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宋宫词》中,赵元侃力压两个兄长逆袭为皇太子,是实力超群还是被天降馅饼砸中?

 写乎 2021-03-27

作者:许云辉

(赵廷美)

电视剧《大宋宫词》开篇即交代背景:宋太宗在宋太祖死于离奇的“烛影斧声”后即位,在两次收复幽云十六州的战争中身负箭伤,自感时日无多,遂与宰相赵普商议立储之事。宋太宗决定罔顾“金匮之盟”,在儿子们中选择接班人。赵普对宋太宗的三个儿子逐个点评后,明显倾向立第三子赵元侃为太子。

太宗的四弟赵廷美一直做着根据“金匮之盟”兄死弟及的美梦,闻讯恼羞成怒上殿质问皇兄因何违背“金匮之盟”。适逢大地震,皇宫坍塌,赵廷美与宋太宗同临绝境。宋太宗在奄奄一息之际良心发现,承认自己是谋害宋太祖的凶手。二人获救后,赵廷美与宋太宗的三个儿子展开激烈的皇位争夺战……

剔除电视剧中的明显虚构成分,赵元侃(即赵恒)最终成为皇太子继而华丽变身宋真宗的确是不争的事实。在上有四叔对皇位虎视眈眈,下有两个哥哥难以僭越的情况下,赵元侃成功逆袭,究竟是实力超群还是被天降馅饼砸中?

(赵光义)

(一)廷美遭陷

赵廷美是宋太祖与宋太宗的四弟,赵元侃的四叔。他在宋太祖时便身居高位,宋太宗即位后,他被加封“中书令、开封尹,封齐王……从征太原,进封秦王。”已经登上人生巅峰的赵廷美并不满足于此,“金匮之盟”如同鼠架上香喷喷的蛋糕,刺激得他垂涎三尺。

“金匮之盟”是赵氏兄弟的生母杜太后制定的政治遗嘱。

杜太后临终前,曾问宋太祖:“汝知所以得天下乎?”宋太祖回答是凭祖宗与太后的恩德,杜太后语重心长敲打他:“错了!你得天下,完全是因为周世宗(柴荣)死后儿子太小,设若柴家有大儿子,你岂能拥有天下!所以,我希望'汝百岁后当传位于汝弟。’”宋太祖表态坚决照办,杜太后令宰相:“尔同记吾言,不可违也。”又令赵普“于榻前为约誓书。”赵普特意“于纸尾书'臣普书’,藏之金匮。”故名“金匮之盟”

《拾简牍遗事》另有一说:宋太祖“孝于太后,友爱兄弟,旷古未有。”一次,他于晋王(三弟赵光义)、秦王(四弟赵廷美)喝得找不着北时,当着两个儿子的面,对母亲杜太后道:“臣百年后传位于晋王,令晋王百年后传位于秦王。”杜太后大喜,“令晋王、秦王起谢之”,问赵廷美驾崩后将皇位传给何人?赵廷美表示:“愿立南阳王德昭(宋太祖次子)”杜太后令宋太祖:“与吾呼赵普来,令以今日之约作誓书,与汝兄弟传而收之。仍令择日告天地、宗庙。陛下可以行之否?”赵普老奸巨猾,以“素不能为文”为借口推辞,“遂召陶谷为文。”不久,宋太祖“令(赵)普告天地、宗庙,而以誓书宣付晋王收之。”宋太祖驾崩,宋太宗根据誓书继位后,立即将誓书“付秦王收之。”

所以,赵廷美俨然以皇帝继承人自居,“恣横不法”。宋太宗得知他“求访声妓,怙势取货,赃污狼藉”的恶行后,对他“言多指斥。”

其实,赵廷美这条泥鳅根本翻不起大浪。令人咋舌的是,竟然有人揣度圣意(不排除宋太宗暗示),在无凭无据情况下告发“秦王廷美骄恣,将有阴谋窃发。”宋太宗顺水推舟,“遂罢廷美开封尹,授西京(今河南洛阳)留守。”

赵廷美无端被罚,满腹怨恨,于是买通宰相卢多逊以随时掌握朝廷机密。卢多逊令人向赵廷美表忠心:“希望圣上早日驾崩,臣好竭尽全力侍奉您!”赵廷美大喜,派人回复:“您这话正合我意,我也盼望皇兄归西!”为感谢卢多逊忠诚,他“私遗多逊马箭等,多逊受之。”

宋太宗曾向卢多逊的政敌赵普征求意见,问皇位究竟是应该按照“金匮之盟”传位四弟还是传给儿子?赵普答:“太祖已误,陛下岂容再误耶?”宋太宗心领神会,重新任命赵普为相。赵普搜集卢多逊与赵廷美相互勾结的证据上报后,“诏削夺多逊官爵,并家属流崖州。”赵廷美被勒令罢免所有官职,在西京府第中闭门反思。

