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鼓浪屿记忆:我的父亲是工部局华董

 鹭客社 2021-03-28

鹭客社: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如果您满意于下面的图文,请让更多的人关注“鹭客社”。

(1892年一1971年)

续《我的父亲林汉南》一文之后,《鹭客社》于近日又收到林文彩之孙林禧祝撰写的《我的父亲林汉南》续篇。前文写的是林汉南的职业生涯,续篇写的是林汉南的社会工作。通过续篇,厦门电话先驱者之一林汉南的人生经历进一步揭开神秘面纱!我们据此得悉,林汉南曾担任鼓浪屿工部局华董,可谓鼓浪屿之人杰。欢迎越来越多的鼓浪屿人前来讲述自家的故事,无论是老鼓浪屿人,还是新鼓浪屿人!如果需要写手,也可留言!《鹭客社》将热忱帮您讲述您或您的家族的精彩故事。——  林鸿东

我的父亲林汉南(中) 

沿着鼓浪屿环岛路上的蜿蜒小道拾阶而上,可见工部局遗址公园。公园内部赫然竖立的两块黄铜色揭示牌:“历届华人董事名录”、“历届华人议事委员名录”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令人肃然起敬。

早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中文就出现"租界″名称。1902年1月,这座不足2平方公里的弹丸小岛成了英美等13个国家的公共租界。继上海之后,成立工部局,担负警务,税务,卫生,教育,建设等事宜,兼备西方国家城市议会及市政厅双重职能。

鼓浪屿工部局最早在禾記崎40号民房办公,后迁至现鼓浪屿街道办事处所在地。工部局里设有董事会,所定名额七人。甴兴泉永道道台指派一名华人,与六名洋人组成。1926年起改成三名华人与四名洋人一起共事。1927年,华人议事会选举黄奕住、李汉青(国民党厦门市党部常务委员)、王宗仁(基督教青年会厦门总干事)三位出任工部局华人董事。这是黄奕住首次出任,也是唯一一次出任。

此后黄奕住隐退幕后。从1930年至1934年间,均由其族弟黄奕守代理。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寇长驱直入,国难当头。1938年,李汉青、林汉南(电话公司经理)和黄省堂(黄聚德堂经理)受命于危难之中出任工部局华董。

华人议事会成立于1925年1月24日。当年2月8日,经过全体选民投票共选出20位议员,再从中选出3人组成主席团,主持日常事务。当然历届华人董事及义务担当工部局下属各个委员会委员也属它的权限。1933年起,林汉南先生连续五年被推荐担任公安、财务、建设、社会福利等股长。

1937年夏至日,公司招来一位河南籍张姓老伯当勤杂卫生员。因其上任不久,对《鼓浪屿工部局卫生环境条例》没有深入学习。有一次中午饭后,提着一桶装满垃圾的竹桶倾斜过街,不慎把垃圾洒落四处。次日上午,工部局卫生股罚单送至。当时身为卫生股股长的林汉南二话没说,就带着张伯一起前往工部局卫生股找他的股员做口头检查,并缴上罚金,保证今后决不重犯。事后亲自在全体员工参加的公司大会上深刻检讨自己,承担对属下教育不够的职责,让当事人及大家都心服口服。

抗战胜利前夕,林张夫人在鼓浪屿医院平安生子,当时的接生医师是林碧风。由于林汉南身为医院董事,为医院的建设献计献策做过许多好事。为此,林遵行院长有意撇开董事会一言为定的“关于董事及其家属治病收费一律减半”条例,破例全免优惠林张夫人。尽管与林院长平素深交,情谊颇重,但林汉南以为友情归个人,缴费分厘清楚。董事会的规定他不该违反,于是他向医院财务出纳员缴清接生费后才让林张夫人出院。林汉南的为人给鼓浪屿医院的全体医护人员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

林汉南曾先后向工部局提出取缔岛上流氓集团、改善环境卫生增设岭脚厕所及龙头商业街设置两处公共电话亭,并于轮渡码头多处架設电灯照明。他还与李汉青一道向华侨侨眷征捐义献图书杂志,用以添置中山图书馆,丰富居民文化生活。至于鼓浪屿医院从维新路乔迁到福建路新址艰辛历程,作为医院董事会一名董事,他协助林遵行院长自始自终不辞辛苦。

正是长达五年热心社区工作,服务岛民生活,维护岛民权益,艰苦砺炼赢得岛民信任,林汉南才会在1938年被华人议事会公推为华人董事。

52年后,当清新海风阵阵吹拂迎面扑来,我站在鼓浪屿工部局旧址前,仿佛看见昔日华董诸公爱国爱乡之可亲形象,他们的精神永垂不朽!

作者简介:林禧祝,1945年生,老鼓浪屿人,林文彩之孙,林汉南之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