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数据说话都靠谱吗?

 浅字淡墨 2021-03-27

常看郎眼财经的都能记住郎教授的这句话“让我们看数据,让数据说话”,郎教授的数据想来应该比较精准,没有考证,也就无意质疑,但这种说法越来越多,总有那些看起来不怎么靠谱的,有些真实的数据也一样可以欺骗人。

看过一个用百分比迷惑人的例子。有报道称,霍普金斯大学1/3的女生嫁给了大学老师。看了觉得挺惊奇,这个学校的老师都那么迷人?查找资料证实,这个数据的确是真实的,因为那年这个学校总共只录取了3名女学生,其中一人嫁给了老师。看完总觉得有点被忽悠了的感觉,尽管数据是真实的。

还有用平均值忽悠人的。有人告诉你在一个会议室里有四个人在开会,他们每人的平均资产都是几百亿,你一定会想,这是哪几个资本大佬凑到一起了?其实,只是马云在给几个秘书开会,等他站起来走了,剩下三人的资产平均值就没那么唬人了。

这些只是说来一笑而已,无伤大雅,但有一些数据会被人为的利用,或被我们自己轻信,可能就会害人误己了。

我所在的城市有这样一句话:不怕死的去XX医院。细查一下,这家医院的病人死亡率确实比其他的同等级医院高,你会不会听到这些真的就不敢去了?要是这样得话,那你真的就有可能被这些真实的数据耽误了。实际情况是这样,这家医院之所以死亡率高,并不是它的医生水平差或是医疗设施不好,恰恰相反,是因为这家医院的医疗条件是附近最好的,所以别的医院治不了的危重病人都要送到这里,相应的倒逼这里的医生见多识广,水平更是比附近其他医院的医生高。但由于过多的接收危重病人,死亡率当然可能会比那些只收治普通病人的医院高了。

这就是轻信数据耽误自己的例子,还有一些被人为操纵的数据,如果轻信,那就骗你没商量。

炒股的人都知道一个指标,股东人数。股东人数多就证明持股比较分散,散户多大户少,就是说这个股票不被大资金看好。反过来要是股东人数少就证明持股比较集中,大户比较多,也就是大资金看好的概率比较大。但如果你真的靠这个去操作股票,一定会死的很难看。因为这个数据是可以人为做出来的。比如你看到股东数是10002个,你会不会觉得股东太多而不敢介入呢?其实不然,这个数据不一定就说明持股就是分散的,也可能是那两个人每人持有49%的股份,另外的2%分散在那10000个人手里呢。

数据可以证明事实,也可以掩盖事实,还是让我们擦亮眼睛看的更仔细一些吧,但也要记住,实在看不清的时候一定要承认,我没看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