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情画意山河秀 ——我们来到青松岭上 文/ 秋歌 今年5月19日,落英缤纷,姹紫嫣红,万里山河披红挂绿,妖娆多娇……多么诗意美好的一天,多么激情澎湃令人难忘的一天啊……巍巍的青松岭我们来了,依山枕水、宛如江南的青松岭小镇我们来了,带着纸,带着笔,带着憧憬,更带着浓浓的诗情。要为这里美丽的天堂祝福,我们要为这里独特的人文地理梳妆。我们要为祖国的万里山河,锦绣人间点赞、讴歌!让我们所有的诗人,共同走上青松岭,走进塞罕坝酒厂,走进青松岭小镇,走入蓟州大溶洞。一起迸发我们的灵感,举起我们的情怀,放声歌唱吧! 走进青松岭 刘金田 走进青松岭 就见蔚蓝的天空 雄鹰在白云下盘旋 白云在山峰中穿行 走进青松岭 就见满山的葱茏 鸟儿在林中欢唱 松涛在晨风中低鸣 走进青松岭 就见溪水淙淙 鱼儿嬉戏雀跃 野鸭飞似流星 走进青松岭 就见花海汹涌 争奇斗艳万紫千红 激情盛开怒放的生命 走进青松岭 就见车水马龙 天南地北的人啊 带来五湖四海的歌声 走进青松岭 “江南小镇”把你欢迎 小桥流水楼台亭榭 古朴典雅精巧玲珑 走进青松岭 酒香伴着山风 饮一杯塞罕坝老酒 让你万丈豪情 走进青松岭 石磨的豆腐浓浓乡情 甘甜的山水制作出醇香美味 口口留香回味无穷 走进青松岭 就见山里人纯朴的笑容 坚毅中露出自信 和蔼中露出亲情 走进青松岭 又听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歌声 体会“扬鞭呀那个一呀甩呀…… 赶起了大车出了庄……”的激情人生 走进青松岭 看见了青松岭人民的壮志豪情 改革开放实体旅游 又走在时代的前沿做起民族的先锋 走进青松岭 看到了祖国的昌盛腾飞的巨龙 东方的太阳正光芒万丈 大山的儿女策马扬鞭又走进新的征程 18.5.20 青松岭 刘金田 那一年 你听从党的召唤 走集体化道路 植树造林 兴修水利 发展农业 提高单产 苦也好 累也好 你无悔无怨 坚定地站在党的一边 如今 改革开放 经济发展 你仍然走在时代的前沿 招商引资 转变观念 实体旅游 齐抓共管 塞外江南 不朽的诗篇 贫穷的人民 覆地翻天 山还是那山 天还是那天 水还是那水 只是那树 多了几十道圈圈 路变了 屋变了 衣食变了 精神变了 但没有改变的 是青松岭人民艰苦奋斗的 不屈不挠的心 他们仍然坚定地站在 ——党的一边 记蓟州溶洞 刘金田 都说 水滴石穿 灵气山的水 却滴出了历史的锦绣 滴出了大自然的奇观 十亿年的晶莹剔透 十亿年的态百姿千 十亿年的绚丽多彩 十亿年的忘返流连 石笋石剑威风林立 石幔石盾器宇非凡 石猴石豹栩栩如生 石龙石旗飞腾在天 万朵石花晶莹闪亮 观音看瀑银河落天 擎天一柱巍峨雄壮 一线天处险象生环 古洞幽幽 九曲廿弯 滴水成琴 妙指轻弹 凉气笼人 玉手拂面 坐卧躺立 得道成仙 新 奇 独 特 概括不了溶洞的特点 惊 喜 呆 痴 说不尽游人的容颜 啊 我最亲爱的人 如果你有时间 一定要去看看 带上父母爱人 带上儿女亲缘 看一看美丽的祖国 看一看大好的河山 莫辜负良辰美景 莫辜负壮丽华年 2018.5. 