描述的中级调整状态的连续小阴线急跌。连续小阴线并不是说就完全都是真正小跌幅的阴线,最主要的就是下跌幅度越来越小,并且大概率是越来越缩量。从中线级别来看,第三段比第一段的下跌幅度也并不小,甚至更加表现为确认破位之后进入无对抗状态的连续下跌,但恰恰是这种无对抗状态,则更加自由的释放了空方动力。在这种释放之下,股价自行放缓下跌速率和下跌幅度,就是做空动力已经释放完成的表现。这个时候,任意的支撑或多方反转力量都可以很容易改变这个下跌状态,有较大机会出现快速的反弹,并且演变为中级趋势转折的反转。当然,如果我们等到所谓的多方反转力量出现再去买,就成了右侧买入了,并且可能会因为太快而错过机会。所以,如果这种连续小阴线下跌进入到了可预判的较强的支撑区域,是可以提前做左侧买入操作的。

图片

华大基因上图中的这段中线调整,也同样在末端出现了连续小阴线,而这种看似连续的无对抗的下跌,却往往是做空动力释放完毕之后的最好的左侧买入机会。

第三种左侧买入:

就是中级调整状态下末端底背离空头陷阱。这种其实跟第二种有一定程度的类似状态,它都是发生在中级调整状态的后半段。只是,第二种是后半段连续小阴线急跌,看起来像加速下跌,而我们现在要讲的第三种则是底背离,是有明显的跌不动的感觉。相对来说,第三种比第二种会更加常见一些。

同样,我们用案例来解读一下

图片

药石科技在一波快速调整之后,进入半年线和年线的支撑区域,反弹冲了一次智能辅助线没有上去,再次回落年线,但已经明显的出现了底背离状态。这种情况属于第一轮下跌中做空动能释放的比较充分,反弹之后的再度下行,其实已经不是做空动能在发挥作用,而是空翻多没法一蹴而就,总是要收回来一次,这个收的过程击破前面的低点,更多的就是为了制造一个空头陷阱。这种情况下,只要对支撑位置和个股基本面是有把握的,可以不用等底背离的二次金叉起来,直接在下行支撑位的左侧买入即可。类似的情况也可以是出现一些更加复杂的底背离,就是多重底背离。

图片

精研科技在前面一轮连续下跌的末端其实已经是底背离状态,已经跌不动的迹象。

但没有完全到达年线支撑就先来了一轮反弹,反弹无法形成有效转折,再次回落,这次回落已经明显没有太强的做空动力了,但仍然砸破前一个低点构筑空头陷阱,而这种空头陷阱恰恰就是好的左侧买入机会。

最后,延伸开来说,日K线级别的复杂底背离,也可能就是周K线角度的常态底背离。

所以,如果我们在周K线角度看到同样的中级调整末端的底背离,并且日线级别和周线级别都有较强的支撑信号出现。(要结合日K线和周K线一起对照来看。)那么,这就是一个更强烈的共振状态。后期的反攻也可能会更加凌厉。


如下图——赛意信息周K线。

图片

以上三种是相对最为常见的左侧买入机会的模型。

左侧买入从技术来说并不难,主要是通过分析下跌过程的量价关系来判断做空动能的释放情况,以及如何找到有效的支撑位置来预判跌到哪里才是合适的左侧出击位置。

更多的时候,左侧买入还是考验心态和耐心,敢不敢买,以及买了之后拿不拿得住。

当然,我们也必须说明,不是什么情况都要去用左侧买入。

学习左侧买入是做好右侧买入的有效补充,而不是要用左侧买入去完全取代掉右侧买入。

如果错误的理解这一点,那可能反而是得不偿失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