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鸡蛋炒苍虫,怎一个香字了得!

 许言君 2021-03-28

“起来,炒肉肉!”

刚想睡个回笼觉,又被叫醒!撅着嘴起床,简单洗漱下便进入了厨房。开火,倒油,放入淘洗干净的苍虫,“呲啦!”一阵白烟飘起,快速翻炒着,香气四溢起来!

苍虫是给岳父祝寿时,岳母悄悄塞给妻子的。据说,这是岳母两个晚上的战利品。

苍虫将熟不熟的时候,放入葱姜蒜翻炒几下后,烹入一个鸡蛋,等鸡蛋凝固挂在苍虫上后,调味出锅。

闻着香味,妻子迫不及待地用勺子挖了一勺送进嘴里,“香,真香!”

老家有句絮语:“杨嘟絮落地,苍虫放屁儿。”童年时代,总以为苍虫是杨嘟絮落地后变成的,因为杨嘟絮的顶端的那个壳,无论颜色也好,形状也罢,都与苍虫的有点像。长大后才知道,苍虫只不过是一种昆虫而已,至于究竟叫什么名字,属于哪个门类,我真的不知道,也无从考证。苍虫是我们豫东一带的叫法,也有的地方叫做瞎碰,或许是因为它飞起来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乱碰的缘故吧。

每年杨嘟絮落地的时候,意味真正意义上的春天来了,所以,苍虫也在这个时候出来交配产卵繁殖后代了。当然,它们活跃的时候,就是我们兴奋而幸福的时候了。

每到晚上,我和伙伴们便会点燃干燥的麻杆或者用竹竿夹着一块油膜粘点燃,手里端着一个盛有水的大茶缸,到林子里、田地间去摸苍虫。麻杆发出微弱的光亮,根本就看不清苍虫在哪里。只得凭着感觉用手在地上摸索着,摸到硬硬的便是石头仔,摸到软软的又会动的,便是我们寻求的苍虫了。当然,也有乱飞一起的苍虫在眼前飞过时,我们会一巴掌将其打落在地当场俘虏的。还有的时候,会在地上摸起几个羊屎蛋,误判为死亡的苍虫扔进茶缸里,被水泡散后弄得一茶缸的羊膻味。

苍虫有一个惊人的规律,那就是如果农历的日子是双日子,这天出来的苍虫大多都是成双成对的;反之,则大多是单个的,到处乱飞乱撞的也特别多。这个规律不知道是哪位前辈总结的,反正经过多次的观察和实践,事实真的如此。掌握了这个规律,我们也就有的放矢地进行收获了,当然效果是良好的。

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永远是丰富的、无私的。苍虫摸回家后,第二天妈妈便会将清洗干净的苍虫用油煎炒得金黄焦香,不用添加任何的佐料,只需撒入少许的食盐,用烙馍一卷,吃着特别的香。那种滋味,到现在回想起来还能口舌生津,馋涎欲滴呢!

苍虫虽然吃着香,但有一种人却不能吃。那就是孕妇。记得妻子怀孕的时候,晚上我摸了一大捧的苍虫回家用油炒了一下。妻子刚要吃的时候,被母亲厉声喝止了。母亲说,孕妇吃了苍虫以后,生出来的孩子会得夜盲症。闻听母亲的说法,为了孩子的健康,妻子强忍住了馋虫,只得眼巴巴地看我大快朵颐了。这种说法有没有科学道理,我真的无从考证。

就这一件事而言,在摸苍虫的时候,妻子还旧事重提,对我当年的吃相念念不忘的咬牙切齿地说我故意做出好吃的样子了。

而今,随着绿化越来越好,无论在城市也好,农村也罢,杨树已经十分少见了。看到杨嘟絮落地,能听得苍虫放屁儿的传统判断方法已经失灵了。

此外,社会经济的发展,幼小的苍虫已经不再是人们餐桌上的一道富有营养的硬菜了,苍虫,无论对大人还是小孩儿,都失去了当年的诱惑力。

虽然如此,每当和煦春风吹开枝头的绿芽时,苍虫便会应季奋力拱破土层,在温暖的暗夜中做着它们应该做的事情,无论杨絮是否落地,无论孩童是否惊喜,依然我故我在。

因为,它们的使命并不是要成为人们的一道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