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信、支付宝迎来劲敌,华为拿下支付牌照,支付格局将如何改变?

 胡华成 2021-03-29

李雪琴曾在节目中表示,宇宙的尽头是铁岭(李雪琴的老家)。

如果商业套用李雪琴的这句话,它将会改变为“商业的尽头是金融”。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科技寡头的出现,金融成为了所有巨头关注的重点。不算是阿里、腾讯还是美团、小米等,全都进入到了金融领域。

近日,就连一向沉稳的华为也坐不住了,通过收购的方式拿到了一张支付牌照,即将与微信、支付宝等展开竞争。

华为的入局将会对支付格局造成什么影响?对我们普通创业者有什么影响呢?

1

华为是怎么想的?

近日,有媒体报道,华为已经拿到了支付牌照,正式进军移动支付领域。

殊不知,华为早在4个月前就已经拿到了这张支付牌照,只不过是媒体发现的有点晚而已。

据爱企查数据显示,华为在20201221日完成了对深圳市讯联智付网络有限公司(简称:讯联智付)的收购,原股东上海沃芮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沃芮欧)将100%的股权转让给了华为。

说起讯联智付这家公司,里边还挺有故事,因为这家公司曾经是华为5G的竞争对手中兴通讯旗下的一家移动支付公司。

很可惜,中兴通讯并没有做起来。据爱企查股权变更记录显示,中兴通讯在2016826日,将90%的股权转让给了沃芮欧。2018115日,中兴通讯又将剩下的10%转让给了沃芮欧。

在华为接管讯联智付之后,公司的董事长为王关荣。这个人曾担任过央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在移动支付领域可以说是轻车熟路。

对于华为的这个举动,很多人并不理解,因为不管是微信还是支付宝都有比较大的流量入口,而华为相对来说孤零零的,干嘛还要进军移动支付领域呢?

原因很简单,移动支付的市场实在太大了。据专业机构预测,我国在2019年的移动支付金额就高达300万亿元。请注意单位:万亿元。

这是什么概念呢?据悉,我国2020年的GDP101.6万亿元,而2019年的移动支付金额相当于我国2020GDP的三倍左右,这个数据实在夸张。而目前,移动支付的金额还在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

即使移动支付机构只能从每笔交易中抽取1‰的交易额,那么移动支付机构的营收就能达到3000亿元。

如此大的市场,谁能不羡慕?

华为虽然没有强大的流量入口,但是华为每年可以售出2亿多台手机,只要在这些手机上直接安装移动支付软件,剩下的任务就是激活这些用户了。

最为关键的是,数字货币全面发行在即,手机成为了真正的钱包,如果能抓住这个机遇,又将为企业创造出一个巨大的现金流渠道。如果企业自身就有源源不断的现金流使用时,谁还会到银行贷款?

这样可以大幅降低企业的资金使用成本,从而为公司创造更多的净利润。

2

任何一家企业都应该自造现金流

为什么大企业最终的宿命都是金融呢?

因为金融是百业之母。离开了金融,很多行业都很难生存。那些集团化运作的公司,如果不能像阿里、腾讯那样直接进军金融领域,他们则会通过参股银行、券商、保险的形式保证公司的现金流充裕。

这些东西对于普通创业者有什么启发呢?

毕竟大企业玩的游戏至少都是以亿为单位,中小企业根本扛不住呀,这时该怎么办呢?

这就要看我们从事的是什么行业了?每个行业都有不一样的解决方案。

近些年来,我接受了上百位创业者的咨询,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实体行业从业者。在咨询到结尾的时候,我都会建议他们推出类金融的玩法,让每位前来用餐的顾客都能享受到优惠。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假设你现在经营的是一家面馆,那么最常用的思路则是储值卡的套路,充10020,充500200

如果这种方法管用,你可以继续用。如果不太管用了,我则会建议他们使用类似于活期存钱的方式推行自己的优惠思路。

假设用户在自己的账户上存款100元,如果一年没有消费,那么账户一年后可以变成150元,年化利率可以高达50%,甚至更多。不过有个前提,充值之后用户的钱不可以取出来了,而且收益只能在本店消费抵扣,并不能变成现金。

这只是一个例子,其中可能会存在一些法律方面的问题,以及用户参与积极性的调动问题,我们会通过专业的策划完美解决这些问题。

通过这个案例,希望可以对所有中小企业主有所启发,在我们缺钱的时候,不一定非要从银行借,用户身上或许蕴藏着巨大潜力。

用媒体思维全网覆盖,让产品销售慕名而来!

未来所有的商业竞争,都会聚焦在媒体传播上。一家公司或一个老板,如果媒体思维短缺,注定会提前败下阵来。

请记住:没有传播度,就没有认知度;没有认知度,就没有美誉度;没有美誉度,何来知名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