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从8000多只基金中,选到“十倍基”?

 真情感恩要真武 2021-03-28

前段时间,看了一篇报道。

说一位姑娘的妈妈,2003年在某基金成立时买了4.7万元基金份额,

不久这位妈妈华丽丽地忘记了这笔钱的存在。

由于买入时选择了红利再投资,

所以她持仓的单价更低了,持仓份额也增加了。

2020年10月14日,这位妈妈欣喜地发现,

她的这只基金资产已经高达137万元,持仓收益高达132.3万元,持仓收益率接近28倍!

如何从8000多只基金中,选到“十倍基”?

有人就采访这位投资人。

采访问到:为什么会选择这只基金?

投资人回答:“2003年,市场上可选择的基金很少,

当时觉得嘉实基金是一家大公司,

刚好赶上他们发行嘉实增长这只基金,就买入了。”

---原来是碰巧

为什么能够拿住,赚到这么多收益?

投资人回答:那时候互联网还不像现在这么发达,买基金都要去银行柜台,买完后银行给了一个折子,要想看涨了亏了还得去银行,很不方便,后来就索性不看了,再后来就忘了。”

后来女儿出生,就跟爱人商量,这笔钱干脆不动了,

未来给女儿做嫁妆。有了这个信念,就更不在意这个钱了,

等前段时间翻出来一看,发现变成这么大一笔钱,很惊喜。”

--原来基金投资赚大钱,得靠遗忘。(最根本原因是大道至简,长期投资,不耍小聪明)

看完这篇报道,我就在想,现在可不像以前,

现在全市场将有8000多只基金,

那怎么能够有机会选到“十倍基”呢?

虽然可能真的选到,只有1%的运气,那也要试试。

看到别人买到“十倍基”,我也心动。

所以特意网上搜索了一下,竟然没有发现有价值的文章,

那我就试试吧。

目前公募基金数量快8000只了。

要知道,股票数量才4000只左右。

然后我查询了下基金数据,

截止到当前,“十倍基”的数量仅44只。

这样算下来,“十倍基”的概率不足0.6%。

感叹一下:“选到一只能真正长期获得高收益的好基金,其实挺难的!”

股市风高浪急,十倍相当难寻。

0.6%的概率,“十倍收益”是连多少专业人士也难以达到的成就。

具体怎么选呢。能够成为“十倍基”的基因有什么。

一、目前“十倍基”有什么明显特点?

如何从8000多只基金中,选到“十倍基”?

以上为部分十倍基,制图时间:2020年12月4日

从上图可以看出,“十倍基”具有以下特点:

(1)全部都是混合型基金

主动型基金分为,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

为什么只有混合型基金才有机会成为“十倍基”呢?

因为股市中,涨的多不如亏的少。

5元涨到10元,要涨100%。

但10元跌到5元,只要亏50%就行。

所以能够成为“十倍基”,那既要涨的多,也要亏的少,

否则就是昙花一现,混个脸熟而已。

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唯有混合型基金能够做到。

因为股票型基金,配置仓位必须超过90%,

如果遇到熊市暴跌,该股票型基金就算脸都跌绿了,也得硬抗。

而混合型基金就不一样了,对于股票的配置仓位,可以是浮动的。

(2)基金成立时间起码经历两轮牛市

上述基金均经历了2007年和2015年的两轮大牛市行情,

而且这些基金都跟上了牛市的行情。

换句话说,如果没有混过牛市,你都不知道牛市是怎么“造富”的。

所以目前要加入未来的“十倍基”阵营,

我认为起码是2014年以前成立的基金,

或者掌舵的基金经理在2014年以前就在股海冲浪了。

(3)带来什么启示

除了这些特点,其他的就不一一细说。

但我们可以看出,“十倍基”最起码得符合,

1、混合型基金才有机会成为“十倍基”。

2、未来得穿越两轮牛市。多长时间呢。

如何从8000多只基金中,选到“十倍基”?

上图是我2018年12月画的,

按照以上的规律,熊市调整4年,牛市2年,

那么2015年到2019年就完成了熊市的调整周期,

而且2019年确实出现了一个重要低点:2440点。

那么两轮牛熊,起码10年以上。

所以想要拿住“十倍基”,起码时间10年。

没拿住,就不配拥有“十倍基”。

朋友们,得有这个心理准备啊。

二、选基金就是选基金经理

选基金就是选基金经理,特别是对于主动管理型基金,更是如此。

选择“十倍基”基金经理,在我看来,是一个很聪明的选择。

他们已经在大浪淘沙中脱颖而出,经历了长达十余年的全行情历年,无论是专业投研能力,还是心态,都处于顶尖水平。

如何从8000多只基金中,选到“十倍基”?

上图中,富国基金旗下有两只“十倍基”。

富国天惠成长基金已经成为业内传奇,

该基金成立以来始终由朱少醒单独管理,管理时间超过14年。

当然,有这么一位把基金当成孩子来培养的基金经理毕竟少数。

虽然少,但能够选到可以长期担任的优秀基金经理,

他们管理的基金,成为“十倍基”的概率就更大了。

除了基金经理,选择头部的基金公司也很重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