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故事:商人觊觎女子的美貌,将她救回家中,却因偏心把家毁了

 诗文书画汇 2021-03-31

明朝末年,在北方的一个小村子里住着一个叫王显的男子。王显是一名行脚商人,他从周边几个镇子收购兽皮,之后再赶着驴车运到别的地方贩卖。

虽说辛苦,不过一年下来倒也能赚不少钱。王显的结发妻子李氏,是个能吃苦、务实的妇人。王显经常出门在外,家里家外都是李氏一个人操办。

而且李氏为人不轻佻,向来安分守已。

不过,让王显遗憾不已的是,他与李氏成亲数年,却一直没有子嗣。这件事让王显每每想起,就是揪心不已。

民间故事:商人觊觎女子的美貌,将她救回家中,却因偏心把家毁了

不过子嗣倒也不是强求之事,王显没有责怪过妻子,李氏却一直在自责。

话说有一日,王显赶着驴车去各镇子收购兽皮,回来时天已经黑了。王显赶着驴车乘着夜色走在荒野小路上。

周围是荒草一片,头上是繁星点点。王显独自赶着驴车往外乡走着。

忽然,他看见前面路边上躺着一个人。王显赶忙跳下马车,朝着地上之人走了过去。

夜色之下,眼看那人的穿着倒像是个女子。王显呼唤了几声,那女子并没有回答。

王显将女子翻过身来,却被那女子的样貌深深吸引。只见那女子肤如凝脂、皓齿红唇、柳眉樱口,看得王显是如痴如醉!

身边驴子不耐烦了,发出了叫声,王显这才缓过神来。他伸出手来探了探那女子的鼻息后,又唤了几声,可那女子还是没有反应。

王显心中不免思忖道:“我虽与她不相识,但眼下她昏迷不醒,岂有不救之理?况且这女子的样貌……”王显起了恻隐之心,不过那女子的美貌才是重点,这也成了悲剧的导火索。

王显将那女子抬上驴车后,便调转方向朝着家里行去。

发妻李氏听见铃铛声,知道是丈夫回来了,她匆匆忙忙跑出来迎接。

王显将驴车停好后,将女子背进了屋子。妻子看得是一头雾水,王显便将路上的事说给了妻子。

李氏闻言后就跑出门去找村中的郎中。不一会儿,郎中来了。郎中看了看没啥大碍开了些药后就离开了。

原来这位女子是太过疲累,饥寒交迫所致。妻子李氏在旁悉心照料,王显累了一天,去了偏房后倒头便睡着了。

翌日一早,那女子已经醒来,发妻李氏正在给那个女子喂汤药。王显再看那女子,却发现此时她满面红润,样貌更加漂亮!

民间故事:商人觊觎女子的美貌,将她救回家中,却因偏心把家毁了

女子看见王显后俯身要行礼以感谢救命之恩,李氏赶忙将女子扶住。

“姑娘,你是哪里人?为何会在野外昏倒?”王显问道。

“我名叫郑芙蓉,本是江南人。前些天跟随爹爹来此做生意。爹爹来此后不久被歹人所骗,他一连几日不吃不喝,结果丢了性命。

我去衙门报官,却因无凭无据被县令赶了出来。我将爹爹安葬在此,身上再无分文。我日夜兼行欲要回江南老宅,却因饥寒难耐晕倒在野外。幸得恩公施救这才捡回了一条性命!”

言罢,那女子轻声哭泣起来。李氏闻言是叹声不已,赶忙拿出手帕帮女子擦泪。

“你家里还有亲人吗?”王显又关切地问道。

“我娘早早离世,家中再无亲人了。”女子说道。

“真是可怜人!你若没有去处,暂且留在我家养病吧!”郑芙蓉闻言是感激不已。

又过了几日,芙蓉的伤基本好了。发妻李氏找到王显,说道:“眼下那姑娘已经痊愈,常住家中倒让外人说三道四了,不如今日遣她离开,免得惹出麻烦事!”

王显思忖片刻后说道:“那姑娘眼下没了亲人,遣她离开怕是害了她。再说我经常外出行商,不如就让她留下与你作伴,岂不两全其美?”王显心里另有打算,李氏哪里知道?

妻子听他如此一说,倒也没有多虑,点头应了。

两日后,王显离家出门行商去了。临行前,他对郑芙蓉说道:“姑娘没有去处就暂且留在我家,我今日出门行商,你正好与我夫人作伴,你们相互也有个照应。”

民间故事:商人觊觎女子的美貌,将她救回家中,却因偏心把家毁了

郑芙蓉闻言后躬身行礼道:“那就劳烦恩公了!”

王显又和夫人交代了几句,随后离开了家。

不到半月,王显回到了家。李氏疑惑地问道:“怎么这一趟如此之快?生意不好做了吗?”

“夫人不必担心,这趟货很是抢手,我到了那里便被一抢而空。”王显回答道。

而事实上,王显心中全是郑芙蓉的影子,他以低价贩卖了货物就急匆匆回到了家。

李氏哪里知道王显的心思?

王显回到家后,拿出两枚银簪。一个给了发妻李氏,另一个交给了郑芙蓉。

两枚银簪大小差不多,只是样式有所不同。那郑芙蓉年轻貌美,那枚银簪看上去要漂亮许多。李氏看着自己手里的那枚银簪,显得有些老气,心里很不是滋味。

郑芙蓉把玩着那枚银簪,脸上尽是笑容。王显看在眼里乐在心上。而一旁的李氏面无表情,看着眼前这一幕,李氏是醋意浓浓。

却有一日,李氏欲要出门采买。郑芙蓉因身子不适并没一同前往,王显一早出了门,不知去了哪里。

李氏没有多虑一人去了镇上。她刚刚离开不久,王显便回到了家中。

他见郑芙蓉一人在家,便与郑芙蓉闲聊起来。郑芙蓉见王显一表人才,对她照顾得好,还是恩公,于是对王显起了爱慕之心。

王显迷恋郑芙蓉的美貌,两个人是含情脉脉,险些惹出事端来。

王显拉着郑芙蓉的芊芊玉手说道:“你如今没有亲人,也没有好去处,如果你嫌弃就做我的妻室。我王某人必会真心待你!如若能给我添个一儿半女,我感激不尽!”

