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权臣不敢随便杀掉皇帝自立?读一读司马光的这段话就明白了

 九成书道 2021-03-27

图片

古代有很多气焰嚣张的权臣,比如赵高、董卓、曹操等等,他们势倾朝野,权力极大,甚至可以随意废立皇帝。但这些权臣虽然势力如此强横,但很少有人敢直接杀掉皇帝自立。这是为什么呢?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的开篇,写下了一段1200余字的论述,明确地回答了这一问题。

《资治通鉴》是以春秋末期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卿大夫瓜分晋国这一历史事件为开篇。司马光之所以这么安排,目的就是为了强调“礼法纲常”对于维系封建统治的重要性。

为了方便阅读,笔者把这段论述整理了一下,分为几段,每段配上自己的翻译,供大家参考。

图片

原文: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谓礼?纪纲是也;何谓分?君臣是也;何谓名?公、侯、卿、大夫是也。夫以四海之广,兆民之众,受制于一人,虽有绝伦之力,高世之智,莫敢不奔走而服役者,岂非以礼为之纲纪哉!是故天子统三公,三公率诸侯,诸侯制卿大夫,卿大夫治士庶人。贵以临贱,贱以承贵。上之使下,犹心腹之运手足,根本之制支叶;下之事上,犹手足之卫心腹,支叶之庇本根。然后能上下相保而国家治安。故曰:天子之职莫大于礼也。

译文:天子的职责,最重要的是维护礼法。礼法之中,最重要的是上下之分,上下之分最重要的是各个等级的名位。什么叫礼?就是纲常法纪;什么是上下之分?就是君是君,臣是臣;什么是名位?王公、侯伯、卿相、大夫;天下四海纵横万里,黎民百姓数以亿万计,纵使一个人力大绝伦、智力超群,也很难让所有人都服从他,然而为什么君王能够号令天下、唯我独尊呢?这正是礼法作为纲常法纪的作用啊!

所以天子统御三公,三公统御诸侯,诸侯统御卿大夫,卿大夫统御士民庶人。上下有分,贵贱有序。上之使下,就如同大脑之于四肢,根本之于枝叶;下之事上,就如同手足保护着心腹,枝叶庇护着根本。这样才能做到上下之间相互依存,和谐共处,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所以说,天子最重要的职责就是维护纲常礼法。

图片

原文:文王序《易》,以乾坤为首。孔子系之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言君臣之位,犹天地之不可易也。《春秋》抑诸侯,尊周室,王人虽微,序于诸侯之上,以是见圣人于君臣之际,未尝不惓惓也。非有桀、纣之暴,汤、武之仁,人归之,天命之,君臣之分,当守节伏死而已矣。是故以微子而代纣,则成汤配天矣;以季札而君吴,则太伯血食矣。然二子宁亡国而不为者,诚以礼之大节不可乱也。故曰:礼莫大于分也。

译文:当年周文王创制《易经》,以《乾》《坤》两卦为首。孔子阐释道:“天尊地卑,乾坤两卦由此而定;高低的层级一旦确定,贵贱的名分就有了各自的位置。”孔子的意思,是说君臣的名分,就如同天地一样是不能倒置的。《春秋》贬抑诸侯,尊崇周王室,王室虽然弱小,地位却在诸侯之上。由此可见,圣人对于君臣的名分,是非常在意的。除非桀纣那样的暴君,同时又遇到了商汤、周武王那样的仁义之主,使人心所向,天命所归,否则的话,作为臣子而言,只能是尽忠效死而已。所以,如果当年微子能够取代纣王成为天子,则成汤的祭祀就可以一直延续下去,如果春秋时吴国的贤大夫季札能够成为国君,则吴太伯的基业也就可以一直传承下去了。然而微子与季札宁愿亡国都不愿意这么做,这正是因为礼法纲常不可侵犯的缘故。所说说:礼法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名分。

