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O” !School:深圳市第十六高级中学设计竞赛前三名【SEED席得设计】

 开心就好xfd 2021-03-28
图片

图片

们希望这所学校能让使用者发出惊叹,
愿她独一无二的名字,
深深镌刻在她所拥抱过的,
万千学子的生命记忆里。

图片

△鸟瞰图

图片

△校园半鸟瞰图

图片

△校园内部透视图

图片

△校园主入口透视图





图片

项目基地位于深圳宝安区福海街道永福路与永昌路交汇处东侧,是一所 36 班高级中学。


图片
△区位分析


基地周边以居住用地、工业用地为主。城市界面单一重复,缺少有标志性、趣味性的公建形象,本项目将有机会改善这一状况。

西侧和西北侧相邻地块为体育用地和公共绿地,未来将和本项目地块一起组合形成扩大的城市客厅,辐射周边工业地块和居住地块。西侧为主干道,南侧为次干道,北侧为在建道路,东侧为规划路,场地西侧设有公交车站。南侧道路现在有住宅区人行和车行开口,东侧地块规划有公交首末站,因此南侧道路交通压力较大。


图片△场地分析


根据场地研究结果,我们提出针对城市空间环境的三条设计策略——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教育部发布的最新中小学生视力情况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最近半年,我国中小学生近视率增加了 11.7%。另有数据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主要指标连续 20 多年下降,33% 的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健康隐患,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学生不足30%。


为得到学生对现有校园空间使用感受的真实信息,切实地去思考如何创造出更理想的高中校园空间,我们从校园日常、校园规划、教学空间、课余活动、住宿体验五个维度出发,特别制作了《深圳高中校园生活网络调查问卷》,直接面向在读的深圳高中生发放了此问卷。




图片
△深圳高中校园生活调查问卷成果分析



图片
△深圳部分高中作息时间表


在了解到当今青少年学生的体育锻炼状况后,结合调查整理的几所深圳高中作息时间表,我们总结了高中校园活动场地设计原则

/ 原则一:减少距离

高中生课外活动时间有限,缩短学生前往活动场地的时间成本,以增加锻炼频率

/ 原则二:增加空间

提高人均公共活动区域面积,并使公共空间类型多样化,满足学生不同的使用需求。



图片
△校园空间策略

根据高中校园生活的调查研究结果,我们提出针对校园内部空间的三条设计策略。

/ 策略一

拒绝高耸的校园空间,

让建筑尽量接近地面,在水平方向延展

/ 策略二

拒绝泾渭分明的组团分区,

让学习与生活的连接路丰富有趣

/ 策略三

改善“长走廊 + 教室”的通用模式,

创造“自由平台”+“组团共享”空间模式。




图片

在具体的方案设计中,我们严格遵循上述城市与校园两个维度的设计策略。


图片
△概念形体生成


首先,我们将运动场放置于场地西侧,与周边城市公共空间产生积极联系,校内建筑体量则环绕运动场布置。为了合理利用场地高差,将运动场地抬高形成双首层。下层是共享学习市集,呈现组团院落及开放流动的空间形态。上层为运动场地及局部架空层。

在功能布局上,我们将教学组团放置在西北侧,为城市提供公建界面;生活组团放置在东南侧,靠近周边居住区。同时确定北侧为学校主入口,南侧为学校次入口。校园内建筑体量采用扁平化策略,尽量降低建筑总高度,空间朝水平方向连续延展。

最后,设置一条立体环廊串联校园空间。沿立体环廊设置公共学习场所,使学习功能与生活功能的联系更为紧密,结合地面层和架空层营造丰富的空间体验。



图片

校园公共空间设计在垂直方向上分为三个层级:

1/ 利用场地高差设置双层地面架空空间,实现“自由平台”+“组团共享”的空间设计理念。

图片

△双层架空空间


图片

△教学楼内部透视


图片

△下沉庭院透视

2/ 设置巨型立体环廊串联整个校园,在水平方向上增加了每个学生的平均公共活动空间面积,在垂直方向上使得学生在课间休息时能快速到达地面活动层。

图片

△立体环廊


图片

△沿街环廊透视

立体环廊提供了更多步行路线的可能,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最为方便的路。为了使学习和生活的联系更加紧密,我们沿环廊设置多个公共教学空间,学习区和生活区相互融合而不再泾渭分明。巨环将成为校园的场所标志,是“O”! 校园设计概念的具体表达。同时,巨环也为西侧道路的城市界面贡献了独特形象。


图片

△环廊内部透视

3/ 教学楼和宿舍楼内部每层都设置有开放共享的公共活动、学习空间,拓展学生在课间和住宿期间的活动边界,使整个校园的公共空间系统更加丰富。

图片△教室&宿舍公共空间位置示意


图片

△教室&宿舍空间节点


图片

△宿舍局部透视

图片
△轴测图

图片

△总平面图

图片

△剖面图




图片

我们希望校园内不再只有单调无趣的楼栋和路 , 取而代之的是充满乐趣与创造性的空间场所;教学区与生活区之间不再是两点一线的单一联系,师生在校园内的活动边界被极大地拓宽。

我们更加希望,校园空间的丰富性与趣味感,能有效激发学生们的想象力,创造无限的可能性,同时也能成为他们宝贵的校园生活中一段美好的记忆。



图片

图片

殷雷工作室

YINLEI STUDIO

殷雷 李颖 曹萍 王苹苹 张哲彦 刘梵思 邓志瀛





项目名称丨深圳市第十六高级中学新建工程全过程设计
项目地址丨深圳宝安区福海街道永福路与永昌路交汇处东北侧
建设用地面积丨31190.65 ㎡
总建筑面积丨70000 ㎡
设计周期丨2020 年 10 月 -2020 年 12 月
设计阶段丨深圳市宝安建筑工务署公开竞赛前三名
联合体成员丨申都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