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晓蓉|钱够花,觉够睡,王大爷怎么还这么忙?

 圆角望 2021-03-28

我的家乡处于晋北,是忻州市的一个城中村。近十几年内,城市化的发展,征地拆迁增加了农民手中的现金收入,离城市近,务工的成本较低,就业机会多,农民有一定的务工收入,除此之外还有出租房屋的收入。村里大部分老年人都不缺钱花,有的老年人甚至是百万富翁,但子女之间争钱,吵架也不足为奇。经济条件良好,许多老年人却觉得日子过得没有以前舒坦,日子越过越没意思,“人越老越不好活”,在邻居王大爷身上,我总能感受到他很有精力,看上去一点都不像七十多岁。

王大爷今年72岁,身体健康,征地钱有五六十万,夫妻俩每人每月领110元养老金,村大队给年满70岁的老人每年1000元。王大爷还是村里的保洁员,每月有一千元的工资。我问他:“您都七十多岁了,又不缺钱,怎么还要去当保洁员?”他说:“每天早上三点半起床,打扫两个小时就当是锻炼身体,还能给自己赚点零花钱。”他接着告诉我,其实每天的工作量都很大,因为他所清扫的区域有中小学和沿街商铺,比其他保洁员的工作量都大。我说:“你为什么不申请换一个区域呢?毕竟年纪大了,我想村里应该是能够理解的。”王大爷骄傲地说:“他之前在环卫处干了20年,每年都是劳动标兵,正是因为我比其他人打扫的干净,才把我派到这个重要的路段的,换其他人还不一定能扫干净呢!”王大爷自己也不愿意换,“我还是能干得动的,大不了我花的时间长一点。”每天打扫完卫生,王大爷回家吃完饭休息一会儿,八点钟就去村里的老年活动室玩了。老年活动室中,有的老人打麻将,有的老人下象棋,有的老年人看电视,还有一些老年人专业“抬杠”。王大爷每天中午吃完饭,午休后就又去老年活动室了。晚上六点左右回家做晚饭,吃完饭看会儿电视就休息了。王奶奶经常开王大爷的玩笑,“每天生活安排得满满当当,不知道的以为你是哪个单位的正式工,得按点上班,按时打卡”。有时,王大爷和其他老人们还会一起骑电动三轮车去其他村里看戏,赶庙会。王大爷说:“现在这么好的日子,我得好好活着,再活个二三十年”。昨天碰到王大爷骑着电动三轮车又去卖废品,我妈说:“王大爷真的能吃苦,家里还有两个孙子也快到成家年纪,估计也是想着能尽自己的力量做点什么。”

辛苦一辈子,年老后有条件该享受生活了,可是王大爷还忙个不停,忙得不亦乐乎。王大爷年老有余力,发挥余热,在工作中也获得了成就感和价值感。有自己的朋友圈,有节奏地过着自己的生活。操心未成家的孙子,力所能及地做出自己的贡献。

步入老年,人似乎快要到达生命的终点。如果年老时“钱够花,觉够睡”享受生活,以此作为人生的目的,我想我们村里大部分的老年人是达到了的,但周围其他除王大爷之外的很多老年人并非都是这样,他们总是羡慕王大爷这样乐观豁达的心态。我经常听到有老年人说“死了吧,越老活得越没意思。”周围的家人和邻居,朋友总会劝说:“现在日子这么好,死了做什么?”我想,不论是对于老年人还是其他人,享受和安逸只能带来短暂的快乐,快乐之后更多是空虚和无意义。人不论是年少还是年老,都要找到自己的意义和价值,生活才有奔头。现在,村里的老年人基本具备自养能力,老年人过得好,不只有物质的享受,更重要的是老有所为,实现自己的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