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国】屈原《九章·橘颂》赏析

 天宫图书馆217 2021-03-29

【战国】屈原《九章·橘颂》赏析

赵启英

(2021年3月29日星期一)

【原文】

橘颂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曾枝剡棘,圆果抟兮。

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精色内白,类可任兮。

纷缊宜修,姱而不丑兮。

嗟尔幼志,有以异兮。

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

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

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

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愿岁并谢,与长友兮。

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

年岁虽少,可师长兮。

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译文】1

你天地孕育的橘树哟,生来就适应这方水土。

禀受了再不迁徙的使命,便永远生在南楚。

你扎根深固难以迁移,立志是多么地专一。

叶儿碧绿花儿素洁,意态又何其缤纷可喜。

层层树叶间虽长有刺,果实却结得如此圆美。

青的黄的错杂相映,色彩哟简直灿若霞辉。

你外色精纯内瓤洁白,正如堪托大任的君子。

气韵芬芳仪度潇洒,显示着何其脱俗的美质。

赞叹你南国的橘树哟,幼年立志就与众迥异。

你独立于世不肯迁移,这志节岂不令人欣喜。

你扎根深固难以移徙,开阔的胸怀无所欲求。

你疏远浊世超然自立,横耸而出决不俯从俗流。

你坚守着清心谨慎自重,何曾有什么罪愆过失。

你那无私的品行哟,恰可与天地相比相合。

我愿在众卉俱谢的岁寒,与你长作坚贞的友人。

你秉性善良从不放纵,坚挺的枝干纹理清纯。

即使你现在年岁还轻,却已可做我钦敬的师长。

你的品行堪比伯夷,将永远是我立身的榜样。

【译文】2

天地之间生长着一种美好的橘树,它生来就适应这一方水土。

天生的习性不能移植,只能生长在南国荆楚。

根深坚牢难以迁徙,那是因为它心志专一。

树枝上,碧绿的叶子,洁白的花朵,缤纷一片令人欣喜。

枝条繁密刺儿尖利,圆圆的果实簇拥成团。

青色的叶子,黄色的桔子混杂一起,色彩是多么斑斓绚丽。

鲜艳的外表,纯洁的内里,如同担负重任的贤人志士。

风姿美丽,修饰得宜,美的真是无可挑剔。

惊叹你自幼的志气,就与众人殊异。

你卓然独立从不变更,怎不令人可敬可喜!