赵普担心打蛇不死会被蛇咬,唆使心腹告御状:“廷美不悔过,怨望,乞徙远郡,以防他变。”宋太宗顺水推舟“降廷美为涪陵县公、房州安置。”赵廷美“至房州,因忧悸成疾而卒,年三十八。”宋太宗流着鳄鱼眼泪“悲泣,感动左右。乃诏追封廷美为涪王。”赵廷美由此成为皇位争夺战中第一个领盒饭的人。

(二)元佐发疯

赵元侃的大哥赵元佐,初名赵德崇,“少聪警,貌类太宗,帝钟爱之。”一次,宋太宗率契丹使者一起围猎,一只野兔突然窜到宋太宗乘舆前。年仅13岁的赵元佐在父皇授意下,拈弓搭箭,施展“一发而中”绝技,契丹使者看得“惊异之。”其后赵元佐先随父皇“征太原、幽蓟”,“后徙居东宫”,被父皇赐名赵元佐,“进封楚王。”文武双全且貌似父皇的赵元佐入驻东宫并赐改名,已是毫无悬念的皇太子人选。

四叔赵廷美被父皇流放涪陵后,赵元佐不体谅父皇为他扫除障碍的一片苦心,反而跳出来为四叔鸣冤叫屈,说四叔毫无继承皇位的政治野心,纯属被人陷害。赵廷美死讯传来,“元佐遂发狂,至以小过操挺刃伤侍人。”

赵元佐的疯病稍微好转后,宋太宗大喜,大赦天下,并于重阳节当日设宴款待朝臣。因赵元佐因病情尚不稳定,所以没有通知他参加。赵元佐得知后,对前来探望的弟弟们大发雷霆:“你们侍奉父皇宴饮,唯独落下我,父皇分明是抛弃我啊!”当晚,他疯病发作,喝得醉醺醺,犯下“夜纵火焚宫”的滔天罪行,被“废为庶人,均州安置。”百官为他求情,宋太宗将其“召还,废居南宫,使者守护。”

有望成为皇太子的赵元佐被废为庶人,自然退出历史舞台,领了第二份盒饭。赵元侃即位为宋真宗后,念及兄弟情分,恢复其楚王爵位。赵元佐在三弟庇护下安度晚年,于62岁时病逝。

(三)元僖夭亡

赵元侃的二哥赵元僖,初名赵德明,“姿貌雄毅,沈静寡言。”进封陈王陈王后改名元佑。赵元佐因四叔被杀而患疯病后,被任命为开封尹兼侍中,改名赵元僖。在开封执政五年间,“政事无失”,被宋太宗当接班人培养。

一日早朝,赵元僖才上殿,便“觉体中不佳”,退朝后径直回府,已经神志不清。宋太宗闻讯急忙探视,赵元僖病入膏肓,父皇喊话时尚能微弱回声,“少顷遂薨。”宋太宗撕心裂肺,“哭之恸,废朝五日,赠皇太子,谥恭孝。”宋太宗对尚未有子嗣的二儿子“追念不已,悲泣达旦不寐,作《思亡子诗》示近臣。”

赵元僖领了第三份盒饭后不久,有人告发赵元僖因被爱妾张氏迷惑,对“颇专恣,捶婢仆有至死者”的张氏不闻不问。张氏甚至僭越礼制,在西佛寺招魂埋葬其父母,僭越礼制。宋太宗大怒,派人调查核实后,诏令勒死张氏并“毁张氏父母冢墓,亲属皆配流”,同时处罚一批“辅导无状”的官员,且“诏令停止册封礼,以一品卤簿埋葬(赵元僖)”

赵元侃即位后,诏令中外称赵元僖太子之号,改谥号为昭成。

(四)元侃得利

赵元侃初名赵德昌,“幼英睿,姿表特异,与诸王嬉戏,好作战阵之状,自称元帅。太祖爱之,育于宫中。”历封韩王、襄王和寿王,改名赵元侃。他出任开封府尹后,善于处理错综复杂的政事,且“留心狱讼,裁决轻重”,使开封府监狱多次空闲,令众人拍手称快,得到宋太宗多次下诏褒奖。

995年8月,赵元侃被册立为皇太子,改名赵恒,仍兼开封府尹。两年后,宋太宗驾崩,赵恒在宰相吕端挫败宫廷政变后登基为帝,变身宋真宗。大宋初期的皇位争夺战,终于画上圆满的句号。

综上所述,赵元侃上位为宋真宗,固然有本身才华能力出众的因素。但是,如果不是四叔赵廷美不可思议地因多次犯下低级错误而身败名裂,如果不是大哥因莫名其妙为四叔叫屈而自毁前程,如果不是二哥二十余岁便鬼使神差般暴病而亡,大宋王朝的权柄能否最终落入赵元侃之手,难以逆料。

因此,赵元侃力压四叔与两个兄长最终逆袭成为皇太子,并非实力超群众望所归,只是被天上掉下的馅饼砸中而已!

【作者简介】许云辉,男,1984年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云南省保山一中教育集团高级讲师。曾出版专著两部,在省级以上文学刊物发表文章六十余万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