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原本是个温柔的春天。 春风和煦,春水初生, 我们在阳光下行走, 看山川湖海、品风月同天。 这原本是个蓬勃的春天。 一年之际在于春, 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 各做各的一份事。 今天,我们推荐10本中国最美的书。 愿你也把生活中寂寞的时光, 换成了巨大享受的时刻。 一卷书一壶茶,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1《诗经》 草木之美,人生之美 《诗经》来自一个遥远的时代, 那时候,我们的先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他们勤勤恳恳,那时的时光很慢, 他们喜欢唱歌,没有华丽的语言, 没有惊天动地的人物, 只有田间的草木、河边的鸟儿, 于是,起赋而歌: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野有蔓草,零露溥兮”,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 他们爱用叠字,至今读来, 依然朗朗上口。 在歌声中,他们赋予了草木虫鱼诗意, 他们将淳朴真诚融入诗中, 那些美好的感情,如同那春天的麦草, 真实可触。 《诗经》是中华诗词的起源, 爱情是那么真诚而可爱, 友情是那么坚贞不屈。 …… 所有的感情在《诗经》中显得那么真诚, 在三千年后,再次读起《诗经》,依然会感动。 孔子说:诗三百篇,思无邪。 这是最好的诠释。 一本《诗经》,让我们回到最初美好的样子。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2 《楚辞》 绮丽浪漫之美、风骨傲然之美 《楚辞》,起于屈原。 屈原遭遇不幸,被诬告, 写出《离骚》,写出《九歌》,写出《九章》, 给人看看他的身份、态度。 实际政治,他也都懂, 却依然选择九死不悔、不流于俗。 不能实现的,在想象中描画它; 破灭的,在心灵中复原它; 逝去的,在记忆中追逐它; 宇宙永远没有回答, 那就化作风,化作云,化作晨曦,化作晚霞... 香草美人,气度雍雍。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逸响伟辞,卓绝一世。 《楚辞》构思奇特,想象丰富, 善于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和神话故事, 极具浪漫主义色彩, 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起源。 《楚辞》里有浩浩荡荡的诸神, 天帝,叫东皇太一;云神,叫云中君; 主管寿命的叫大司命, 主管子嗣的叫少司命, 河神河伯也不是沧桑的老人, 而是身伴兰芷的少年君子。 《楚辞》里还有极富奇思异想 烂漫无极的爱情: “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屈原的诗像一粒饱满的种子, 播进土壤就会长出一棵橘树, 一茎绿荷、一兜灵芝、一朵兰花。 在无人与你谈论心事的时候, 这些诗句就是心事的出口, 等待着破土而出。 “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3 《世说新语》 德行个性之美 魏晋时期,士族林立, 他们不拘礼法、喝酒纵歌,率直洒脱, 历史称他们为——魏晋风骨。 用现代语来说,就是有个性。 在那个最混乱的世道,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洒脱自在的生活,给后来人以放达的人生观。 一个雪夜,王徽之想起好友戴逵, 带着仆从,乘着小船,拜访戴逵。 小船走了一夜,到了戴逵门前, 王徽之却返身就走,仆从奇怪, 他说:乘兴而来,兴尽而返。 就是这样洒脱的一群人,构成了魏晋风流。 在这里,即刻的感受超乎一切, 人们在这一分钟里颖悟,超脱,放纵, 一分钟里世界只剩下自己。 一切都直逼本心,超然物外。 这个时候的追求感观,心灵享受绝非堕落淫靡, 而是一种自觉高尚情趣的体现。 就像山水画一样,我们的士大夫空灵而隽逸。 《世说新语》,是一种自由的生活方式。 “损有余,补不足,天之道也。” “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 ”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以小人之虑,度君子之心。” 4 《声律启蒙》音韵之美 如果说,有一本书,能让人不自觉地唱出来, 那么这本书一定是《声律启蒙》。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 来鸿对去雁,宿鸟对鸣虫。 诗词和对联,两千多年来,一直薪火相传, 想要学好这些,不得不学习声调、格律, 于是,《声律启蒙》应运而生。 按韵部分编,包括天文、地理、花木、鸟兽, 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 七字对到十一字对, 声韵协调,琅琅上口, 读起来,如吟唱一般,又能学到音韵的知识。 作者的初衷是给孩子读的,想像一下, 当稚气的孩子,咿呀地吟唱着 “云对雨,雪对风”时, 诗意的种子,此时已经种下了。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 “女子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 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 5《菜根谭》人生了悟之美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这是《菜根谭》里的人生智慧。 嚼得菜根,百事可做。 这是一本智慧之书, 一字一句,皆是人生开悟之语。 儒家的中庸、道家的无为、佛家的出世, 在这里揉合,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都可以在这里找到依归。 智慧之外,不失文辞之美。 文辞秀美,对仗工整, 含义深邃,耐人寻味, 读之令人心旷神怡。 闲时,读一读《菜根谭》, 让你心灵平静,了悟世事。 “交友须带三分侠气,做人要存一点素心。” “世态有炎凉,而我无嗔喜; 世味有浓淡,而我无欣厌。” “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 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 6 《唐诗三百首》诗歌之美 有唐一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顶峰。 一千年过去了,我们依然还记得他们, 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 绝句、律诗、歌行体…… 唐诗包罗万象, 爱情是“在天愿作比翼鸟”的坚贞, 友情是“莫愁前路无知己”的豁达, 亲情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深情。 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会背一两首唐诗, 不管是“床前明月光”,还是“锄禾日当午”, 总有一句诗能打动你的心弦。 你所有的情感都 可以在千年前的唐诗中找到诗意的共情。 读一读唐诗吧,品一品那个大气的时代。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7 《山海经》想象之美 有人说,中国人没想像力? “有种鱼,鸡头鱼身,红羽毛,三尾六足四头,吃了它会让人忘记忧愁。” “西王母不是美女,是个豹尾虎齿,动不动就嚎叫的人。” “有个叫帝江的神,长得像红色的书包,会唱歌跳舞,但却没有脸。” …… 这些都来自《山海经》,一个上古世界, 有各种天马行空的生物和山川河海, 还有夸父、女娲、大禹的故事。 现在的奇幻妖怪都源自那本小册子。 犹记得第一次看《山海经》的震撼, 惊叹于古人自由的想象力,奔放的思维, 那是中国人想象力的巅峰和摇篮。 谁说中国人没有想象力, 就扔给他一本《山海经》。 “青丘国在其北,其狐四足九尾。” “有木焉,其状如棠而赤叶, 其名芒草,可以毒鱼。” “开目为昼,闭目为夜, 烛龙睁眼,赤地万里。” 8 《红楼梦》青春之美,人性之美 有人说,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的大百科全书。 曹雪芹真是个天才, 诗意书香、家长里短、人情世故、世事无常, 都完美的融在这一本《红楼梦》中。 在《红楼梦》中,生活处处都是诗意, 每一个人,每一座亭台楼阁, 甚至,一碗简单的茶, 都有一个诗意的名字。 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 沁芳桥、凹晶馆、枫露茶 岁月将诗意深深镌刻。 四时节序,各有其美; 结社写诗,雅致非常; 祭拜宗祠,庄重持正; 伦理家庭,礼必周正; 这是中式之美,亦庄亦谐, 该行乐时,自在欢笑, 该严肃时,尊重所有。 林黛玉在这里哀伤,贾宝玉在这里张扬, 《红楼梦》是诗意的,也是真实的, 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悲剧, 伴随着四大家族的衰落而落幕。 我们为《红楼梦》里的爱情欣喜, 为家族的落败感慨, 为这无可奈何、悲剧的一生, 掩面长叹。 一部《红楼梦》,一部家族史, 一部中华文化集锦,怎能不看。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乱烘烘, 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9 《闲情偶寄》于平淡处得生活之乐趣 中国人的雅致, 体现在衣食住行,柴米油盐上, 将平淡的生活,过出优雅的味道, 都在李渔的《闲情偶寄》里。 林语堂评价此书:中国人生活艺术的指南。 《闲情偶寄》分为八个部分, 从戏曲到歌舞,从建筑到园林, 从颐养到饮食,从修容到服饰, 这些最简单的事情, 在他笔下,都雅致非常。 李渔是一个美食家, 他主张于俭约中求饮食的精美, 在平淡处得生活之乐趣。 重蔬食,崇俭约,尚真味,主清淡, 忌油腻,讲洁美,慎杀生,求食益。 这其中,不仅有美食的精要, 更有人生的精要。 李渔还是一个“美学先驱者”, 他的文字清新隽永,叙述娓娓动人, 读后留香齿颊,余味道无穷。 在《闲情偶寄》中 , 你会知道,诗意不在远方, 只要心中有“闲趣”, 一茶一饭,一言一行,皆是诗意。 “乐不在外而在心。” “善咏物者,妙在即景生情。” “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 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 10 《浮生六记》布衣蔬食的平凡之美 李白说: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在中国文学史上,由于礼法的原故, 甚少有描写夫妻之情的作品, 夫妻燕昵,家族琐碎,似乎不值一提。 可《浮生六记》 写沈复与芸娘的生活, 有落花流水的时光散漫, 庭园梦境的从容静寂, 有布衣蔬食的晨光之美。 这满目琳琅和恬淡素雅,一静一动, 充斥着庭园小家的生活美学。 有人评价《浮生六记》为“晚清小红楼梦”, 可《红楼梦》是一种繁华过后的凄凉, 而《浮生六记》则是一种布衣文人的日常叹惋, 与普通世人更为贴心。 如果你有一个爱人,可与他(她)花前窗前, 共读《浮生》。 如果你缺一个爱人, 可读这本《浮生》,想像你挚爱的样子。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来世卿当为男,我为女子相从。” “布衣饭菜,可乐终身。” 读书的意义是什么? 说到底,大概不过就是为了: 就算有一天跌入繁琐,洗尽铅华, 同样的工作,却有不一样的心境; 同样的家庭,却有不一样的情调; 同样的后代,却有不一样的素养。 我未入过繁华之境, 未听过喧嚣声音, 未见过太多生灵, 未有过滚烫心情, 但书本给了我所有智慧和感情。 不论这十本书,你有没有读过, 在时间的酿造下, 许多书已经内化成中国人的基因, 深藏在我们的骨血和记忆里。 如果你想在这个善于遗忘的时代里, 唤醒这座中华美学的大门; 如果,你想在记忆里找寻中华文化的模样, 这十本书就是最好的路途。 如床前洒下明月之光,上下千年一梦; 音落诗酒之间,穿过一字一句和你相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