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大有个“长寿系”

 shiys112 2021-03-31
图为梁漱溟先生年逾九旬提笔照

北京大学从建校到如今都有一个“长寿系”,那就是哲学系。哲学系的教授们多长寿,比如当年的周辅成先生享年98岁,梁漱溟先生享年95岁,冯友兰先生享年95岁,张岱年先生享年95岁;如今94岁的张世英教授依然精神矍铄,93岁的杨辛教授依旧侃侃而谈,91岁的李德齐教授更是语出惊人。82岁的楼宇烈先生,在近期接受采访时透露:“我这个年纪在系里得排到二十几位。”在北大哲学系90岁以上学者占四分之一,85岁以上学者几乎占一半。在北大哲学系可谓是:“人生七十已寻常,八十逢秋叶未黄,九十枫林红如染,期颐迎春雪飘扬。”人称北大哲学系是“长寿俱乐部”。

为何北大哲学系的教授们都如此长寿呢?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这群老者、智者、寿者。

是他们的生活平静安逸吗,需知在历次政治运动中,他们受到的冲击、迫害、凌辱和批判是尽人皆知的,是空前绝后的。他们是从意识形态的腥风血雨中走来,他们伤痕累累,绝不平静安逸。是他们有什么饮食秘诀、养生秘笈吗,众所周知他们吃的是家常饭,穿的是平常衣,既不打球也不跑步,打打牌下下棋就是他们的运动,最常见的是他们安详地散步,恬静地缓行,背影如枫,侧影如松,正观如典,反观如经。

思来想去,一般人养生长寿的观念基本构建在生理和心理两个层次上。而北大哲学系的教授们不是两个层次,而是三个层次,即生理层次、心理层次、哲理层次。

生理养生尽人皆知,即平衡饮食,科学营养,起居规律,劳作适度,动静结合。心理养生有人知道,宠辱不惊,善气迎人,心平气和,想开看开,永远保持健康心态。唯有哲理养生是许多人所不知不觉,或未知未觉。

杨辛教授说:生命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个圆,圆上的任何一点都可以是起点,也可以是终点。

楼宇烈教授说:一个人能够快乐地活着,安详地死去,这就是寿。就是长寿的寿,寿命的寿,最根本的要素是顺其自然。

91岁的李德齐教授更是语出惊人:“死是什么?死是一件高兴的事情啊。面对死亡,我要像庄子一样鼓盆而歌。”

现任北京大学中国哲学暨文化研究所所长、李中华教授对前辈的总结是:长寿并不是他们所追求的,他们追求的是能把自己的生命和事业结合在一起。正是对学问的矢志不渝,则让他们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我想,儒家进德、道家保真、释家净心,而哲学家的心灵是至大无外,至小无内,不为生命设终点,只给思考设起点,五尺身躯,直通万物。也就是说研究哲学的人,明事理,晓辩证,胸无块垒,气象高远,不斤斤计较,所以达观长寿。生理养生节欲,心理养生怡情,哲理养生明道。三理同养,众人榜样。三理通养,福寿沉香。

成语链接:

鼓盆而歌:表示对生死的乐观态度,也表示丧妻的悲哀。

庄子的妻子死了,庄子敲着瓦盆歌唱道:“生死本有命,气形变化中。天地如巨室,歌哭作大通。”庄子去世前告诉弟子们:“我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陪葬,天地用万物来为我送行,所以你们不要悲伤 。”弟子们不觉垂泪说:“我们怕乌鸦和老鹰吃老师您的遗体。”庄子笑道:“天上有乌鸦和老鹰来吃,地上也有蝼蚁来吃啊,要是夺了前者的食物给后者享用,那就有失偏颇。”庄子不惧畏死,悠然而去,超越了死亡, 忘却了生命。

李送今/文


 https://mp.weixin.qq.com/s/nDeYKv5ezlYStZeOi8j5P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