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为什么会那么固执?

 浅字淡墨 2021-03-27


当你指出别人错误或提出异议时,对方通常会是什么反应?耐心倾听、认真思考,然后按照你的思路去重新论证?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恭喜你,你遇到了百里挑一的明白人,并且他是一个喜欢理性思维的人。但遗憾的是,这样的人不太好遇。

对于一般人来说,头脑中那些根深蒂固的观念本就不易打破。根据近来脑科学的新发现,人脑中关于记忆和思维不单单是一些脑细胞的作用,还有一些神经突触会随着某个概念的反复加深而愈发强韧,这就是反复记忆或对某些概念反复思考之后,它们会深深的根植于我们头脑中的原因。

因此,当发现有人要更正我们自认为正确的常识或概念时,由于这些观念在大脑中形成的神经突触过于强大,我们通常会本能的去寻找有利于支撑这些理念的理由去保护它,而不是闻过则喜的去反思,这样反而会因为我们在头脑中为自己“据理力争”,而使得原有的观念更加坚定,无论对错。

06年,密西根大学的布伦丹·奈恩进行了一项实验。他伪造了几则政治新闻,然后请来一批实验对象,先让他们阅读这则伪造的新闻,然后再给他们阅读真实的消息。例如,第一则新闻是美军在伊拉克发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第二篇真实的消息是美军在伊拉克什么也没发现。实验对象中那些反对战争的人往往不认同第一个消息,而更倾向于相信第二则报道;而那些支持战争的参与者则相信第一则报道的叙述,而对第二篇消息嗤之以鼻。这个结果并不是什么新发现,而值得注意的是,那些支持战争的人在阅读完美军没有在伊拉克发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报道的时候,他们反而更加相信第一则假消息了。研究人员随后又在别的话题上进行了类似的实验。结果又一次发现,如果更正的消息与人原本的看法相违背,它反而会加深人们对错误信息的信任。更正信息就像是一把逆火的枪,没能射出子弹,打中谣言,却让真实的信息更加没有市场,因此这种现象被称为“逆火效应”。

如果你发现自己有类似的固执倾向也无需纠结,因为它并不是你所独有,而是人性中共有的缺陷。培根说过:当人的认知接受了某种观点之后,它会收集所有其他支持此观点的信息。就算有更多的信息和证据与观点相斥,人也会将其忽略、轻视,然后拒绝,从而保证原有的认知权威不受挑战。

相信看到这里,你明白了什么是“逆火效应”和人为什么那么固执,但相信我,这没什么用,下次你会在具体的情景里依然固执。如果说还有什么办法对此稍有改善的话,那就是你唯一要坚信的就是不要坚信任何观念是绝对正确的,因为这世上本就没有绝对正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