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飞花令之含有地的诗句

 秋琰 2021-03-28
飞花令之含有地的诗句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唐·李白《静夜思》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唐·李白《送友人》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唐·崔颢《黄鹤楼》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晋·陶渊明《饮酒·其五》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宋·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其一》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唐·白居易《琵琶行》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唐·白居易《琵琶行》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及其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唐·李白《关山月》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唐·王维《汉江临泛》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五代·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近代·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唐·罗隐《蜂》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唐·骆宾王《于易水送人》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宋·黄庭坚《清明》

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汉·刘向《画蛇添足》

胡地迢迢三万里,那堪马上送明君。 唐·孟浩然《凉州词》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唐·杜甫《旅夜书怀》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唐·杜甫《登楼》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宋·杨万里《稚子弄冰》

袁曹昔时争战地,秋原尚作黄云屯。 清·缪沅《袁术》

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宋·谢枋得《小孤山》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固陵始议韩彭地,复道方图雍齿封。 宋·王安石《张良》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唐·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唐·王勃《蜀中九日》

弱柳青槐拂地垂,佳气红尘暗天起。 唐·卢照邻《长安古意》

牧羊边地苦,落日归心绝。 唐·李白《苏武》

汉家城阙疑天上,秦地山川似镜中。 唐·沈佺期《兴庆池侍宴应制》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南北朝·王籍《入若耶溪》

大力运天地,羲和无停鞭。 唐·李白《长歌行》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晋·左思《咏史·郁郁涧底松》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唐·杜荀鹤《题弟侄书堂》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唐·李白《山中问答》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唐·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碧江地没元相引,黄鹤沙边亦少留。 唐·李商隐《无题》

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 唐·杜甫《羌村三首·其三》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宋·曾巩《咏柳》

禅地无尘夜,焚香话所归。 唐·刘得仁《宿僧院》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唐·白居易《望驿台》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佚名《送别诗》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宋·陆游《病起书怀》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宋·苏舜钦《夏意》

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 南北朝·陈叔宝《玉树后庭花》

地远松石古,风扬弦管清。 唐·李白《九日》

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 唐·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水如一匹练,此地即平天。桃波一步地,了了语声闻。 唐·李白《秋浦歌十七首》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宋·陈与义《登岳阳楼二首》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唐·刘方平《春怨》

天地赌一掷,未能忘战争。君王弃北海,扫地借长鲸。樊山霸气尽,寥落天地秋。 唐·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唐·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英。 唐·韩愈《题张十一旅舍三咏·榴花》

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 近代·毛泽东《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 唐·杜甫《新婚别》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南北朝·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宋·刘攽《新晴》

鼓角揭天嘉气冷,风涛动地海山秋。 唐·贯休《献钱尚父》

扫地焚香伴老仙,人胜连环玉。 宋·洪咨夔《卜算子·芍药打团红》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 秦汉·虞姬《和项王歌》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唐·白居易《阴雨》

文康调笑麒麟起,一曲飞龙寿天地。 唐·陈陶《将进酒》

须臾心自殊,顿觉天地暄。 唐·柳宗元《饮酒》

云开蓬岛星河曙,月出卢龙天地秋。 明清·顾湄《阅江楼》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唐·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此地居然形胜,似曾小小兴亡。 宋·辛弃疾《清平乐·题上卢桥》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汉古诗十九首《青青陵上柏(节选)》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宋·程颢《秋日》

故乡归不得,地入亚夫营。 唐·杜甫《春远》

掷地刘郎玉斗,挂帆西子扁舟。 宋·辛弃疾《破阵子·掷地刘郎玉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唐·张九龄《感遇·江南有丹橘》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唐·严维《丹阳送韦参军》

回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绿。 佚名《东城高且长》

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 宋·张元干《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殷勤移植地,曲槛小栏边。 五代·李煜《梅花》

千古岳阳登览地,好诗相记莫相违。 宋·王珪《送汪叔志赴平江州同知》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 宋·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宋·晏殊《玉楼春·春恨》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唐·李商隐《瑶池》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唐·令狐楚《少年行四首·其三》

远征海稻供边食,岂如多种边头地。 唐·王建《水运行》

刬地东风欺客梦,一枕云屏寒怯。 宋·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 宋·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近代·毛泽东《七律·到韶山》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唐·刘禹锡《蜀先主庙》

符命已归如掌地,一丸曾误隗王东。 宋·胡宿《函谷关》

干戈知满地,休照国西营。 唐·杜甫《月》

低颜下色地,故人知善诱。 唐·杜甫《上水遣怀》

天地军麾满,山河战角悲。 唐·杜甫《遣兴》

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特地春寒。 五代·冯延巳《清平乐·雨晴烟晚》

埋镜泉中暗,藏镫地下微。 唐·沈佺期《天官崔侍郎夫人卢氏挽歌》

守愚资地僻,恤隐望年丰。 唐·吕温《道州途中即事》

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 元明·刘基《五月十九日大雨》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唐·罗隐《筹笔驿》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唐·雍裕之《农家望晴》

五岭炎蒸地,三危放逐臣。 唐·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回銮游福地,极目玩芳晨。 唐·李世民《谒并州大兴国寺诗》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唐·李白《赤壁歌送别》

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 唐·贾岛《忆江上吴处士》

骑驴两脚欲到地,爱酒一樽常在旁。 宋·陆游《自嘲》

胡地多飚风,树木何修修。 佚名《古歌》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唐·王维《桃源行》

