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大事者,无“性”不可!

 海航润泽馆B 2021-03-30

南师国学堂
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论三大教,出入百家言。 国学今圣“南怀瑾”先生一生为弘扬中华文化,不遗余力、令人景仰。为纪念南师,发扬南师学术精神,特设此平台!愿先生学术在中华大地继续传承!
560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 点击上方卡片,看更多精彩内容

图片

作者 | 一翁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图片

能力不是唯一,个性决定成败。

图片

没有一种成功,是仅靠能力输出而得到的。

凡成大事者,都有着常人身上不常见的个性。

数千年的正史和野史都在告诉我们,能力不是唯一,个性决定成败。

人有四“性”,无事不成。
 
图片

01

德性


北宋张载《正蒙·大心》:“德性所知,不萌于见闻。”

德性,与生俱来,修好内心,即可由内而外,散发力量。

有一次,秦穆公的马被人杀了烹食。他不但没有惩处,还赐酒配肉,下令放了所有人。

后来,秦穆公在战争中被敌军包围,当年那些食马饮酒的人为了报恩,拼死作战护住秦穆公。

刘皇叔刘备的才能并不算十分突出,倾其一生都在以德服人,陶谦三让徐州、刘表三让荆州的故事不绝于耳。

自古以来,能者争天下,仁者服天下。

人生有德万春来。

《道德经》有言:“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老天不会偏爱任何人,但一定偏爱善良仁德的人。

一个人的福气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日常生活中善心德行的福泽。
 
图片

02

水性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不争,是最不费劲却最厉害的“手段”。

大唐王朝,吴王李恪被提名为二次立储人选,似乎胜券在握,最后还是输给了经常闭门礼佛、与世无争的晋王李治。

李治深谙不争即是争的道理,若过于明争暗斗,无疑是暴露与消耗。

李世民曾派李恪和李治去管理州县,李恪好武,每日狩猎不管百姓,还因此毁坏百姓的庄稼。

而李治则是专心处理事务,在不知不觉中收获了民心。

在皇室的腥风血雨中,李治真正做到了不争,故而成事。

不争,不是得过且过,不是一味忍让,而是心怀静气,是胸怀大志。

正如老子所道:“唯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图片
03

韧性


司马迁在《史记》里这样评价伍子胥:“弃小义,雪大耻,名垂于后世,悲夫……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者?”

千百年来,后世对伍子胥的评价也游走在两个极端,一则说他是隐忍的君子,二来说他是卖国贼。

但是,伍子胥身上的韧性,在任何时代都不会过时。

楚平王重金悬赏捉拿伍子胥,伍子胥只能白天躲藏,晚上赶路。

盘缠用尽,病魔缠身,他便拖着病躯沿路乞食。

他的忍辱负重,他的快意恩仇,成为了日后在吴国创造绝世声望的必要条件。

鲁迅先生都直言伍子胥是个英雄,他具有少有韧性的反抗。

弹簧人生,弹性生活。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越处于逆境,越需要这种韧性。

 图片

04

血性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是公元前200余年正义农民的血性。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是我们这个新时代戍边英雄的血性。

“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是抗击天灾人人有责的血性。

大中华的崛起,靠的正是一次次不怕事、不惹事、不服输的壮士断腕。

和平年代,很多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

令人愕然的是,我们却早已被生活抹去了棱角,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也已经见底。

张继科说,以逆境唤醒血性,我用激情让改变发生。

适当的较真,燃烧的认真,才会给死气沉沉的生活,注入蓬勃的气息。

图片
作者:一翁,情钟文学,捕捉生活,一寸方心弘扬传统文化,一隅笔墨传递时代力量。转载联系南师国学堂(NHJGXZH)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