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的青春回忆,兴盛半个世纪的香港电影是如何辉煌和没落的?(下)

 侠义心 2021-03-30


从上世纪70年代起,香港成为亚洲电影业的中心,电影年产量高达两三百部,输出数量之多,覆盖范围之广,几乎超越所有西方国家。它与好莱坞并驾齐驱,被称为“东方好莱坞”。

好莱坞电影在欧美市场势不可挡,对香港却久攻不下。

邵逸夫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骄傲地说:“你知道吗?我已厌倦了别人老是问:'阁下是否要挑战好莱坞?’我真的觉得,我们有自己的一套,跟好莱坞不一样,却不比好莱坞差。”

气象学家罗伦兹曾提出过蝴蝶效应:“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风起于青萍之末。恰好就在70年代,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CGI)悄悄诞生。

这项开启新时代大门的技术犹如那只遥远的蝴蝶,将在20年后掀起滔天巨浪,成为好莱坞打败香港电影、制霸全球的利器。

01盛世余晖

20世纪60至90年代,香港经济一路高歌猛进,从远东贸易港一跃成为国际大都市,与台湾、韩国、新加坡并列“亚洲四小龙”。

中外元素混合交融的都市文化、广阔的市场与充足的资本、以经济利益为运作轴心的商业机制,为电影业培养出众多的优秀人才。

70年代末,香港涌现一批充满创作激情的新锐导演,以徐克、许鞍华为旗手,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电影革新运动——“新浪潮运动”。

徐克是一个多产且题材多样的导演,参与制作的电影60多部,多数为武侠电影。

他们以香港本土文化为主,融合好莱坞及其他国家的电影风格,在影片类型、制作技术、视听语言、美学观念等方面进行大胆创新,从题材挖掘到表现形式都达到一种极致化程度。

经济的繁荣兴旺和港片的风生水起,吸引大批热钱闻风而至。市场好,回收快,投资者热情高涨,大水漫灌。一时间,中小电影公司大量成立,融资方式灵活多变,拍摄种类五花八门。

这段风起云涌的新篇章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终结于90年代初,被称为香港电影史上的“黄金十年”。

那是一个百花齐放的时代,警匪片、黑帮片、功夫片、僵尸片、喜剧片、文艺片等多种类型片交相辉映。

周润发的黑帮英雄片、周星驰的草根喜剧片、成龙的功夫喜剧片缔造了“双周一成”的票房铁三角;郑伊健的蛊惑仔系列,李连杰的黄飞鸿系列为香港影业的兴盛推波助澜。

票房冠军从70年代许冠文《鬼马双星》的600万港元一路上涨到90年代成龙《警察故事4》的5700万港元,这也是单部港片本土票房的最高纪录。

GIF

《警察故事4》本来没设定这一幕,导演临时起意,让翻越山崖的成龙突然看到直升机出现,本能地抓住起落架。

进入90年代,周星驰的无厘头喜剧横扫千军。1992年更是无与伦比的“周星驰年”——个人包揽年度十大票房前五名,这项成就在全球电影票房史上前无古人,至今后无来者。

毫不夸张地说,当时的港产片在亚洲影坛一统天下,整个东南亚和东亚的观众几乎都是它的拥趸。那些闻名遐迩的电影人和他们的代表作品,既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也给好几代人留下了特殊的感情和宝贵的回忆。

02大厦倾圮

物极必反,盛极必衰。香港电影的盛衰分水岭出现在1992年。

这一年港产片票房创下12.4亿的最高纪录,之后跌跌不休,到1999年仅剩3亿多,跌幅近8成,行业几乎走到崩溃的边缘。7年时间,恍如隔世。

1990-1998年香港电影票房收入(百万港元)

80年代末,大量热钱、尤其是台湾资本的注入,促进了香港电影的蓬勃发展,但祸根就此埋下。香港电影的特色是高度商业化,弊端是急功近利,追求票房至上、快产快销。

在资本的眼中,电影是一种快餐式的消费品而非艺术追求,赚快钱才是第一位的。因而在业内掀起了一股粗制滥造、追星跟风的狂潮。

许多制片商把大部分费用投在当红明星身上,其他成本能省则省。类型片曾是香港电影兴盛的法宝,他们一窝蜂抢拍卖座类型片、翻拍经典炒冷饭,跟风之作络绎不绝。很多电影一两个星期就能拍完,俗称“七日鲜”、“十日鲜”,剧本胡编乱造,内容粗陋不堪。

