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演示文稿制作说明

 小猫806 2021-03-29

这一教学内容是第一单元《橡皮泥在水中沉浮》第三课。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物体的重量能够改变物体在水中沉浮状态。本节课将用学生熟悉的橡皮泥作为研究材料,使橡皮泥在水中浮起来,并探索其中的原因,从而帮助学生理解钢铁制造的轮船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利用多媒体。密切科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一、导入新课

本节课利用多媒体,根据前两节课学过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制作课件。五年级学生对橡皮泥是比较熟悉的,一些学生在生活中或者美术课上已经有了类似的经验,能够把橡皮泥做成船的形状,浮在水面,但是学生一般都不会去考虑其中的原因。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知道物体在水中沉浮状态是可以改变的,但为什么能改变,怎样改变,还不是很了解,本课将带领学生用实验数据揭开其中的秘密。从而揭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本节课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观察实心橡皮泥的沉浮。学生用同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形状,把它们一次放入水中都会沉入水底。不同形状的橡皮泥,重量没有变,但体积有没有变,对于没有经验的学生来说这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借助工具测出体积数据。再把橡皮泥放入盛水的刻度杯中,就能测出他的体积,进行比较发现体积没有变化。

第二部分: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学生通过做出更可能多的形状,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思考他的共同之处,再次引发学生思考橡皮泥重量没有变,是什么变化使橡皮泥浮起来的?

第三部分:测量橡皮泥排开水的量。学生通过测量不同形状橡皮泥的排开水的量,比较沉和浮的状态下各自排开水的量,发现:沉的排开水的量小,即浸入水中的体积小。浮的排开水的量大,即浸入水中的体积大。

三、学以致用

 排开水量的计算方法是:放入物体后的刻度减去原来的水量等于物体排开的水量。

知道了橡皮泥浮起来的原因在于他的重量不变,而浸入水中的体积增大,学生就能够理解钢铁造的轮船能够浮在水面上,是因为把钢铁做成轮船的形状大大增加轮船排开水的体积。

演示文稿可以把复杂的问题变的通俗易懂,使课堂更生动,学生学习更直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