山楂情 文/王翠红 一个叫青松岭的小镇 山楂糕那么会心 把旅者徒步的燥热 熬得酸酸甜甜 你亲手捧来 初夏的清凉 拈在指间 笑在脸上 一朵朵红艳艳 快乐分享 那些故事 那些笑声 诗行里 都在酿制着新酒 不知道多少颗 爱戴 崇敬 在一片胸膛里 跳荡 塞罕坝的酒 文/余临风 爷爷喜欢喝酒 很少的酒 却也喝过了多少春雨霜秋 筷子尖上的酒珠 每次都让我醉到正月初五 父亲布满皱纹的额头 有一条沟壑 就流淌着爷爷醉扶篱墙的享受 那时我就想 如果我有一缸酒 父亲就不用那么愁 爷爷也可以见到皇帝不磕头 我家很远的北方 有个地方叫塞罕坝 塞罕坝的酒 有草原汉子的血统 甘烈醇厚 爷爷说 这一辈子 唯一的念想 就是能再喝上一口 再等等 爷爷 长大了 我就做那里的酒汉子 用力气,臂膀,血和汗水 为您酿出火炕桌上的渴求 如今我身边就是 塞罕坝的酒缸 可爷爷却带走了他的念想 让我替您品尝 40年,筷子尖上的酒 还是那么醇正绵长 爷爷没等到我长大 塞罕坝酒 却走进我加冠礼的殿堂 愿得意尽欢 宇内飘香 让离家的游子 梦回故乡 让天下的爷爷 都醉成少年郎 醒来,孙子说 他记住了塞罕坝的酒香 青松岭小镇 文/海光 喜欢坐在小镇里 就这么看着 山花在春风里凋谢 满面的蔷薇开的正旺 一座拱桥很安静,风 在水中奔跑 不远处,惊飞一只鸟 几户楼阁寂静的打开身体 我能看出点滴墨汁落于层楼叠院 还能,历数出几只悠闲的丹顶鹤 远处的云朵藏进山里 一些美好,蔓延到整个天空 我还在看着 这里和家之间只隔一个背包 它让我流浪与相遇 梦回水乡 王颖春 去南方水乡 是我一直的梦想 撑一把油纸伞 漫步于 有错落的砖墙 精致灰瓦的小巷 想想都令人神往 作协团采风 帮我实现了愿望 而且我和那么多亲人 一同前往 可以想象 我当时幸福的模样 青松岭江南小镇 有着塞外民族风光 山水环绕 古朴幽雅 依水而建的民居 错落有致 婉约 端庄 水流潺潺 小桥弯弯 水街两岸 杨柳依依 山峰环绕 起伏 秀丽 一切的一切 让我目不暇接 水榭凭栏 花香伴诗意 微风拂过 山水顿生色 采风团的亲人们 忘记了自己是北方人 姐妹们步子优雅 行走于水边 小巷 是那样的 温婉 知性 小家碧玉 豪爽的男子汉 也变得柔情 细腻 对姐妹的关爱 暖心暖肺 就像大哥哥 照顾邻家小妹 ………… 漫步水墨丹青中 便是梦里的水乡了 醉了诗行 文/静湖/20180519 你说只要感情有 喝啥都是酒 那我们怀着如此真切的诗情 岂不是见山是酒,见水是酒 见风是酒,见云是酒,见乡情是酒乎 于是且把烦恼放空 且把红尘洗净 我们醉在这天地人文中 醉成难得糊涂的一行诗垄 那我们就隔着一片寂静青松 隔着烈烈的阳光 隔着晴空 举着这山这水这云这风 干杯,朋友 不负着满怀诗情 烂漫山花也在酒香中 醉了花香 青松岭的松针千针万针 醉成绣花的妙手 把这隐居在山里的酒乡 绣成招展淳厚的酒旗风 不用牧童的笛声 就闻着酒香飘到这白云深处 做个酒仙 喝醉满怀诗情 那丰沛诗句 踉跄着跑到蓝天白云上 撒着欢唱歌跳舞 小镇风云 文/静湖 初夏的上午 一群遵化作协的作家诗人们 走进青松岭小镇 走进这个安静又热闹的塞外江南 且动且静 且走且停 且观且止 且思想且文思奔涌 载笑载言放飞生命 小镇的风 从塞罕坝吹来 从站满青松的岭上吹来 从一部电影中吹来 从电影的主题曲中吹来 长长的鞭子响彻长长的风中 小镇的云 乘着风来 唱着歌来 坐着万山大叔的马车来 