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足迹|解读1976巴黎审判

 CITSLINC66 2021-03-27

本杰明·富兰克林曾说:好的葡萄酒证明了上帝希望我们幸福。法国葡萄酒横扫世界,法兰西人似乎也一直是最幸福的一群,直到1976年。一个叫史蒂芬·斯普瑞尔(Steven Supprier)的移民者回到他在美国加利福利亚的酒庄。在朋友的葡萄园里,他品尝了一些新酿的样本。在他放下酒杯的那一刻,一个神话将被打破,他亲自挑选了加州纳帕谷的酒,并在巴黎举办了结果震惊世界的盲品大赛!

足迹|解读1976巴黎审判

被称之为“巴黎审判”的盲品大赛发生在1976年5月24日,美国加州纳帕酒战胜了法国酒,来自纳帕谷鹿跃酒庄1973年的Stag's Leap Wine Cellars Cabernet Sauvignon打败了波尔多顶级酒庄罗斯柴尔德和奥比昂1970的酒。

足迹|解读1976巴黎审判

1976巴黎盲品大赛现场

Spurrier组织的那场“巴黎审判”可谓震惊朝野,一时间天下无人不识君,当然法国人脸上很有可能是尴尬而愤恼的表情,而美国人则是一副得遇大恩人的兴奋。罗伯特帕克曾说:“巴黎盲品会摧毁了法国至高无上的神话,开创了葡萄酒世界民主化的纪元。这在葡萄酒历史上是个分水岭”。今天我们就扒一扒这件葡萄酒界的陈年旧事。

足迹|解读1976巴黎审判

1976年5月24日那天,阳光明媚,春意盎然,参加的各位评委陆续到场,熙熙攘攘很是热闹,他们多为当时巴黎酒界的知名人士,既有法国葡萄酒部门的政府官员,也有著名葡萄酒杂志社的主笔和记者,更有顶级酒庄的庄主(罗曼尼康帝的庄主兼酿酒师Aubert de Villaine就在内),以及餐厅老板和侍酒师等。可以说这是一个阵容强大且非常专业的评委团队,最主要的这是法国人自己的团队。

参赛的酒款在打乱顺序遮住瓶身的情况下相继被品饮,因为这次盲品并没有设定具体的评选规则,所以评委们只需选出10款自己最喜欢的葡萄酒,然后综合每人的top10和评分选出10款最好的葡萄酒。

足迹|解读1976巴黎审判

品鉴是在一片谈笑风生中过去,餐厅的服务生还在旁边寻思这一大桌的客人到底在倒腾什么,一会儿品酒,一会儿在纸上写字,还一会儿还叽叽咕咕的交头接耳...直到盲品结束,绝大多数人都对法国酒获第一翘首以待,(信心满的不能再满),然而结果揭晓的那一刻全场哗然一片,人们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拔得头筹的红白两组葡萄酒竟然都出自美国!分别为纳帕谷1973年份的Stag's Leap Wine Cellars和Chateau Montelena Chardonay。

足迹|解读1976巴黎审判

相信大家已经从上图中看出了波尔多的葡萄酒阵容是强大的,没有采用3级,4级酒庄的酒,而是采用当时口碑极好的波尔多头等苑葡萄酒,Chateau Muton Rothschild 是 1973年升级为1 级酒庄的,所以当时列位1级酒庄Chateau Haut-brion 结果排名第3时 ,足以让整个法国葡萄酒界无法接受!特别是被当时毫无名气可言的美国酒超越,这成为了法国葡萄酒界的一块多年未愈的伤痛!

足迹|解读1976巴黎审判

1976年勇夺第一名的鹿跃Stag's Leap Wine Cellars Cabernet Sauvignon

结果揭晓后,有关巴黎审判的新闻报导在美国可谓是铺天盖地,但这也没什么奇怪的。它虽然看起来像是法国正在将葡萄酒火炬传递给美国,其实在某种程度上还意味着新世界的活力与独出心裁正在推翻旧世界的传统,尽管困难重重。

在巴黎审判之前,就已经有无数次加州酒打败法国酒的案例,但为什么只有巴黎审判能让每个人记忆犹新并以之为参考呢?

足迹|解读1976巴黎审判

其实,巴黎审判品鉴会不仅对美国的酿酒师意义重大,同时也预示着全球葡萄酒市场将会发生巨大变化,法国在这一市场中所扮演的角色也会随之改变。如今,法国葡萄酒需要与美国、澳大利亚、阿根廷、智利以及南非的葡萄酒同台竞技,争取市场上的份额。

巴黎审判是世界葡萄酒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不管世人是否认可评审们的评分,但它依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刻:它让葡萄酒爱好者们意识到,他们可以从世界各地寻找美酒而不仅仅局限于法国,也许这才是巴黎审判的最大意义所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