民间故事:商人觊觎女子的美貌,将她救回家中,却因偏心把家毁了

郑芙蓉本就对王显有爱慕之心,当下听了这些话,点头应了此事。

“姐姐待我不薄,这样会不会伤了姐姐?”郑芙蓉有些疑虑地问道。

“放心!你姐姐本就心善,我去和她说!”王显欢喜地说道。

这个让王显朝思暮想的美人胚子,今日终于让是得到手了,王显岂能不高兴?

李氏回来后,王显便将纳妾之事告知了她。她之前所担心的事儿终究还是发生了。

但李氏没有给他生儿育女,自知有愧,她心中虽有醋意,但见王显纳妾之心已定,无奈她也只得应允了。

两日后,郑芙蓉正式嫁入王家。郑芙蓉心地单纯,没有坏心思。李氏见她如此便也慢慢放下了芥蒂。姐妹俩相处得很和睦,王显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不过,王显此后的诸多做法却酿成了悲剧。

因郑芙蓉年轻貌美,王显便经常与她在一起,冷落了李氏。

起初李氏倒也理解,谁让人家比自己年轻漂亮呢?李氏认为,王显只是一时的贪恋,等没了新鲜劲儿,他自然也就平等对待了。

此后,王显经常外出行商时总会带回来一些金银首饰,他给芙蓉的总要比李氏好上一些。李氏看不过眼,心里的醋意是越来越浓。

如此过了小半年,郑芙蓉的肚子微微隆起了。郎中号脉后被告知,郑芙蓉已有孕在身,王显乐得合不拢嘴,而李氏心里的醋意早已升级。

丈夫的种种偏向,让李氏的心里已经萌生了杀意。

民间故事:商人觊觎女子的美貌,将她救回家中,却因偏心把家毁了

就在郑芙蓉怀胎7个月的一日午时,王显正在外行商。郑芙蓉把玩着王显前些天送给她的玉镯,傻傻地笑着。

李氏看着这一幕醋意大发,她顿了顿,一个计策萌生出来,而本故事的悲剧也由此产生了。

“妹妹,今日天气不错,我们出去走走如何?”李氏笑着说道。

郑芙蓉一看姐姐来了,赶忙起身行礼。随后两个人一前一后就走出了家门。

村子北面有一口枯井,早就荒废了。两个人边聊边走,就走到了这口枯井附近。

李氏忽然惊叫一声:“妹妹,你看那里有口井,据说那口井许愿很灵验,我们过去看看?”郑芙蓉哪里知道,她一听能许愿便欢喜地走了过去,李氏忽然收了笑容跟了过去。

郑芙蓉弯下身就朝着井里观望,而就在这时,住在村北的张木匠正好要出门,他远远地看见一个妇人伸出手来将一位女子推进了井中。

张木匠大骇,赶忙躲了起来。李氏看了看四周无人,又朝着井中扔了几块大石头,直到井下没了呼喊声,李氏这才转身慌忙地走了。

张木匠藏在暗处,仔细一看,他是倒吸了一口凉气:那人不是别人,正是王显的发妻—李氏!

待李氏走后,张木匠也偷偷离开了。

几日后,王显行商归来,却找不见郑芙蓉。他问妻子,妻子却说郑芙蓉前两日已经回了江南。

王显疑惑不已开口问道:“芙蓉已有身孕,怎会回到江南?你快如实说来!”

李氏百般抵赖,就说郑芙蓉回了江南。王显无奈,只得回屋里睡觉去了。

民间故事:商人觊觎女子的美貌,将她救回家中,却因偏心把家毁了

翌日,李氏出门,张木匠找到了王显,将那日所见之事如实告知了王显。

王显闻言大骇,直骂李氏是恶毒妇人!

待到李氏归来,王显便严厉追问。李氏见事情败露只得如实说了。

“你这毒妇,怎么如此心狠?你良心不痛吗?”王显大声喊道。

“还不是因为你!”李氏不依不饶,遂将王显过去所做之事一一说出,王显闻言觉得愧对了妻子。但人命关天,此事又被张木匠得知,这事显然不能就此作罢。

王显无奈,只得将妻子告到了衙门。县令一听是命案,赶忙开堂审案。

李氏并没有隐瞒,她含泪将实情一一说出。县令闻言也替李氏感到委屈。

但她已然弄出命案,法不能容。县令下令将李氏打入大牢,后天午时问斩。

王显接连失去妾室和发妻,他险些晕倒在堂上。县令认为错在王显,于是下令杖打王显15个大板,此案就此了断。

王显回到家中,此时他妻妾全无,空荡荡的家中只剩下他一人。

民间故事:商人觊觎女子的美貌,将她救回家中,却因偏心把家毁了

他坐在床上呆呆发愣,随后两行悔恨的热泪流了下来。

这世上哪里有卖后悔药的呢?

结语:

今天的故事到这就讲完了。这个悲剧的发生,源于王显对美貌的贪恋。如果那晚他没有碰见郑芙蓉,他和发妻李氏的日子便不会生出波澜。

古人常说:色字头上一把刀!今日看来,此话果然不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