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评刊】文/善若水 诗评/衣非:《感谢我的指尖》

 三江文学 2021-03-30

【三江文学诗评刊】

縂第 肆 

 社     长:李不白

 特邀总编:今音

 副 总  编:孤 狼                    

 顾      问:衣非

 主      编:大风

 副  主 编:花好月圆

 高级编辑:衣非

 本刊收稿:金色年华

 本期编辑:张明洪

诗评刊
人生的旅途
44

品44

感谢我的指尖》   

 作者:善若水

感谢,我的指尖

让我身临柳岸

闻着满堤草的芳香

树的风彩

·

感谢,我的指尖

让我看到清水流进田庄

那里有行走的乡愁

小鱼小虾自由徜徉的画面

·

感谢,我的指尖

在冰冷的冬天

让梅开陌上

给我美丽的浪漫

执着的铿锵

·

感谢,我的指尖

让我领略北方飘零的雪花

南方千丝万缕的雨夜

那么诗意风光

·

我的指尖

从此,我把你捂在心间

不让你走远

日夜,看着你的笑脸

·


【声明】:图片来自网络

衣非老师诗评

衣非点评

也说“感谢我的指尖”

·

“感谢我的指尖”这首诗,第一个明显的标志就是诗文的“标题”独特。整篇诗文,从内容上看不是很复杂,只要将“标题”的“谜底”解开,一切迎刃而解。那么,杨义招老师为什么要“感谢指尖”呢?我沿着作者给出的题目一点一点地揣摩、猜测,又翻阅有关资料、与一些文化学者探讨和解读“指尖”的出处、意义和作用。总算理出头绪,它蕴含着双重涵义(个人体会):一个是取自佛教对手势的释义。我对佛教中有关手势的内涵理解连“皮毛”都够不上,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祈愿”。确切些说,是佛教信徒于佛像前双手合一、膜拜,祈愿佛光普照、照见世间万事万物向着美好的未来,祈愿人们尊重生命、宽宏大度、慈悲为怀,祈愿众生于这个共享的世界和谐共处……其实,作者是以“感谢指尖”作喻,传递给人们的一则信息就是崇德向善,积极求进,靠智慧和精进去消除罪业、完成应该完成的伟业(一家之言、不足为据)。另一个是智能手机被人们的广泛利用。如今,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了解外面的世界、掌握相关的科普知识、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不可或缺的现代化的通讯工具。比如查找自己所需要的有关信息,打开手机,“指尖”一划拉,信息就来了,要啥有啥,就这么简单;比如到商店购物、去菜市场买菜、赴酒店用餐等不用拿现金支付,打开手机,“指尖”再一划拉,扫描二维码,买卖双方交易完成,就这么方便……其实,作者是以“感谢指尖”作喻,传递给人们的另一则信息就是感恩有你,不忘初心,不忘科技进步给人们带来的福祉,不忘推进社会发展的领路人。

“感谢我的指尖”这首诗,第二个明显的标志就是诗文的“布局”独特。整篇诗文一共五段二十一行,前四段诗文的第一行诗均以“感谢,我的指尖”的肯定诗句破题,然后作者充分发挥想象空间、用实例来释义为什么“感谢指尖”。这种以“大排比”的写作手法“构架”诗文、铺设故事,使整篇诗文既在布局上显得很规整、很清晰,体现出视觉美;又使每段诗文在“意象”的组合、搭配上有次序、有意境,体现出意蕴美。视觉美与意蕴美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给人以清新亮丽的综合之美。

“感谢我的指尖”这首诗,第三个明显的标志就是诗文的“构思”独特。一方面,作者以佛教思想为“引”来进行诗文的“虚写”,用“指尖”的“灵光”破解世间的未知之谜。在感性世界里,让(我)“闻着满堤草的芳香”(第一段第三行)、“看到清水流进田庄”(第二段第二行)等一个没有怨恨、没有憎恶、没有杀戮的唯美境界,使之处处充满正义、和谐和阳光。一方面,作者以智能手机作“喻”进行诗文的“实写”,说的是作者不用走出家门,在智能手机的屏幕上用“指尖”一划拉,便可“游遍”世界,便可“经历”春夏秋冬、一年四季。在理性的征途上,(我)须依靠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凭借诚信务实迈向成功之路!

