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常德:群众赞出来的“口哨哥”昨晚走上领奖台

 图说常德 2021-03-29


这是昨夜现场拍到的一段视频:32年老交警的一席话让台下响起三次掌声。

2月28日晚,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的常德市公安机关首届“十佳人民警察”“十佳公安基层单位”“十佳拥警模范”颁奖仪式在市文化馆举行。

被誉为群众赞出来的“口哨哥”,常德交警支队直属四大队路面执勤民警曾祥富走上“十佳人民警察”领奖台。

哥(歌词)

(献给老百姓赞出来的交警——曾祥富) 

(一)

口——哨——哥——

一只口哨

吹响在春夏秋冬的浪潮

一只口哨

吹响在岁月催征的年少

吹得那花儿开了又谢了

吹得那衣衫儿湿了又干了

吹得那叶儿绿了又黄了

吹得那雪花儿飞去又飘来了

口哨

一声声口哨

口哨里的酸甜苦辣

都化作风霜雨雪

迎来那人、那车、那路的美好。

(二)

口——哨——哥——

一只口哨

吹响在人海车流的浪潮

一只口哨

吹响在万家团聚的欢笑

吹得那车儿停了又走了

吹得那人儿过了又笑了

吹得那灯儿红了又绿了

吹得那路儿畅了又安了

口哨

一声声口哨

口哨里的美妙音符

都化作温馨的祝福,

谱写那人、那车、那路的平安。

“口哨哥”的32载马路人生

54岁的曾祥富现为湖南常德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直属四大队执勤民警。时光流转,岁月更迭,马路上执勤的民警换了一批又一批,唯有他32年如一日,仍然坚守在道路交通安全第一线。他先后荣获“常德市十佳人民警察”、“常德市十佳政法干警”,2016年在“感动湖南、道路礼仪之星”评选活动中获评“湖南文明交通好交警”。

芷兰路口凝聚了曾祥富这位劳动者的光荣和使命,常德市民热情地称赞他为“口哨哥”。

以爱岗为荣、32年吹出来的口哨哥

——他有一名人民警察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崇高思想境界。

1986年,曾祥富进入原常德市公安局交通队,今年已是他在交通民警的岗位上的第三十二个年头。曾祥富同志的工作岗位在常德市城区芷兰路口,这里是柳叶大道与朗州路交汇处的一个红绿灯十字路口,周边有芷兰学校、金色晓岛、三和按摩医院、樟树苑等小区,是通往市城区、柳叶湖、太阳山高速入口的交通要道。

他每天6点起床,7点准时地出现在执勤岗位上,而此时,离规定到岗时间还有半个小时。

“早点到,早点准备,一旦交通堵塞了,怕群众有怨言!”看似简单的原因,却是曾祥富提前到岗的理由。其实,对工作的无尽热爱,更多的是他对一身警服和神圣使命的诠释和担当。

2017年7月21日,炎炎烈日下,芷兰路口一名盲人正被一名交警搀扶着过马路。这名交警正是曾祥富,而这位盲人是离芷兰路口不到10米的三和按摩医院的按摩师,名叫邹元华。近几年,由于邹师傅每天上下班都会经过芷兰路口,曾祥富总是会在忙碌的执勤间隙,小跑着过来牵着他平安走过斑马线。

日复一日的同行,让邹师傅对曾祥富分外熟悉,他熟悉了那小跑而来的脚步声,熟悉了那时而急促、时面平缓的口哨声……以至于后来每当站在斑马线前,他都会停住脚步,等待着那跑向他的碎步声,并准确地伸出手搭上来人的肩膀,亲切地招呼一声:老曾,你来了……在没有光明的世界里,这些对于一个盲人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安全感。