原文:夫礼,辨贵贱,序亲疏,裁群物,制庶事。非名不著,非器不形。名以命之,器以别之,然后上下粲然有伦,此礼之大经也。名器既亡,则礼安得独在哉?昔仲叔于奚有功于卫,辞邑而请繁缨,孔子以为不如多与之邑。惟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政亡,则国家从之。卫君待孔子而为政,孔子欲先正名,以为名不正则民无所措手足。夫繁缨,小物也,而孔子惜之;正名,细务也,而孔子先之。诚以名器既乱,则上下无以相有故也。夫事未有不生于微而成于著。圣人之虑远,故能谨其微而治之;众人之识近,故必待其著而后救之。治其微,则用力寡而功多;救其著,则竭力而不能及也。《易》曰:“履霜,坚冰至”,《书》曰:“一日二日万几”,谓此类也。故曰:分莫大于名也。

译文:礼法可以用来辨别贵贱、区分亲疏、裁量万物、处理日常事务。没有名位,就不能以示尊崇;没有相应的器物,就不能以示区别。用名位来命名,用器物加以区别,这样才能使得上下井然有序。这就是礼法的根本所在。一旦名器消亡,礼法又怎么能单独存在呢?

春秋时期,仲叔于奚为卫国立下大功,卫国执政赏赐了几座城邑给他,但于奚谢绝了城邑,却要求在自己的车马上装饰繁缨(马腹带)。孔子认为,与其允许仲叔于奚装饰繁缨,不如多给他几座城邑。为什么呢?因为繁缨是国君才有资格配备的器具。孔子曾说过,惟独名器,不可以随意授予他人,因为这是君主才有资格享有和决定的东西,是君主权威的象征。如果在上面失了分寸,国家就会人亡政息。所以当年卫君问孔子治理国家最重要的是什么,孔子回答说首先要”正名“,因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老百姓们就不不知道该怎么办。

繁缨,不过是车马上的一个小小的装饰物,但孔子对此格外重视,因为器物虽小,象征意义却很重大。确定名分这样的事情看起来很琐碎,但孔子却强调要优先考虑。这是因为如果名器制度一旦错乱败坏,则尊卑上下的关系就不能相互维系了。事物的发展,都是由微细到显著。圣人深谋远虑,所以能防微杜渐;普通人目光短浅,只有等到形势严重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能意识到想办法补救。

在事物刚出现苗头的时候就加以遏制,则事半功倍;一旦等到它发展恶化,想补救就很困难了。所以《易经》”坤卦”称:“脚下踩到了寒霜,就知道结冰的日子快要到了。”《尚书》称:“帝王处理事务,兢兢业业,日理万机。“就是要求君主谨慎小心,防止出现问题。所以说,名分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图片

原文:呜呼!幽、厉失德,周道日衰,纲纪散坏,下陵上替,诸侯专征,大夫擅政。礼之大体,什丧七八矣。然文、武之祀犹绵绵相属者,盖以周之子孙尚能守其名分故也。何以言之?昔晋文公有大功于王室,请隧于襄王,襄王不许,曰:“王章也。未有代德而有二王,亦叔父之所恶也。不然,叔父有地而隧,又何请焉!”文公于是乎惧而不敢违。是故以周之地则不大于曹、滕,以周之民则不众于邾、莒,然历数百年,宗主天下,虽以晋、楚、齐、秦之强,不敢加者,何哉?徒以名分尚存故也。

译文:自从周幽王、周厉王不行德政,朝政日非,纲纪败坏,上位者衰败无能,下位者篡逆无礼,诸侯肆意征伐,大夫专权擅政,礼法的根本,已经丧失了十之七八。然而周王室的祭祀尚能延续不断,就在于周代子孙尚且能够维护名分的缘故。当年晋文公对王室立下大功,向周襄王请求使用隧葬,周襄王没有答应他,而是说:”隧葬是天子才能享受的规格。天无二日,民无二主。不然的话,叔父(晋文公)自己就有地盘,何必要请求呢?”于是晋文公心中就有了戒惧之情,而不敢违背礼制。所以,周天子的地盘虽然仅仅相当于曹国、滕国那样的小国,人口更是稀少,然而能历经数百年而不亡,宗主天下,即使如同晋、楚、齐、秦那样的大国也不敢随意凌辱王室,这是很为什么呢?不过是君臣名分尚存罢了。

