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家”郑老师——一位老同事的真实故事

 追梦教师袁建国 2021-03-29


“心理学家”郑老师

——一位老同事的真实故事

袁建国

      郑老师高中毕业,当上民办教师后函授了物理本科,根本没有正规学过心理学;说她是“心理学家”,您是不是不服气?其实,老师们之所以愿意这样称呼,是因为她做学生思想工作,总是把“学生是怎么想的”放在第一位,而且往往都取得明显的效果。不信,请看几个事例。

今天是什么节日

      去年9月10日上午,郑老师正在办公室备课,宿舍管理员打来电话,说她班的小刚与自己吵了起来,态度非常蛮横。郑老师放下备课本就往宿舍跑,跑到宿舍的时候,“战争”已经结束。小刚知道班主任要来,低着头老实的站在宿舍门口。郑老师一边擦汗,一边气喘吁吁的说:“小刚,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小刚本以为班主任肯定要发火,没想到却问自己“什么节日”,一下子没反应过来。“不知道?我告诉你:今天是教师节!我再问你,知道我们学校每次下课的时候喇叭里播什么?”这次小刚有了心理准备,赶忙说:“老师,您辛苦了!”说完之后才知道班主任的用意,呜呜的哭着给宿舍管理员鞠躬:“老师,刚才对不起!您辛苦了!”说完又向郑老师鞠了一躬:“老师,我真的知道错了。给您添麻烦了!”宿舍管理员见小刚态度挺好,也就不再生气了。

      事后,郑老师说:“当学生认为自己惹了祸,班主任一定要批他的时候,班主任越不能发火。这样的事情也用不着调查,学生肯定有他的理由,而且有时候还很充分。不管怎么说,与管理员老师吵架是不对的,学生认识到错误,接受了教训也就行了。”

生日里的大蛋糕

      还有一次,政教处姜主任给郑老师送来个大蛋糕,说是没收的郑老师班里小明的,要求郑老师处理。郑老师后悔在过生日这件事上没有给学生讲清楚。前几天邻班有个买蛋糕过生日的,班主任把蛋糕扔进了垃圾桶。当时就该借这个事儿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教育。今天是小明的生日,郑老师知道。这么大的蛋糕,得七八十块钱,看来邀请的人不少。如果也扔进垃圾桶,浪费是一方面,得引起多少同学不高兴?晚饭之前,郑老师把小明叫到办公室,首先祝他生日快乐,又问他准备邀请几个人过生日,让他把本班的、其他班的关系不错的同学都邀到了办公室。郑老师为小明点上蜡烛,一块儿唱生日歌,然后吃蛋糕,过了一个让小明意想不到又终生难忘的生日。

      晚上郑老师开班会,首先承认自己的错误——没有及时地把学校的要求传达给同学们;然后讲了为什么学校不允许学生买蛋糕——家长都在农村,挣钱不容易,应勤俭节约;又让班长统计全班每个人的生日,各小组推荐集体过生日的方案;最后全班祝小明生日快乐,几个代表即兴发言,小明做生日感言……一个别开生面的主题班会,让小明激动地流下了眼泪。

对面的女孩看过来 

      为了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欺骗”学校领导的事儿郑老师也做过。有一次,政教处吴主任检查学生晚休,发现308室有个学生冲着女生宿舍楼唱“对面的女孩看过来”。因为都已经熄灯关门了,吴主任没有入室追查,第二天,便责令308室的班主任郑老师查出责任人,严厉打击这种“流氓习气”。郑老师一听,便知道是小蒙干的。小蒙这孩子嗓子好,爱唱歌,有事儿没事儿就爱吼两嗓子。爱唱歌是好事儿,但也得分时间、分场合、分内容啊,挺静的宿舍楼,他这么一唱,谁还能休息?把小蒙叫来一问,果然是他。

      听说学校要追究责任,小蒙吓得脸儿都黄了,连忙承认错误,请郑老师通融,愿意承包所有的值日,就是不愿意报到学校处理。郑老师说:“我不需要你承包别的,只希望你能承包自己。”小蒙一听,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郑老师接着说:“还有半年就中考了,你敢承包自己,保证考上重点高中吗?”郑老师知道,按小蒙的实力,考重点高中确实有困难。但“人怕急,马怕骑”,真要是拼上半年,结果也说不定。小蒙二话没说就答应下来。郑老师也按照“约定”,向政教处汇报“没查出来”。前几天,中考成绩出来了,小蒙还真的考上了重点高中。

      郑老师爱写随笔,上面记录的都是类似的事儿。随笔的扉页上写着“教育好学生,先要知道学生是怎么想的”,虽然不是名人名言,却是郑老师实实在在的管理理念。

       看来,称郑老师是“心理学家”,绝不为过!

      (本文发表于2010年8月1日《中国教育报》,有改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