根深坚固难以迁移,心胸坦荡无所欲求。

你清醒的独立于人间浊世,宁愿绝水横渡也不随波逐流。

你断绝私欲谨慎自守,始终不会犯错误。

你坚守美德从无偏私,为人高尚与天地同齐。

我愿与日月一起流失,和你长结友谊不离不弃。

心灵美好而不淫乱,性格刚直又有条理。

你虽年纪轻轻,却可为人师表。

你的高洁德行可与伯夷相比,我将把你做为榜样前来学习。

【译文】3

橘啊,你这天地间的嘉美之树,生下来就适应这方水土。

禀受了再不迁徙的使命,便永远生在南楚。

根深蒂固难以迁移,那是由于你专一的意志啊。

叶儿碧绿花儿素洁,意态又何其缤纷可喜。

层层树叶间虽长有刺,果实却结得如此圆美。

青的黄的错杂相映,色彩哟简直灿若霞辉。

表皮颜色鲜亮,内里洁白,好似可以赋予重任的人。

气韵芬芳仪度潇洒,显示着何其脱俗的美质。

赞叹你南国的橘树哟,幼年立志就与众迥异。

你独立于世不肯迁移,这志节岂不令人欣喜。

你深固其根,难以迁徙,你心胸廓落,不求私利。

你对世事清醒,独立不羁,不媚时俗,有如横渡江河而不随波逐流。

你坚守着清心谨慎自重,何曾有什么罪愆过失。

你那无私的品行哟,恰可与天地相比相合。

愿与橘树同心并志,一起度过岁月,做长久的朋友。

橘树善良美丽而不淫,性格刚强而又有文理。

即使你现在年岁还轻,却已可做我钦敬的师长。

橘树的道德品行可与伯夷相比,我要把橘树种在园中,作为榜样。

【译文】4

你天地孕育的橘树哟,生来就适应这方水土。

禀受了再不迁徙的使命,便永远生在南楚。

你扎根深固难以迁移,立志是多么地专一。

叶儿碧绿花儿素洁,意态又何其缤纷可喜。

层层树叶间虽长有刺,果实却结得如此圆美。

青的黄的错杂相映,色彩哟简直灿若霞辉。

你外色精纯内瓤洁白,就像抱着大道一样。

气韵芬芳仪度潇洒,显示着何其脱俗的美质。

赞叹你南国的橘树哟,幼年立志就与众迥异。

你独立于世不肯迁移,这志节岂不令人欣喜。

扎根深固难以移徙,开阔的胸怀无所欲求。

你疏远浊世超然自立,横耸而出决不俯从俗流。

你坚守着清心谨慎自重,何曾有什么罪愆过失。

你那无私的品行哟,恰可与天地相比相合。

我愿在众卉俱谢的岁寒,与你长作坚贞的友人。

你秉性善良从不放纵,坚挺的枝干纹理清纯。

即使你现在年岁还轻,却已可做我钦敬的师长。

你的品行堪比伯夷,我要把橘树种在园中作为榜样。

【注释】

(1)题解: 橘颂,就是赞颂橘树之美。《橘颂》是我国古代较早的一篇咏物诗。“颂”是一种诗体,取义于《诗经》“风、雅、颂”之“颂”。《诗经》中的“颂”,主要是一种宗庙祭祀的乐歌。不但配合乐器,采用皇家乐调,而且带有扮演、舞蹈的艺术形式。《毛诗序》认为:“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期成功告于神明者也。”朱熹《诗集传·序》也认为:“颂者,宗庙之乐歌。”从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势来看,当是屈原的早期作品。清代姚鼐“疑此篇尚在怀王朝初被谗时所作”,似更符合诗中“闭心自慎,不终失过兮”等句透露的诗人境遇。橘树是南方楚国的盛产。《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史记·货殖列传》和《汉书·食货志》都说到“江陵千树橘”。本篇借赞扬橘树以明志,对橘树坚定不移的美质的歌颂,实际是诗人对高尚人格的赞美和肯定,也是诗人对自己理想的书写。

(2)后皇:天地的代称、美称。后,后土;皇,皇天。后皇,皇天后土的省称。(3)嘉: 美好。

(4)橘:俗作“桔”。

(5)徕: 同"来",生来,行来。

(6)服: 习惯,犹今所说“服水土”或“水土不服”的服。

(7)受命:指秉承天地自然之命,即秉性、天性。

(8)不迁:不能迁移、移植。言橘受天命,生于南国,不可移徙。种于北地,则化而为枳也。

(9)深固难徙:根深蒂固,难于移植。

(10)壹志:专一。橘为楚地特产。只宜生长南国,移植北地就变质化而为枳,故云。

(11)素荣:即白色花。素,白。荣,此处指花朵。橘树于初夏时开白色的小花,五瓣。

(12)纷:纷然盛貌。这里形容橘树花叶茂盛的样子。

(13)可喜:可爱。

(14)曾枝:繁枝,层层叠叠的枝条;曾,同"层"。

(15)剡棘:尖利的丛刺。剡(yan眼):锐利。

(16)抟(tuan团):圆圆的样子。

(17)青黄杂糅:皮色由青变黄,未熟的青色和已熟的黄色间杂在一起。

(18)文章:花纹色彩。

(19)烂:鲜明灿烂。

(20)精色:表皮所呈现的鲜明的颜色。

(21)内白:内瓤色白而鲜美。

(22)类可任兮:如同肩负重任的君子。类:似、像。任,承担,担任。

(23)类任道兮:有的版本将“类可任兮”换成“类任道兮”,任道:守道(的君子、贤者)。闻一多说:“任犹抱也”,“此言橘之为物,煌其外,洁白其里,如抱道者然也”。

(24)纷缊:茂密,盛貌。

(25)宜修:美好;如人宜修饰,形容尽好。

(26)姱: [kuā],古汉字,意思是漂亮、美好。夸饰、夸大。又,音hù。美好。

(27)嗟:感叹词。

(28)尔:你,指橘。

(29)幼志:幼年志向

(30)独立:超群特立。

(31)不迁:不可移易、变动。

32廓:胸怀宽广、旷远、豁达。

(33)无求:无求于利禄。

34苏世:苏醒于世;苏,苏醒。

(35)横:横绝,形容特立独行而不随波逐流的精神,与“流”对文。

(36)不流:不随波逐流,因时俗的好恶而变更自己的意志。

37闭心:凡事藏在心里,不泄漏出来。

(38)自慎:谨慎自守。

39秉德:坚守美德。

(40)参天地:参合天地,即指无私的美德与大公无私的天地精神相一致。参,参合,参配,配合。语云:"天无私覆,地无私载。"

41愿岁并谢,与长友兮:橘树四季常青,永不凋谢;我愿在岁暮百花和百草一并凋谢的时候,永远与橘树为友。

42淑离:淑,善也,指内美;离,古通“丽”,指外美。

(43)不淫: 1不乱。迁而不淫,复而不厌。《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乐不淫兮,条畅洞达。汉·王襃《洞箫赋》。2不过分。彼将处乎不淫之度,而藏乎无端之纪。《庄子·达生》3不惑。忧在进贤,不淫其色。《诗大序》

