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DevOps与CICD的区别 及 docker、k8s的CICD思路

 黄爸爸好 2021-03-29

1. DevOps简介

DevOps 就是开发(Development)、测试(QA)、运维(Operations)这三个领域的合并。

为什么要合并这三个领域?主要是开发和运维的脱节。

DevOps是一种思想、一组最佳实践、以及一种文化。DevOps落地实施,从组织架构、设计人员、流程、人员分工、人员技能到工具,变化很大,要求很高,完全颠覆了现有的开发运维模式,建设风险很高。

DevOps落地困境包括:

  • 涉及的部门多(开发中心、质量控制部门、生产运行部门);

  • 流程改造复杂;

  • 责任边界需要重新划分;

  • 自动化是核心问题。

如下图,传统开发和运维之间存在一堵墙,开发人员想改变而运维人员想要稳定。另外,传统开发工具与运维工具也存在一堵墙,并没有打通成为一条工具链。

2. CI/CD

持续集成(Continuous Integration ,CI)

在传统软件开发过程中,集成通常发生在每个人都完成了各自的工作之后。在项目尾声阶段,通常集成还要痛苦的花费数周或者数月的时间来完成。持续集成是一个将集成提前至开发周期的早期阶段的实践方式,让构建、测试和集成代码更经常反复地发生。

开发人员通常使用一种叫做CI Server 的工具来做构建和集成。持续集成要求史蒂夫和安妮能够自测代码。分别测试各自代码来保证它能够正常工作,这些测试通常被称为单元测试(Unit tests)。

代码集成以后,当所有的单元测试通过,史蒂夫和安妮就得到了一个绿色构建(green build)。这表明他们已经成功地集成在一起,代码正按照测试预期地在工作。然而,尽管集成代码能够成功地一起工作了,它仍未为生产做好准备,因为它没有在类似生产的环境中测试和工作。在下面持续交付部分你可以了解到持续集成后面发生了什么。

持续交付(Continuous Delivery)

Continuous Delivery (CD) 持续交付是持续集成的延伸,将集成后的代码部署到类生产环境,确保可以以可持续的方式快速向客户发布新的更改。如果代码没有问题,可以继续手工部署到生产环境中

持续部署(Continuous Deploy)

如果真的想获得持续交付的好处,应该尽早部署到生产环境,以确保可以小批次发布,在发生问题时可以轻松排除故障。于是有了持续部署。

我们通常将这个在不同环境发布和测试的过程叫做部署流水线

持续部署是在持续交付的基础上,把部署到生产环境的过程自动化。

3. DevOps 与 CICD的区别及联系

DevOps是CICD思想的延伸,CICD是DevOps的基础核心,如果没有CICD自动化的工具和流程,DevOps是没有意义的。

当然如何理解DevOps和CICD,可能有争议,我认为只要在团队内部达成一致就可以了

4. Docker、Kubernetes的 CICD实现思路

Jenkins是一个比较流行的持续集成工具
GitLab是存储镜像的镜像仓库

由客户端将代码push推送到git仓库,gitlab上配置了一个webHook的东西可以触发Jenkins的构建。进入到Jenkins虚线范围内,它所做的事情非常多,从mvn构建代码,对代码进行静态分析,做单元测试,测试通过之后就可以build镜像,镜像构建成功后就把镜像push推送到Harbor镜像仓库中,镜像push推送到镜像仓库后,我们就可以调用kubernetes集群的restAPI更新服务,而后kubernetes接收到了更新的指令,从Harbor镜像仓库pull拉取镜像,从而完成服务的更新与重启,最后我们从客户端来访问kubernetes集群的服务

1.开发从镜像库里获取基础镜像,对应用进行容器化开发;

2.开发提交代码到Gitlab(在Kubernetes中实现Gitlab服务,并通过持久化存储保存用户数据);

3.Gitlab收到代码提交请求后通过webhook触发Jenkins master

4.Jenkins master收到请求后在slave节点中对源码进行打包;

5.在源码打包完成后根据流水线,从Gitlab中获取dockerfile,在slave节点中生成docker images;

6.Docker镜像生成之后上传到Docker 私有仓库harbor;

8.通过Jenkins流水线在Kubernetes测试环境拉取镜像,部署应用;

9.测试成功之后,通过Jenkins流水线在Kubernetes生产环境进行应用的部署上线。

其中build镜像过程还可以细分为两部:


    1. 构建可执行的程序包(Java为tar包) 


    1. 将tar包导入基础镜像(Java程序的基础镜像可以理解为一个包含了JDK的linux系统),其实现可以通过dockerfile导入tar包到基础镜像从而构建为应用镜像,也可以通过openshift的s2i启动一个名为build的pod将tar包的二进制流导入基础镜像然后通过docker commit构建为应用镜像




转载地址: https://www.jianshu.com/p/654505d4218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