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鑫哥|星期六|北京|晴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我是鑫哥。今天周六、有老铁问我,为什么周六也不休息还发文。是的,鑫哥也知道今天是周六,但是养成习惯了,心里有些想法也想记一笔,也一心想把事情给做好。 前边我们写的入门基础教程里还差几篇,今天中午下楼遛娃的时候想起了一句话,虽然简单,但是也算是多少年市场投资经验行稳致远的一条重要因素,今天分享给大家,与君共勉。 那就是知行合一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能够强化自己执行,还有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做学习型投资者。 关于交易方式和方法,前边已经说了不少,如果没有看的老铁可以到前边的历史发文查看。 文章也都比较容易理解。其中也有一些不理解,难懂的,鑫哥在后台已经私信回复解答过了。具体的反馈,还不错。总的来说,只要愿意按照鑫哥发文的方法去做。效果应该都不错、最起码可以保证不再大幅亏损。 有人问,仅仅这些方法就够了吗?当然,这些还远远不够。从投资心理学上讲,这些操作方法。基本上都是逆人性的。每一样做起来都不容易,都要用较长的时间去修炼,去实践。要不然知道没有做等于不知道。所以说'精通的目的在于应用。'这是真理,放在投资市场上依然具有淳朴有力的指导意义。 这也就是知行合一重要性和意义所在。 在日常交易有一个很难的地方,也是一个悖论。那就是用正确的方法,经常也会亏钱。而用错误的方法,经常也能赚钱。所以往往人们就会怀疑这些方法的正确性。往往心里有种想法、那就是既然错误的方法我也可以获得不少的收益。那我干嘛要执行的那么死板?枯燥、让人难受的东西(往往割肉止损就会让人难受、心理预期疼痛,割掉之后,心理释怀,认可亏损)。还不如随便玩,不论操作方式方法、天马行空,既舒服也有同样的效果。 鑫哥可以负责的告诉你,你所养成的习惯,在牛市的时候,市场会纵容你的错,这些毛病,错误的方法不容易放大;让你发现一旦到了结构性市场、或者到了熊市。你的错误的战法、或者坏的操作习惯就会被成倍的放大。所以很多人辛苦半年一年。甚至多年,不止回撤了部分,甚至还要倒贴。 下边说一下知行合一的执行纪律。 在日常的交易中,每当自己心中有点子或者灵光一闪总结一些心法,要随时把他们记录下来,可以放在微信的收藏笔记里,或者放在电脑的便签里,或者说做成图片,当成桌面,写到显眼的地方。要操作的时候。拿他们作为对自己的提醒(不要小看这些自己的总结,这可都是自己投资的心路历程的总结,真金白银换来的,极具参考价值。)。比如说,每次下跌之后,如果想补仓,就要在企稳之后;再比如说,发现方向错了之后。要勇敢的认错,及时止损。有了这些之后,每当在想要操作的时候看到这些提醒。说不定就会冷静下来。抽支烟,喝口茶,强迫自己的心态放平。 鑫哥的朋友拿出来一个小本本,上面全是记录的一些自己在投资上面,感受总结和警句,真的,满满的半本子。 一直以来,鑫哥喜欢学习型投资者。但是鑫哥的公众号后台,基本上每天都会收到大量的留言。有不少类似于鑫哥你好,帮我看看XXX股票应该怎么操作?成本是XXX元,目前被套XX%,我该怎么做,等等这样的内容。 我认为这些投资者买入股票的原因跟公司本身的价值没有什么关系。另外,能问出这些问题的投资者。基本上都不太知道所买的个股,背后的公司是做什么的,不了解公司的基本面、业绩、财务报表等信息。 如果能够做到,经常性阅读学习,包括对自己经常所投资的个股的行业的财报,竞争力,等等。或者说有一些经典投资类的书籍。结合我们自己的交易实践。每一次重温都会有新的感触。可以帮我们以后更坚定的执行,操作更加的稳健。 学习途径还有在微信上、微博上、一些公众号和发文。交易者会谈一些交易的思考和体会。一些碎片化的东西。这些有事没事也可以看一看。比如说鑫哥的公众号。(这里先硬推一番。谢过各位老铁,希望也关注转发一波,这里谢谢老铁们了)。 回过头来说,这些东西鱼龙混杂,有些公众号,还有贴主一定要特别甄别,特别是那些整天炫耀自己又抓住大牛股的,短期获取高回报、高收益、多么牛逼的。还有天天牛逼的不要不要的,精准预测到某些点位的。鑫哥认为可以远离这些号,理由很简单,如果他们能这么牛逼,还写号干什么。直接融资贷款做投资去啊,按照他们的复利来讲,很容易超过巴菲特的。汗|| 如果能做到鑫哥说的这些,学习真的是一种必需品,其实也是一种乐趣,如果沉浸其中。慢慢的养成好习惯之后,对于强化自己的知行合一,肯定会有帮助。 写在最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