原文:至于季氏之于鲁,田常之于齐,白公之于楚,智伯之于晋,其势皆足以逐君而自为,然而卒不敢者,岂其力不足而心不忍哉?乃畏奸名犯分而天下共诛之也。今晋大夫暴蔑其君,剖分晋国,天子既不能讨,又宠秩之,使列于诸侯,是区区之名分复不能守而并弃之也。先王之礼于斯尽矣。或者以为当是之时,周室微弱,三晋强盛,虽欲勿许,其可得乎?是大不然。夫三晋虽强,苟不顾天下之诛而犯义侵礼,则不请于天子而自立矣。不请于天子而自立,则为悖逆之臣。天下苟有桓、文之君,必奉礼义而征之。今请于天子而天子许之,是受天子之命而为诸侯也,谁得而讨之!故三晋之列于诸侯,非三晋之坏礼,乃天子自坏之也。

译文:然而到了季氏专权于鲁国、田常肆虐于齐国、白公擅政于楚国、智伯跋扈于晋国的时候,他们的势力足以取代君主而自立,而终究不敢那样做,为什么呢?他们是怕自己担负上乱臣贼子的罪名,从而招致天下诸侯的诛讨啊!如今晋国三位大夫无视君主,瓜分晋国,周天子不但不加以谴责诛讨,反而正式地赐予了他们诸侯的爵位,这是周王室自己放弃了作为天子的名分啊!周文王、武王历代先王传下来的纲常礼法到此败坏殆尽。

有人认为,当时周王室已经衰弱到了十分不堪地步,即使不同意也不行啊。这种认识是大错特错的。虽然韩赵魏三家实力强横,如果他们不畏惧天下的诛讨而悍然侵犯纲常礼法,那么就不会事先向周天子请求赐予爵位,自立为君不就行了?如果不事先征求天子的同意自立为君,那就等同于悖逆之臣,只要天下尚有齐桓公、晋文公那样贤明的诸侯,自然会以礼义的名义来征讨他们。但事实上韩、赵、魏三家事先向周天子提出了请求,而周天子又答应了他们,正式册封为诸侯,则天下诸侯师出无名,谁又会去征讨他们呢?所以,三晋(韩赵魏)能够列为诸侯,不是他们破坏了礼法,而是周天子自己放弃了作为天子的权威。

图片

原文:呜呼!君臣之礼既坏矣,则天下以智力相雄长,遂使圣贤之后为诸侯者,社稷无不泯绝,生民之害糜灭几尽,岂不哀哉!

译文:君臣之礼荡然无存,则天下的归属,无非是大国之间比拼谁的实力强横罢了。如此一来,周朝自从文、武以来分封的大小诸侯,纷纷被大国蚕食鲸吞,社稷沦丧,子孙灭绝,难道不是一件令人痛心的事情吗?

这就是历朝历代的篡位者,自己想上位却不敢直接一刀杀了皇帝,非得费尽心思玩一套“禅让”的把戏,比如曹丕逼迫汉献帝、李渊逼迫隋恭帝,赵匡胤逼迫周恭帝等,事先都有一套极其繁琐复杂的步骤,即使最后皇帝正式宣布要禅位了,这些权臣还有痛哭流涕,连续三次拒绝,然后皇帝三次禅让,这才“勉强接受”,都已经坐上宝座了,还要再三声明:这不是我情愿的啊,是你们逼我做的皇帝!

虽然天下人都知道那是做戏,但又无法对这种合法性提出质疑,毕竟要手续有手续,要证件有证件,签字画押,真的不能再真。电视剧《宰相刘罗锅》的片尾曲唱得好:“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故事里的事,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