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听会穴 【定位】:在面部,当耳屏间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状突的后缘,张口凹陷中。 【主治】:耳鸣、耳聋、耳流脓、牙齿痛、面痛。 【针刺】:直刺0.5寸,可艾灸。 【按摩】:每天三次,每次揉按2-3分钟。 2、听宫穴 【定位】:耳屏正中与下颌骨髁状突之间的凹陷中。张口呈凹陷处。 【主治】:耳鸣、耳聋、中耳炎。 【针刺】:直刺0.8-1.0寸,可灸。 【按摩】:手指点按听宫穴50次。 3、翳风穴 【定位】:在颈部,耳垂后方,乳下端前方凹陷中。 【主治】:耳鸣、耳聋、口眼歪斜、牙痛、牙关紧闭、咽喉肿痛等。 【针刺】:直刺0.8-1.2寸。 4、中渚穴 【定位】:掌指关节后方,第四、五掌骨间凹陷中。 【主治】:头痛、目赤、耳鸣、耳聋、咽喉肿痛、手臂疼痛。 【针刺】:斜刺0.5-0.8寸,或艾条灸3-5分钟。 【按摩】:拇指掐按3-5分钟,每天三次。 5、侠溪穴 【定位】:在足背,第四、五趾间,趾噗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主治】:头痛、眩晕、惊悸、耳鸣、耳聋、胸胁痛、疟疾。 【针刺】:斜刺0.3-0.5寸,可灸。 【运用】: 1、听会穴、翳风穴、中渚穴、侠溪穴配合使用,用于治疗耳鸣、耳聋实证。症见耳中觉胀,耳鸣如潮,鸣声隆隆不断,按之不减等,效果堪佳。 2、听宫穴、翳风穴配合太溪穴、肾俞穴用于治疗耳鸣、耳聋虚证。症见久病耳聋,耳鸣如婵,时作时止,劳累则加重,按之鸣声减弱等,效果亦佳。 温馨提示: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非医学人士请勿盲目用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