王天林回忆:从周四算起,一天内找到演员,导演,工作人员;周六开拍;周一完成;周三就将拷贝送影院了。

过度开发和创意枯竭,让观众审美疲劳,心生厌倦。

香港以弹丸之地,与好莱坞并列世界两大影片输出地。这个骄人成绩依靠的是海外市场:香港影片的票房,本土只占4成,其余6成来自海外。

1997年席卷亚洲的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了台湾、韩国、印尼、泰国、马来西亚的经济,这些是港产片赖以生存的传统市场。金融危机之后,它们的经济一片狼藉,货币贬值,消费低迷,日益摒弃价格高昂制作草率的港产片。

市场一旦不好,前来淘金的最大金主台湾资本也纷纷撤资。

如果说,海外市场的萎缩与台湾资本的撤离,使得本就走下坡路的香港电影雪上加霜。那么人才外流更是釜底抽薪。

大厦将倾,独木难支。

大批中流砥柱相继远走他乡。1993年吴宇森进军好莱坞,先后拍摄了《终极标靶》、《断箭》、《变脸》,成功站稳脚跟。不久成龙、李连杰、周润发、徐克、林岭东、袁和平等重量级演员和导演也陆续漂洋过海前往美国。

吴宇森执导、汤姆·克鲁斯主演的《碟中谍2》成为2000年香港票房冠军。但这已是一部好莱坞电影了。

电影制作的幕后人才流失更加严峻:不只是美国和大陆,连印度、韩国、泰国都有他们的身影。进入21世纪之后,加之制作锐减,失业严重,整个产业链已经出现了人才断层的危机。

03降维打击

早在上世纪20年代,美国政府高层就已看到电影蕴含极高的政治价值

他们将好莱坞电影视为美国文化的重要代表,进行大力扶持和深度合作,向全球各地输出本国的价值观与生活方式。以实现将美国塑造成世界范围内的艺术、文化和意识形态的领导者这一终极目标。

那些盛极一时的电影公司

90年代以前,美国的电影票房中,海外市场的收入占比约50%,以欧洲和拉美为主。冷战结束后,美国实施“全球化”战略,凭借强大的政治经济力量协助好莱坞打开各国大门,扩张软实力,推行文化霸权。

而遥遥领先于各国的计算机科技,也让好莱坞电影在征服全球的道路上如虎添翼。

1993年,斯皮尔伯格执导的科幻片《侏罗纪公园》横空出世,以6300万美元的制作成本开创了数字特效的新时代。这是一个全新的物种,它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与逼真的电脑特效掀起全球性的卖座风暴。

该片全球票房超过9亿美元,是当时最成功的商业片,这一纪录直到5年后才被《泰坦尼克号》打破。

《侏罗纪公园》成为香港第一部票房超过6000万港币的电影。上一年香港本土影片还包揽了年度票房前十,如今却被进口片拿下年度冠军和打破票房纪录,这是20多年来都不曾发生过的事情。

《侏罗纪公园》的影响不止视觉冲击那么简单。当年与之同台竞技的有周星驰的《唐伯虎点秋香》、刘青云的《新不了情》、成龙的《城市猎人》,香港电影在特效、剧情和叙事上都已远远落后对手。

《侏罗纪公园》的上映是香港、亚洲市场沦陷的开始,同样是美国大片统治世界的开端。

好莱坞长驱直入,《生死时速》、《真实的谎言》、《碟中谍》、《独立日》、《泰坦尼克号》轮番登场,横扫全球。

1997年,詹姆斯·卡梅隆执导的《泰坦尼克号》以2.5亿美元的制作成本,拿下全球18.4亿美元的票房。该片在香港获得1.15亿收入,直接把历史纪录拉升了一倍,几乎是当年香港本土电影前三名的票房总和,港片再挨当头一棒。

詹姆斯·卡梅电影制作成本都很高,被称为“最会花钱的导演”,擅长动作片及科幻电影。

好莱坞大片以超前的CG特效、宏大的叙事模式、独特的剧情设定,对香港电影进行了全方位的降维打击。就影片寓意与艺术性来讲,这已经不是同个维度的竞争。

几年之内,香港60%以上、台湾90%,泰国80%、日本65%的市场份额相继失守,亚洲成为好莱坞电影发展最快垄断性最强的海外市场。“东方好莱坞”原有的市场影响力彻底退位让贤。