“感谢我的指尖”这首诗,第四个明显的标志就是诗文的“故事”独特。可以说,这是作者的精心设计,是这首诗精彩画面的展示。第一段诗文,作者说的是因“指尖”的作用“让我身临柳岸/闻着满堤草的芳香/树的风彩”。这段诗,是作者通过指尖“观察”到祖国大山、江岸的春色、夏景,乃至秋的风光,犹如身临其境,美不胜收。第二段诗文,作者说的是因“指尖”的作用“让我看到清水流进田庄/那里有行走的乡愁/小鱼小虾自由徜徉的画面”。这段诗,是作者通过指尖“行走”于家乡的旅途,仿佛回到故土、依偎于母亲的怀抱,“乡愁”情结牵扯着游子之心。第三段诗文,作者说的是因“指尖”的作用“在冰冷的冬天/让梅开陌上/给我美丽的浪漫/执着的铿锵”。这段诗,是作者通过指尖“笑看”冬日寒梅傲雪的景色,她不仅给人以美的感觉,而且充满生机与活力,给人以激励,使其在事业的征途上坚定信心、增强意志,向着宽广之路挺进。第四段诗文,作者说的是因“指尖”的作用“让我领略北方飘零的雪花/南方千丝万缕的雨夜/那么诗意风光”。这段诗,是作者通过“指尖”跨越时空、“走进”诗的境界,使北疆飘零的雪花与南国的雨夜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个南北节气“反差”之景色,只有“指尖”的作用得以一饱“眼福”,也只有“指尖”使其走进“幻界”。这种“反差”的写作手法,可谓诗人的精点之笔。

“感谢我的指尖”这首诗,第五个明显的标志就是诗文的前后“呼应”独特。进一步说,整篇诗文的主干、枝干线条清晰,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结合紧密,收尾紧扣主题,前后呼应。从第五段诗文的写作形式不难看出,作者是将前四段诗文所表达的“意象”和陈述的“故事”进行缜密梳理,并以“肯定”的诗句去揭示“指尖”的“妙用”;而且,作者还诚恳地告诉读者,要像护卫“心尖”一样珍惜“指尖”,(我)“从此,把你捂在心间/不让你走远/日夜,看着你的笑脸”。这里的“你”字代指“指尖”,作者给“指尖”以“灵动”“传神”“拟人化”,这样吟咏诗歌既朴实、又不俗,诗歌音节拿捏适度、张弛有度、亲切自然,多数读者都能够读得懂和接受;也暗喻共和国在“领路人”的带动下,其经济建设、高新技术、文化产业、社会发展……更快、更强、更美好,使老百姓的幸福指数如芝麻开花节节高。(2018.1.11)

作者介绍

杨义招,号善若水、号若水,福建霞浦人,就职于霞浦建设银行。从小喜欢文学,喜欢扒拉文字。作品散见于《建行网》,《书香霞浦》《枫叶诗宛》《三江文学》《汉诗世界》《岭南文学.诗刋》《珠江诗刋》《中旅文学》等纸刋或微刋平台。


诗评老师介绍

Teacher for Evaluating Poems:  Yi  Fei

衣非(笔名)裴志兴,曾用名裴志星。本人当过农民、乡村教师、大厂秘书,任过民企办主任、总经理特别顾问,股份公司高级职员、高管。为多家大企业做战略策划、资本运作、整章建制、文化建设等,撰写可研报告等公文200多万字;主编《企业管理制度汇编》五册100多万字;创办、主编企业刊物《北亚风》和行业杂志《龙江奶业》《铁道护路联防》二十余年150多期;责任编辑一部《老区斗争史》;发表在全国相关报刊的小说、散文、杂文、报告文学等文学作品150多篇100余万字;发表新闻稿件100多篇60余万字。现为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


投稿须知
1投稿说明

三江文学寄语

      小小的文学,用心去体会“她”的奥秘。人生宛如一个万花筒,百花争艳。让“三江诗友”们尽情抒写自己的人生,畅想未来,放飞梦想   唱响“自己”和“三江文学”主旋律。“三江文学社”的人员却流露着农家孩子的一种坚强,质朴和执著的精神......

一、投稿务必同时发作品、作者介绍、作者照片(生活照)。

二、投稿发邮箱作品优先采用,一稿多投者不采用。

三、赞赏费分红说明(十元以上):如有朗诵、点评的作品赞赏费作者40%,朗诵者或点评者20%,编辑20%,平台20%。无朗诵、点评的作品赞赏费作者40%,编辑30%,平台30%。

四、投稿题材不限,诗歌、散文、小说、评论、军事、国际舆情、财经科技优先采用。

五、作品优秀者推荐在《世界名作欣赏》推出。

六、本刊审稿周期为十个工作日,节假日顺延。

七、投稿作品拒绝抄袭,如投稿作品系抄袭侵犯他人权益者,所有责任由作者承担。

八、诗歌文学爱好而为,有感而写,有生活、有体验、有山有水、有情有景(境)、有爱、有怀德天下悲天悯人的胸怀和情操才能写出好作品

投稿邮箱

投稿邮箱:top_001@163.com

投稿微信:185 5026  0199

投稿QQ:3036913545@qq.co

三江文学公众号,阅读美文美诵,名家点评!

三江文学

诗友追忆在三江文学



44期


品味《感谢我的指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