(44)梗:正直、坚强,指枝干。

(45)理:有纹理,指橘树的纤维。先大父说:“梗谓不淫,有文理谓淑丽。”(《屈赋微》)

46年岁虽少:橘树年龄,一般比不上松柏,活的年岁相对较少。

(47)可师长兮:堪为师长。

48伯夷:殷末义士,孤竹君之子,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下。这里以义士比橘之清高、坚强、有气节。

(49)置:读作“植”,树立(双关)。

(50)像:榜样,楷模。

【赏析】

《橘颂》是一首咏物抒情诗。前半部分缘情咏物,以描写为主;后半部分缘物抒情,以抒情为主。两部分各有侧重,而又互相勾连,融为一体。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塑造了橘树的美好形象,从各个侧面描绘和歌颂,橘树的形象是诗人用以激励自己坚守节操的榜样。

“橘”与诗人屈原的形象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体现了诗人屈原忠于楚国,至死不渝的精神,体现了诗人高洁的人格形象等。作者借橘树赞美坚贞不移的品格。作者认为橘树是天地间最美好的树,因为它不仅外形漂亮,“精色内白”“文章烂兮”,而且它有着非常珍贵的内涵,比如它天生不可移植,只肯生长在南国,这是一种一心一意的坚贞和忠诚,再如它“深固难徙,廓其无求”“苏世独立,横而不流”,这使得它能坚定自己的操守,保持公正无私的品格。最后作者表达了自己愿意以橘树为师,与之生死相交的愿望,这也是作者志向的表达。

南国多橘,楚地更可以称之为橘树的故乡了。《汉书》盛称“江陵千树橘”,可见早在汉代以前,楚地江陵即已以产橘而闻名遐迩。不过橘树的习性也奇:只有生长于南土,才能结出甘美的果实,倘要将它迁徙北地,就只能得到又苦又涩的枳实了。《晏子春秋》所记“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说的就是这种情况。这不是一大缺憾吗?但在深深热爱故国乡土的屈原看来,这种“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的秉性,正可与自己矢志不渝的爱国情志相通。所以在他遭谗被疏、赋闲郢都期间,即以南国的橘树作为砥砺志节的榜样,深情地写下了这首咏物名作——《橘颂》。

《橘颂》可分两节,第一节重在描述橘树俊逸动人的外美。开笔“后皇嘉树,橘徕服兮”等三句就不同凡响:一树坚挺的绿橘,突然升立在广袤的天地之间,它深深扎根于“南国”之土,任凭什么力量也无法使之迁徙。那凌空而立的意气,“受命不迁”的坚毅神采,顿令读者升起无限敬意!橘树是可敬的,同时又俊美可亲。诗人接着以精工的笔致,勾勒它充满生机的纷披“绿叶”,晕染它雪花般蓬勃开放的“素荣”;它的层层枝叶间虽也长有“剡棘”,但那只是为了防范外来的侵害;它所贡献给世人的,却有“精色内白”,光采照人的无数“圆果”!屈原笔下的南国之橘,正是如此“纷缊宜修”、如此堪托大任!本节虽以描绘为主,但从字里行间,人们却可强烈地感受到,诗人对祖国“嘉树”的一派自豪、赞美之情。

橘树之美好,不仅在于外在形态,更在于它的内在精神。本诗第二节,即从对橘树的外美描绘,转入对它内在精神的热情讴歌。屈原在《离骚》中,曾以“羌无实而容长”(外表好看,却无美好的内质),表达对“兰”、“椒”(喻指执掌朝政的谗佞之臣)等辈“委其美而从俗”的鄙弃。橘树却不是如此。它年岁虽少,即已抱定了“独立不迁”的坚定志向;它长成以后,更是“横而不流”、“淑离不淫”,表现出梗然坚挺的高风亮节;纵然面临百花“并谢”的岁暮,它也依然郁郁葱葱,决不肯向凛寒屈服。诗中的“愿岁并谢,与长友兮”一句,乃是沟通“物我”的神来之笔:它在颂橘中突然揽入诗人自己,并愿与橘树长相为友,面对严峻的岁月,这便顿使傲霜斗雪的橘树形象,与遭谗被废、不改操守的屈原自己叠印在了一起。而后思接千载,以“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收结,全诗境界就一下得到了升华——在两位古今志士的遥相辉映中,前文所赞美的橘树精神,便全都流转、汇聚,成了身处逆境、不改操守的伟大志士精神之象征,而高高映印在历史天幕上了!