徒有归飞心,无复因风力。

海外市场集体沦陷,本土票房节节败退。捉襟见肘的困境,让香港电影无力承受数字技术电影动辄上亿美元的制作成本,再也难以展翅高飞。

04港片已死

2002年刘伟强、麦兆辉执导的《无间道》三部曲是港片的回光返照,也是最后的挽歌。

给我一个机会,我想做个好人。”《无间道》是2002年香港电影票房冠军。

然而,这一丝复兴的希望很快就破灭了,进入新世纪后港片在产量和票房上全面进入冰河期。

2002年拍片量仅有90部,收入不足百万的高达29部;2003年拍片量只有70部;2006年更是跌入谷底,只有52部出品,票房过千万的只有7部,累计票房仅2亿,大部分只有100万左右的票房。

《大公报》不无悲凉地评论道:“382位导演有205位,在7年里只有一部电影公映,他们是怎样生活?恐怕一定有其他门路,或许早已转行……”

2005年之后没有一部华语片拿到香港年度票房冠军;2017年起香港电影票房榜Top10全部被好莱坞攻占,换言之已经连续3年,没有华语片进入年度总票房前10了。

归根结底,香港电影业的日渐式微不能简单归因为创作能力的下降,而是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变迁的结果,根本原因是“改革开放”和“冷战终结”带来的结构性变化。

香港的影视文化之所以长期领军大中华文化圈,是英国殖民扩张、日本侵华战争和美苏冷战等一系列特定历史条件造成的结果。香港在这个过程中,借助各种天时地利成为资本、技术和人才流动的关键节点,构建起先进的金融与文化网络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逐步深化,加之冷战的结束,打破了两个平行市场的分野,金融国际化与文化全球化大行其道。那套旧有的网络逐渐解体,香港的重要性不断下降,也就无可挽回地衰落下去了。

大陆与香港历年GDP对比

此一时,彼一时,昔日的东方之珠风光不再,不免令人唏嘘。

这一衰落表现在电影领域,不仅是票房的减少和规模的收缩,也是生产模式的变化。

以往香港电影面对的是分散的小市场,电影生产主要在本地进行。如今内陆市场规模庞大,拍摄条件更加优越,黄金时代培养起来的电影人大部分的创作活动都转到内陆进行,本土新人参与电影摄制的机会急剧减少,导致香港电影界的社会网络也在瓦解。

香港的本土市场太小,存在观众、场地、资本投入的局限,纯粹的港产片只能支撑起少量只面向本地的小制作。但问题在于,由于电影生产的萎缩和各类人才的断层,整个电影产业将会后继无人。

东方好莱坞”已沦为好莱坞的海外领地之一,泯然众人矣。

华语片TOP1的票房追不上前者的车尾了。

因此“港产片”这个概念,单就商业角度而言,其实已经死了。但这种死亡并非一去不返,而是换了种方式涅磐重生,汇入到更加宏伟的华语电影大潮中,这才是香港电影的唯一出路。

05北望神州

与其苟延残喘,不如从容燃烧。

正如《无间道》导演刘伟强所言:“在香港电影人面前,有一个很好的转型机会,就是大陆市场的开放……香港电影在大陆的票房,动辄好几千万……大陆市场对香港电影有起死回生的作用”

早在1982年,“长城”、“凤凰”、“新联”三家左派影片合并成立的银都机构,就利用丰厚的内陆资源,拍出了轰动一时的《少林寺》。内陆的观影人数达到了5亿人次,从此港片在内陆的传播一发不可收拾。

82版《少林寺》是一代人的经典,在几毛钱票价的时代创造了上亿元票房奇迹。

之后双方的合作日益密切,结合两地资金和人才拍摄电影的模式逐渐成形,以1993年上映的《霸王别姬》最具代表性。

2003年,中央与香港签订了CEPA协议,内陆与香港合作拍片从此蔚然成风。

2005年上映的《功夫》在香港本土的票房收入为6000万,在内陆却达到1.5亿的票房。2006年,香港的华语电影票房前10名,有7部是合拍片,且前4名全部是合拍片。

《功夫》 由内陆、香港合拍,美国哥伦比亚公司投入制作成本的95%,并负责影片全球发行。

巨大的产出回报,让香港电影人看到希望的同时,也明白了现实的残酷:必须重新定位自己在华语文化圈内的位置。

北上融合,依托内陆市场多元共生,才是香港电影的革新之旅。

2007年,被称为香港电影“最后的守望者”的杜琪峰,也开始与内陆合作。

如今,合拍片已成为香港电影的创作主流。2019年《廉政风云》、《扫毒2》、《叶问4》、《新喜剧之王》四部合拍片稳坐香港华语电影年度票房前四位。

中国华语片的未来,就是港片的未来。

至于香港电影回到以前与好莱坞并驾齐驱的光辉岁月,可能性很已经渺茫了。

毕竟,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行文有失误之处欢迎请指正。搜索关注“往年纪史”,持续和你分享深度的人文历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