芷兰路口早、中、晚三个高峰时段的总车流量接近20000台次。执勤民警曾祥富根据人多、车多的特点,他创新了“口哨指挥跑步操”。

“口哨指挥跑步操”主要是跟据芷兰路口高峰期的实际交通状况,进行人工指挥疏导交通。通过长短不一,快慢不一,大小不一的口哨声,民警在走动中纠违,运动中服务,跑步中疏导,他执勤的站位是不固定的,无论是转弯车道、直行车道、斑马线、甚至人行道都会是他的执勤点。这样的“流动作业”既增加了岗位管理范围,也增加了劳动强度,但却有效提高了路口的管事率、见警率和纠违率。同事们称他为“飞毛腿”。

近三年来,他的“口哨指挥跑步操”将该路段拥堵率下降了60%,没有发生过一次大的交通拥堵,他的动态执法达到了“人、车、路”的和谐。

以工作为重、32年铸就了“零投诉”

——他有一名人民警察规范执法、热情服务的职业风范。

“喂,那个骑红色摩托车的,请把安全帽戴上”,他走过去,硬是帮那位摩托司机亲手戴上了安全帽才放他走……

常言说平时有张“婆婆嘴”、胜过事后“妈妈心”,每天不知有多少次,他硬是帮摩托车司机亲手戴上了安全帽才放他们走……,曾祥富坚持温情执法纠违,,他在纠违过程中,坚持让违法行为人对其违法行为彻底了解,并在以后自觉遵守,时间一长便练就了一张“婆婆嘴”,将“一个笑脸、一句您好、一声谢谢您的配合”作为执法纠违的利器。

2015年8月19日,一辆毫华小车通过路口,曾祥富敬礼检查,不料该女司机破口大骂,你个老交警有什么了不起,你不认识车吗,这样的毫华名车你见过几辆,还会少了你们这办证的几块钱,我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看你那苦瓜脸,我就有气。曾祥富没有和她发脾气,只是换作笑脸耐心地给她解释:您是毫华名车,您是知名人士能不能支持下交警的工作。道理讲透,又笑脸相迎,该司机不仅没了脾气,还主动认错说了一声对不起。

交警执法,很大一部分群众认为目的就是罚款。然而,曾祥富并不是这样,更多的是体现着一种关爱。

对于每一起执法,他讲究执法艺术,既做到规范执法,又确保执法效果。在他的日记里写有这样一段话:我们纠正和处理交通违章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道路交通安全,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一味罚款会让人生“火”,不但达不到执法的目的,反而还会带来不稳定因素,只有教育才能让人守法。

这些年,他如是说,也如是做。譬如,对于过马路不走斑马线的周边居民,他经常给他们宣讲行人应该遵守的交通规则。对于交通违法者,他坚持教育为主,当面讲清违法行为和危害,及时予以教育,并灵活多样进行处理。对于青少年学生,曾祥富对他们的教育会更加耐心、细致,不厌其烦。

2017年3月份,一名在校学生无证驾驶无牌两轮炸街摩托车在芷兰路口被他查获后,曾祥富根据其交通违法情节进行了长达30多分钟的讲解和说服,使该生充分认识到了无证驾驶无牌炸街摩托车的危害性,主动接受了处罚。同时,曾祥富还以此为契机,积极联系和协调所在学校,以该生为教材,对全校学生进行了一次专门的交通安全教育,得到了学校广大师生的好评。32年来,他先后纠正和处罚交通违法行为12万余起,没发生一起群众投诉。

以百姓为天、32年被誉为“热心肠”

——他有一名人民警察解危济困,助人为乐的优秀品格。

在曾祥富执勤的路口,帮助群众指路、帮助群众推车、及时为民解难已成了他工作的一部分。他用一名劳动者朴素的感恩情怀,用辛勤的劳动和善良演绎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2015年湖南省旅游节开幕式当晚,曾祥富与队友一道在柳叶湖环湖路执勤点参加警保卫工作时,发现一名小孩在嘈杂的人流中左盼右顾,一边呼喊着“爸爸、妈妈”,一边随着人群的拥挤向前走去。出于职业习惯,他赶紧上前将小孩拉出人群询问情况。在了解小孩是随家人一道出来看演出走散的情况后,他赶紧用对讲机向其他执勤点的队友报告情况,并开启车载喊话器,及时发布信息,最终将小孩安全归还到他父母手中,得到了小孩父母的连连夸奖。