从现在所能见到的诗作看。《橘颂》堪称中国诗歌史上的第一首咏物诗。屈原巧妙地抓住橘树的生态和习性,运用类比联想,将它与人的精神、品格联系起来,给予热烈的赞美。借物抒志,以物写人,既沟通物我,又融汇古今,由此造出了清人林云铭所赞扬的“看来两段中句句是颂橘,句句不是颂橘,但见(屈)原与橘分不得是一是二,彼此互映,有镜花水月之妙”(《楚辞灯》)的奇特境界。从此以后,南国之橘便蕴含了志士仁人“独立不迁”、热爱祖国的丰富文化内涵,而永远为人们所歌咏和效法了。这一独特的贡献,无疑仅属于屈原,所以宋代刘辰翁又称屈原为千古“咏物之祖”。

【整体感悟】

1、谋篇立意

诗人通过赞颂橘树灿烂夺目的外表、坚定不移的美质和纯洁无私的高尚品德,表达了诗人扎根故土、忠贞不渝的爱国情感和特立独行、怀德自守的人生理想。

2、文章脉络

全诗可分为两节。

第一节(开头至“姱而不丑兮”),重在描绘橘树俊逸动人的外在美。本节虽然以描绘为主,但从字里行间,却透出诗人对“嘉树”的赞美之情。

根——深(坚定不移)

叶——绿(生机勃勃)

花——素(蓬勃开放)

枝——曾(叶繁叶茂)

棘——剡(防范侵害)

果——形抟、色精、内白(无私奉献)

第二节(“嗟尔幼志”至文末),诗人热情讴歌橘内在的精神品质。独立不迁、廓其无求、横而不流、闭心自慎、淑离不淫、梗有其理

3、写作方法

(1)据有关资料显示,《橘颂》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咏物诗。在《九章》中,《橘颂》的内容与风格都比较特殊,毫无失意的悲愤情绪,情调十分开朗乐观。作者托物言志,巧妙抓住橘树的生态和习性,运用类比联想,将它与人的精神、品格联系起来,给予热烈的赞美。借物抒志,以物写人,橘的崇高精神全部流转、汇聚,成了身处逆境、不改操守的伟大志士精神之象征,也和遭馋被废、不改操守的作者叠印在一起。这样既沟通了物我,又融会古今,由此营造出了清人林云铭所赞扬的“看来两段中句句是颂橘,句句不是颂橘,但见(屈)原与橘分不得是一是二,彼此互映,有镜花水月之妙”的奇特境界。这种借咏物来寄志的写法,开创了我国咏物诗的先河,给后代以积极影响。

(2)就诗歌写作的艺术技巧而言,《橘颂》全用四字句,间以“兮”字做衬。这种句式,简朴而有节奏感,适合于表现青春进取的内容,将诗人对橘树所象征的精神追捧宣泄得淋漓尽致,感情汹涌奔泻,可以称得上是我国诗歌发展史上“咏物诗”的开山之作。“兮”字放于句尾,说明诗人创造的楚辞体还处于探索和形成阶段。

【创作背景】

  《九章·橘颂》当是屈原早期的作品,学者认为是诗人任外交官出使齐国时作(援引《列子》中“渡淮而北而化为枳”的说法)。在他遭谗被疏、赋闲郢都期间,即以南国的橘树作为砥砺志节的榜样,深情地写下了这首咏物名作《橘颂》。

南国多橘,楚地更可以称之为橘树的故乡了。《汉书》盛称“江陵千树橘”,可见早在汉代以前,楚地江陵即已以产橘而闻名遐迩。不过橘树的习性也奇:只有生长于南土,才能结出甘美的果实,倘要将它迁徙北地,就只能得到又苦又涩的枳实了。《晏子春秋》所记“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说的就是这种情况。这不是一大缺憾吗?但在深深热爱故国乡土的屈原看来,这种“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的秉性,正可与自己矢志不渝的爱国情志相通。所以在他遭谗被疏、赋闲郢都期间,即以南国的橘树作为砥砺志节的榜样,深情地写下了这首咏物名作——《橘颂》。

【作者简介】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名平,字原。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他主张对内举贤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后因遭贵族排挤,被流放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忧国忧民的屈原在长沙附近汩罗江怀石自杀,端午节据说就是他的忌日。他写下许多不朽诗篇,成为我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主要作品有《离骚》、《九章》、《九歌》、《天问》等。在诗中抒发了炽热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表达了对楚国的热爱,体现了他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和为此九死不悔的精神。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积极影响。

【参考自料】

(1)[西汉]毛亨 毛苌著 贾太宏主编《诗经》:西苑出版社,北京,2016年1月第1版。

(2)贾太宏编译《楚辞汉赋》:天津人民出版社,天津,2017年9月第1版。

(3)姜亮夫 夏传才 赵逵夫 郭维森等撰《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上海,1998年12月第1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