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使用医疗设备控费管理系统效益分析

 医疗圈小白 2021-03-30

  

  

                          来源:康普斯                          作者:刘丹

康普斯智能医疗设备控费管理系统,是业内仅有的利用人脸识别、智能电子锁屏等高端技术在控制设备的同时,不损伤设备,实现设备防漏费控制作用。
    康普斯智能医疗设备控费管理系统发展前景:
医改取消药养医,医技收入成主力。医疗设备的检查费在医院总收入一向占有不容忽视的份额,特别是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医院检查费用方面的收入还将呈现递增趋势,终将占优势。每家综合性医院里都有一个众多的职工群体,每个人身边也有着一个庞大的“亲友团”,再加上个别人公饱私囊的欲望,致使在医院里收入占据着“半壁江山”的检查费和化验费每天的流失也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数字,
    康普斯智能医疗设备控费管理系统设计理念:
   1、以软件为主,硬件为辅,保证了系统功能强大、灵活、人性化、数据处理,且稳定、可靠,升级、扩容便捷;远程维护方便快捷,无成本。
   2、系统对接医院的HIS系统,借助局域网,采用当前流行串口通信、网络传输,引进新的人脸识别算法与人体识别感应、图像采集分析处理及智能屏锁等技术,医生工作流程不改变。不剪线、不拆机、不断电源,实现无损控制。
   康普斯智能医疗设备控费管理系统控制原理:
1、CT、核磁放射类
CT 采用自主知识产权的传感器:层面识别仪、交叉定位传感器,分别在CT床、进出门上安装,另外有图像分析处理技术。能够按层数、按金额、按部位实施控制。患者下床后不留余剩余层数和时间。另外,康普斯公司采用自主研发知识产权的电子屏控制违规设备检查,不用拆卸检查设备,对设备无任何影响。
2、声类
声类  配备高精密人体识别射频感应床,该床采用了当前新计算机、通信、人体特征识别和概率统计、微量放大等相关技术,精准识别人体特征,杜绝加塞换人现象,并安装声视频感应传感器,并配套本公司自主研发知识产权的图像采集分析处理技术和人脸探测识别技术,杜绝交少做多、交小做大现象,同时省去医院再次购买增加成本的情况,同时可以不间断掌握B、彩设备待机、工作实时状态,控制优先采取控制声类锁屏,不会给医疗设备造成损害,另外,还可以根据医院设备具体情况定制良好锁屏方式,真正做到科学检测,合理控制。对于不能上床做检查的患者,有特殊处理方法。还具有复查功能,且能实现跨B设备进行复查。一个交费信息只能识别一个患者。能够解决不在床上做的患者(床旁边站着做检查),只要患者没交费医生使用探头,机器立马报警提示,然后做相应屏蔽处理。另外,康普斯公司采用自主研发知识产权的电子屏控制违规设备检查,不用拆卸检查设备,对设备无任何影响。
3、化验类
化验类设备采用纯软件检测、控制,能控制到小交费大检查的项目和不交费做检查的项目,发现后能同时锁定工作站并产生相应违规记录。同时,具有质控和复查的专用通道,公司首创。
4、缓解类设备
康普斯公司现场勘查缓解类设备,定制生产对应传感装置,安装到缓解设备监测要点部位,如牙科设备,将牙椅整体放在公司设计的感应座上,同时借助人脸识别技术来实时监测检查床上(躺椅)的患者人体特征,从而精准识别检查人次。对未交费使用设备检查,将被锁定设备屏幕或特定操作手柄。
康普斯智能医疗设备防漏费控制管理系统独有特色:可根据不同医疗设备的不同特性,来制定设备控制方案。

   医院应用效益分析
   以医院声医疗设备为例防漏费经济效益分析
二级医院的彩,一台彩按平均每日应诊量为50人次。假定平均每人次检查需要150元。而每台设备每天漏费5人次,如果医院有6台彩设备,则每天、每月、每年的漏费金额分别为:
L1(每天漏费金额) = Pl × Pt ×Pn
= 150 × 5× 6
= 4500 元
 L2(每月漏费金额) =L1×30天
   =4500×30
   =135000元
L3(每年漏费金额) =L2×12个月
   =135000×12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