2016年4月25日,曾祥富在辖区芷兰路口执勤时,一老人用轮椅推着一老妇人来到路口过马路。见路口车流量较大,他赶紧上前给予帮助,安全护送老人过马路。其间,他发现轮椅上的老妇人脸色不对劲,便关心地向老人询问情况。原来老人的老伴因突然中风,正准备赶往医院进行救治。在了解情况后,他急忙为他们拦停了一辆的士车,又将老妇人抱上车,并对的士司机进行了再三叮嘱才放心离去。

2017年3月8日下午,曾祥富在芷兰路口开展“百日会战”整治行动时,一名邱姓女子来到该路口向他求助,称其在沙滩公园游玩时不慎将一台苹果手机遗失,希望警察同志能协助将其手机寻回。了解情况后,曾祥富立即使用其朋友手机上自带的“查找手机”定位系统对邱某的手机进行定位查找。在发现邱某的手机信号位于常德市德国小镇附近后,他迅速开着警车赶往德国小镇进行寻找,最终在一辆旅游巴士上帮失主邱某找回了丢失的手机。事后,邱某为表示自己的感激之情,还到附近商店买来了水和烟,但都被曾祥富婉言谢绝。

为真诚对曾祥富的爱民、为民举动表示感谢,邱某回家后,专门订制了一面锦旗,并委托其住在市城区的姨妈朱女士送到爱民交警曾祥富同志的手中。

曾祥富就是这样,在路口维护交通秩序的同时,热心帮助着需要帮助的群众,碰上环卫工人推着沉重的垃圾车,他会走过去推一把;碰上学生过马路,他会送一程;碰上车辆抛锚的司机,他会上前推一把……

32年以来,他就是这样一个热心肠,喜欢为群众解困,喜欢为群众帮忙,在平凡岗位上谱写了一曲曲爱民亲民的乐章。

以奉献为本、32年赢得“老百姓点赞

——他演绎了一名人民警察警爱民、民拥警的鱼水之情

常言道: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便是老百姓,他将自己默默的奉献,看作是自己的本职工作、看作是一名普通劳动者的本色,从未想过回报,但人民群众却用各种形式来回报他,许多老百姓为曾祥富请功的故事总让人热泪盈眶。

“下雨天,过往市民主动为他送雨伞”、“过往司机在路口停车为他送矿泉水”、“部分企业自发对他进行慰问”、“记者们会冒着高温、雨雪专程到他工作的岗位进行采访报道”、“部分网友亲切地对他冠以口哨哥、爱民交警、敬业交警等称号”。

他在风雨中、烈日下执勤的情景被市民抓拍后在微信、论坛广为传播,引发评论跟贴数万条,市民亲切的称他为“口哨哥”,被誉为群众赞出来的好交警。

2017年10月25日早高峰期时段,常德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黄清宇,专程来到芷兰路口为“口哨哥”点赞。

曾祥富以一名老党员、老交警的身份,立足本职岗位,默默坚守、用爱耕耘、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期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人民警察为人民”的铮铮誓言。辛勤汗水和艰辛付出的背后,也换来了社会的普遍认可和良好反响。

近年来,他还收到学校、学生家长和受助群众送来的锦旗30多面、感谢信50多封。然而,对于曾祥富来说,有市民的肯定就够了,能够让广大市民通过自己双手的指尖,安全到达自己想去的目的地,这就是他自己在这个岗位上最大价值的体现。

32年来,他从小曾变成了老曾。称呼变了,他作为一名劳动者的本色始终没有变;岁月走了,他的责任永远没有走。他用口哨哥的温情换来了一方和谐,口哨的声音里传递着一名普通劳动者的励志,成为推动常德走向新时代的哨音。

【原创专栏】:期盼大家支持原创,本专栏由常德黄马袿清洁服务、正青春蓝其儿车友会协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