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要用别人的脑子,来思考自己的人生

 生活哲理与健康 2021-03-27

Image

1

我做陪审员的时候,遇到过这样一个离婚案件。
一位单亲妈妈,被本家姑母介绍给了邻村的小伙子,小伙子长得帅气,也没结过婚。
起初,姑娘有过怀疑:对方长得帅,又没有婚史,为什么会看上一个离过婚、生过娃的女人?
可她经不住姑母的反复劝告:“你还想什么,人家哪里不比你好?你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条件!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都多,我是不会害你的。”
就这样,在姑母的建议下,相识不到20天,姑娘就领证结婚了。
可她哪里想到,这只是噩梦的开始。
小伙子因为前一段恋情的打击,终日无法解脱,逐渐演变成了精神病人,在认识阿霞之前,他已经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了,只是这一切都被隐瞒了下来。
姑娘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嫁给了一个看上去正常的精神病人。
婚后,小伙子的病情越发严重,最恐怖的时候,突然拿起菜刀挥向阿霞母女。
姑娘抱着女儿找到做媒的姑母,埋怨姑母当初为什么不实情相告,姑母反而大吐苦水:“我还不是为了你们孤儿寡母好,我哪里知道他那么严重?”
偏信了别人的建议,让本已经历过一次悲剧的生活,又陷入新的悲剧,姑娘不得已走上法庭提出离婚,想要扭转被“过来人的建议”改写的人生。
人生百味,世间百态,没有相同的人生,也没有通用的人生攻略,对生活的体验因人而异,盲目听从别人的建议,只会不停地在自己的路上挖坑吃苦头。
所以,对于那些“人生建议”,你一定要保持警惕。建议是别人给的,结果可是你自己要承担的。

2

生活里,总不缺少热衷于给别人“出谋划策”的人:
“这个男人不适合你,对你好一时,不会好一世。”
“三十岁之前一定要结婚,要不然成了剩女就找不到幸福了。”
“工作稳定最重要,越折腾越没出路。”
“孩子不上强化班不行,上小学就跟不上,以后成绩会越来越差影响前途。”
在各大重要场合,身边总会不经意地出现人生导师,俯视着我们看起来并不完美的生活,指点迷津。
认知科学理论中有个概念叫自我肯定需求,是说只要有可能,人对自己的评价一般高于他认知范围内的平均水平,在分配环节,他更希望得到高于自己评估的份额。
热衷于给别人提人生建议、急切地参与别人生活的人,更多是为了肯定自我价值,显示自我的优越感。
“建议大师”通常习惯双标,对自己充满优越感,对他人则充满偏见。喜欢用建议指点他人,其实就是肯定了自己,否定了别人,隐含着“你不如我”的俯视姿态,以“好心”之名,行伤害之实,更是一种隐形的恶意。   
他们热衷于在别人的故事里指点江山,其实是认识不足、又想急于证明自己的表现;他们想要得到的,并不是别人的成功或幸福,而是自己的支配欲望得到满足时的快感。
所以,对于那些“过来人”的“为你好”的建议,听听就可以了,不入脑不走心,一笑而过,才是真的对自己好。

3

很多年前,妈妈有过一次受骗的经历。
在回家的中巴车上,两个小伙子泪流满面地哭诉自己钱被偷了,向满车的人借钱回家,信誓旦旦地说一定会加倍还钱,在我妈面前一口一个“阿姨”叫得非常亲切。
旁边一个大妈说:“真可怜啊,能帮就帮帮吧。”妈妈听从了旁边人的建议,掏出了三百块钱给了他们。
拿到钱后,两个小伙子立刻收起表演,下车走人,不见了人影,只留下妈妈自己目瞪口呆。那是她刚从朋友那里借来的钱,对于生活拮据的我们来说,九十年代的三百块钱,够我们一个月的生活开销。
妈妈和我说这件事的时候,一边后悔一边懊恼,口口声声埋怨说:“都怪旁边那个多嘴的人。”
习惯听从别人的建议,把自己的选择权交到别人手上,一旦失败,就迁怒于人,为自己的不堪找到了推卸责任的借口。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归因偏差”,表明成功时人们的心理反应是感到自己有能力,失败时都力图把责任推诿给外界和他人。
那些习惯把别人的建议奉为金科玉律的人,成功时更容易“向内归因”,认为自己能力过人才华出众,从而高估自己的实力;受挫折时则倾向于“向外归因”,寻找借口推卸责任,认为自己的失败都是有理由的:都怪那个“过来人”的建议。
当自己犹疑不决的时候,让别人为自己做主,选择时不必面对做决定时面临的压力,失败时也不必承受失败带来的焦虑,只会迁怒别人推卸责任,不能正视问题,也不进行反思总结,就无法找到真正的症结,一边纠结痛苦一边仍在原地打转,毫无进展。 
事实上,即使是面对别人的建议,决定还是你自己做的。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自己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只是,你自己省略了思考的环节,你的生活就得为这个缺失的环节付出赌博般的代价。

4

有篇小学课文叫《小马过河》。
小马想过河,但是不知道河水深浅,老牛说水很浅可以过,松鼠说水很深会被淹死,对于两种截然相反的建议,小马不知所措。
后来经过自己尝试,小马终于发现,河水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经历是自己的,成长才是自己的。
每个人的生活轨迹都不一样,成长和阅历也不相同,即使是对于同一件事情,做出的选择也是出于个人的权衡取舍。别人的建议,可以参考,不能奉为人生法则。
有句话说:“有两件事尽量少干:一是用自己的嘴干扰别人的生活,二是用别人的脑子思考自己的人生。”
人生充满了多样性和无限可能,勇于尝试,才会收获自己独有的人生果实。这不仅是一种勇气,更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Image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