从历史深处跳着舞登上现代舞台 若一朵朵白帆 开在湛蓝的海上 而我们也和小镇上的人一起 成了海底幸福的鱼儿 1965年播放的电影 现在还有人在看 无法穿越就在怀旧的歌声中 去看满山满岭的青松 青松们更高了 耸入风中云中 青松们更粗了 年轮沉默着向内里积蓄力量 抱一树树厚道情怀在心中 青松们更多了 子又有孙 生生不息 创造一个金山银山的传奇 青松们的根扎的更深了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站直一片绿荫 站直一片深情 风起云涌 故事旧了新了 当年只有一驾马车的青松岭 却因为青松岭的故事而车水马龙漂亮繁荣 小镇上的人们 就像小镇的风云 过着舒卷开合的日子 打理自在风情的生活 正面主角张万山的后代 开着万山客栈 反面配角钱广的后代 开着钱广农家院 《青松岭》的电影 还在继续上演 诗人们也在这里客串了一下自己 入乡随俗 小镇风云灌满诗人的诗行 有感于作协采风 文/张瑞华 这个家好大 大到彼此不知名姓 这个家好暖 暖到互为姐妹、弟兄 从相聚的那一刻起 兴奋 就主宰着我的神经 把山水的美 收进眼底 把亲人的笑 留在心中 有你们真好 在画意中谈诗 于诗香中把酒 这份高雅 为青松岭的小镇 带来一抹 亮丽的风景 写给青松岭小镇 文/张瑞华 带着儿时的记忆 远路而来 没寻到扬起的长鞭 和飞奔的马蹄 却被粉墨水彩 涂到丹青里 河水好清 清得能把心儿照澈 小桥好静 静得能忘掉名与利 蓝天好高 高得连梦幻都生出希翼 从故事到塞外江南 你 用智慧和心血 描绘了一段世间传奇 青松岭 带给我的是真、是美 亦是启迪 漫步此间 我愿在优雅的微笑中 如你 将诗一样的明天开启 青松岭江南小镇 文/曹安宁 请原谅我来的匆忙 没带什么礼物为你奉上 青松岭 江南小镇 我为你徬徨 油纸伞下是谁家的姑娘 快用相机录下这份惬意 水墨丹青 渔舟唱晚 怎不让人产生遐想 小巷游人如织 商铺林立熙攘 徘徊复徘徊 伊人扑面来 我猜她定是迷失的方向 独坐阁楼小憩 品一盏清茶 染一柱高香 听一曲江南小调 望一帘碧水喷泉 铺一卷宣纸 勾勒你我青春靓丽 嫣然一笑 犹若芙蓉绽放 都说天上好 哪有人间妙 红鲤水中游 人在画中走 我坐在桥上看风景 那桥下的人无心看我 嬉戏于江南水乡 忘却了归途 期盼骤雨的洗礼 风清爽 心舒畅 这韵味犹被珍藏 山林倒映在水中 如黛玉葬花般美丽 笑意间 月色高悬 刹那间 晕开结局 泼墨起今朝的涟漪 总能忆起前世的你 彼此倾诉爱意 雨声淅沥 浸透如诗如画的天地 1、投稿邮箱:yanshanshiwen@163.com 2、来稿请用word格式排版,写明作品体裁,并附上作者姓名、个人简介、生活照一张及个人微信号一并打包发送到投稿邮箱。 3、稿件须是网络原创首发作品,文责自负。 4、投稿后一周内未收到回复即另行投往他处。 5、读者赞赏的一半为作者稿费,稿费每月发放一次。 顾问:韩布晖 张连福 范丽丽 张国印 希国栋 周祝国 刘新民 张全江 总编辑:纪惊雷 常务副总编辑:曹雪艳 小说、儿童文学主编:代文静 散文、报告文学主编:小愚 诗歌主编:王翠红 诗词主编:田玉竹 评论主编:梁淑艳 动态主编:陆丹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