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语!猪价“扎堆”下跌,没想到竟是它们在“砸盘”?值得关注

 吃动养生助健康 2021-03-30

进入3月下旬后,猪市行情在消费端萎靡不振,提振不佳的背景下,再加上大猪出栏增加影响,市场行情进一步下探,拿现在和元旦行情相比,跌幅将近30%,猪价可谓是大幅受挫,接连呈现“扎堆”下跌,让养殖户看了着实不爽、闷闷不乐。

猪价的大幅下滑,直接就反映到养殖端的利润上,自然也就跟着回落,同时受养殖端饲料(玉米、豆粕)价格居高不下,养殖利润空间再度被压缩,当前对高价购买仔猪的养殖户来说,已出现一定的亏损现象,而对于自繁自养的猪场来说利润也大幅锐减,所以现在养猪人的心情可想而知。

近几天猪价跌势有所收窄,多地出现反弹上涨的迹象,养殖户的信心也有所增加,本想着在短期刺激下,猪市能迎来一波上涨,但是被现实又一次“打脸”,到底是谁在“砸盘”呢?我们一起来看下这几个方面,你就清楚了。

一、“非瘟”再起,养殖户出栏意愿增加

自3月初到现在“非瘟”已发生5起,而近期在新疆伊犁伊宁市出现一例中型猪场“非瘟”案例,再次给养殖户敲响了警钟,一些养殖户出栏意愿增加,掣肘了猪价反弹,同时在现阶段下,也清楚绝不可大意,“非瘟”风险犹在,能卖的大猪提前出栏仍算是上策,加强猪场生物安全管理,依旧是重中之重。

二、生猪产能大恢复,出栏量增加显著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显示,截止2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相当于2017年年末的95.0%,全国生猪存栏量保持在4亿头以上,综合考虑生猪生产恢复、猪饲料销量等因素,预计今年上半年生猪出栏量同比增长65%左右,生猪出栏量将继续保持较大幅度增加。

三、进口猪肉量再度增加

据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我国猪肉进口量38万吨,同比增长24.4%,2月份猪肉进口量32万吨,同比增长28.3%。今年1-2月共计进口猪肉70万吨,加上杂碎共计89万吨,同比增长23.6%,这对市场猪肉供给量又加了一层“保障”。

四、市场虽缺标猪,但不缺肉

前有“低体重小标猪”,后有“大体重牛猪”接连集中冲击市场,使眼下近段时间不咋缺生猪,猪价以及肉价大幅下滑也是市场供应充足的直接写照,同时春节过后终端消费萎靡不振,短期提振效应不佳,再加上去年下半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大量进口冻品滞留在港口和冷库,而这一批批冻猪肉,最终还会进入市场,所以市场不缺肉。

综上所述,以上4点因素或是对猪价进行砸盘的主谋。进入3月底或4月初,受阶段性市场看涨情绪影响,猪价或有反弹上涨的可能,但是由于生猪产能增量释放、进口猪肉增多、消费提振不明朗等因素,猪价难有大动作反弹,行情或多呈震荡趋跌走势。

其实随着生猪产能恢复接连向好,就已经奠定了猪价回落的基本面,期间虽有反弹上涨,但总基调是不变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