蓦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难定。 清·纳兰性德《如梦令·正是辘轳金井》

南园满地堆轻絮,愁闻一霎清明雨。 唐·温庭筠《菩萨蛮·南园满地堆轻絮》

玉炉香暖频添炷,满地飘轻絮。 五代·毛文锡《虞美人·宝檀金缕鸳鸯枕》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唐·储光羲《咏山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 宋·陆游《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龙笛远吹胡地月,燕钗初试汉宫妆。 唐·韩偓《梅花》

楚峰天地阔,四世百年家。 宋·文天祥《挽黎致政》

入洞过天地,登真朝玉皇。 唐·李白《赠别舍人弟台卿之江南》

人居天地间,飘若远行客。 晋·潘岳《杨氏七哀诗》

早知恁地难拚,悔不当时留住。 宋·柳永《昼夜乐·洞房记得初相遇》

一朝辞此地,四海遂为家。昔地一蕃内,今宅九围中。 唐·李世民《过旧宅二首》

邠郊入地底,泾水中荡潏。 唐·杜甫《北征》

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 清·纳兰性德《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近代·毛泽东《七绝·改诗赠父亲》

往来有愧先生德,特地通宵过钓台。 宋·李清照《钓台》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唐·李商隐《安定城楼》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唐·李商隐《隋宫》

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 宋·王安国《清平乐·春晚》

自古天地辟,流为峡中水。及余践斯地,瑰奇信为美。 唐·杨炯《西陵峡》

地冷叶先尽,谷寒云不行。 唐·李白《冬日归旧山》

去年今日卧燕台,铜鼓中宵隐地雷。 明·王守仁《元夕二首》

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 近代·毛泽东《七律·冬云》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唐·刘禹锡《金陵怀古》

金陵种柳欢娱地,庾岭逢梅寂寞滨。 宋·辛弃疾《鹧鸪天》

冀马燕犀动地来,自埋红粉自成灰。 唐·李商隐《马嵬二首》

只道地教秦设险,不知天与汉为关。 唐·吴融《武关》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近代·毛泽东《七律·答友人》

昔有田夫耕地,值见伤蛇在焉。 佚名《蛇衔草》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 唐·孟郊《游终南山》

不堪红叶青苔地,又是凉风暮雨天。 唐·白居易《秋雨中赠元九》

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 唐·杜甫《羌村》

不据山河据平地,长戈利矛日可麾。 唐·李商隐《韩碑》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 唐·韩偓《残春旅舍》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唐·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不知何日东瀛变,此地还成要路津。 唐·刘禹锡《汉寿城春望》

水底鱼龙惊动,风卷地、浪翻屋。 宋·黄机《霜天晓角·仪真江上夜泊》

顾语地上友,经营无太忙。 唐·韩愈《调张籍》

力能排南山,又能绝地纪。 佚名《梁甫吟》

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 唐·李白《子夜吴歌·春歌》

百世寻人犹接踵,叹只今两地三人月。 宋·陈亮《贺新郎·怀辛幼安用前韵》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唐·刘长卿《别严士元》

奔流聒地响,平野到天荒。 明·李流芳《黄河夜泊》

地下无朝烛,人间有赐金。 唐·杜甫《骊山》

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 唐·孟浩然《洛中访袁拾遗不遇》

天地无穷极,阴阳转相因。 魏晋·曹植《薤露》

地古遗草木,庭寒老芝术。 唐·李白《望黄鹤楼》

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 唐·皮日休《汴河怀古二首》

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 唐·高适《塞下曲》

愿见北地傅介子,老儒不用尚书郎。 唐·杜甫《忆昔二首》

一冠鸳行丹地立,两扶龙德九天飞。 宋·强至《挽故司徒侍中赠尚书令韩魏公三首》

日出东方隈,似从地底来。 唐·李白《日出行》

自与莺为地,不教花作媒。 唐·吴融《咏柳》

边地多悲风,树木何修修。 魏晋·甄宓《塘上行》

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宋·侯蒙《临江仙·未遇行藏谁肯信》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 宋·李清照《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

十三行坐事调品,不肯迷头白地藏。 唐·白居易《简简吟》

鸟栖红叶树,月照青苔地。 唐·白居易《秋思》

地僻人稀到,檐虚燕未过。 宋·张镃《寒食》

无风才到地,有风还满空。 唐·雍裕之《柳絮》

草深迷市井,地僻懒衣裳。 唐·杜甫《田舍》

地偏相识尽,鸡犬亦忘归。 唐·杜甫《寒食》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唐·刘禹锡《始闻秋风》

积流横地纪,疏派引天潢。 唐·李世民《春日望海》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宋·王安石《孤桐》

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 唐·戎昱《咏史》

此地唯堪画图障,华堂张与贵人看。 唐·白居易《题岳阳楼》

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近代·毛泽东《清平乐·蒋桂战争》

僧向半空为世界,眼看平地起风雷。 宋·柳永《题中峰寺》

兹楼当胜地,高望极堎赠。 宋·张尧同《嘉禾百咏·披云阁》

仙侣缑生留福地,湘娥帝子寄哀弦。 宋·麻温其《登岳阳楼》

自嗟此地非吾土,不得如花岁岁看。 唐·崔珏《有赠》

正直相扶无倚傍,撑持天地与人看。 宋·辛弃疾《江郎山和韵》

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唐·杜荀鹤《送人游吴》

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 唐·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此地如携手,兼君不自聊。 唐·李商隐《无题二首》

落落盘踞虽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风。 唐·杜甫《古柏行》

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唐·李白《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我皇手把天地户,丹丘谈天与天语。 唐·李白《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高堂满地红氍毹,试舞一曲天下无。 唐·岑参《田使君美人舞如莲花北鋋歌》

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 唐·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地疑明月夜,山似白云朝。 唐·李峤《雪》 

秋风吹地百草干,华容碧影生晚寒。 唐·李贺《开愁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