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博物馆丨古画中的清明,那久远的春天

 大成教育图书馆 2021-03-31

打开眼界 古画中的清明,那久远的春天

春和景明,细雨纷纷,桃杏灼灼……这是清明时节的风物景观。说起清明节,人们可能首先想到的是扫墓!不错,清明节确实是上坟扫墓祭祀祖先的节日,每年的这个日子小伙伴们随长辈们去墓园给逝去的亲人扫墓拜祭一番,这个节日就算过了。小伙伴们不知道的是,祭扫只是清明的一项很重要的习俗,却不是唯一的习俗。古时的清明更有许多结合扫墓亲近自然,迎接春天的娱乐活动,这其中有踏青游春、祓(fú)禊(xì)、蹴秋千、蹴鞠、放风筝等等。

这些清明风俗在今天虽然几近湮灭了,但它们还鲜活地存于古诗文中,更直观地展现在古画里。今天,我们就看看古画中的清明、那些已逝去的久远春天——

壹 踏青游春之《游春图》《虢国夫人游春图》

上坟扫墓祭祖是清明最主要的习俗之一,与扫墓相伴的,就是人们的出游。约从唐代开始,人们在清明扫墓追悼逝者的同时,不辜负大好春光,尽享生命乐趣,带着一家老少到山野乡间游乐一番。当然,也有的人是特意在清明节期间到大自然去欣赏和领略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的。因此,清明节也被称作“踏青节”。我们通过隋唐时期的两幅名画:隋朝画家展之虔的《游春图》与唐代画家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来看看古人春游的美好画面。

54(8629146)-20210329111026 (1).jpg

《虢国夫人游春图》 宋·摹本 藏辽宁省博物馆

《游春图》是隋朝画家展子虔的绘画作品,画上有宋徽宗题写的“展子虔游春图”六个字。画中展现了水天相接的情形,上有青山叠翠,湖水融融,也有士人策马山径或驻足湖边,还有仕女泛舟水上。春风和煦,水面上微波粼粼,岸上桃杏绽放,绿草如茵。此画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绘画馆,是迄今为止存世最古的画卷。

《游春图》 隋 藏故宫博物院

《虢国夫人游春图》是唐代画家张萱的画作。原作已佚失,现存的是宋代摹本。这幅画再现了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的三姊虢国夫人及其眷从盛装出游的情形,画面以人物为主,不著背景,只以湿笔点染出斑斑草色,意境清新,人与马的动势舒缓从容,正应游春主题。画作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贰 临河祓禊之《兰亭集序》

说到晋代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书圣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这篇序文写的是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也就是公元353年4月初,王羲之与友人们在会稽山阴的兰亭雅集,饮酒赋诗的盛事。雅集与清明活动有关吗?太有关了,因为三月三上巳节的核心活动是“修禊事也”。

5(8629156)-20210329111011.jpg

《兰亭集序》中写道的“曲水流觞”

何为修禊?修禊也叫祓禊,是农历三月三上巳节的习俗。在这个日子里,人们去水边洗浴以去除污秽不洁,祓除疾病,清洁身心。到了晋代,上巳节祓禊就不一定在野水中洗澡了,祓禊成了一个仪式。仪式结束后,大家就坐在河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酒杯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并吟诗论文,这就是《兰亭集序》中写道的“曲水流觞”。瞧瞧,古人的暮春野外活动简直不要太浪漫了!

可能有小伙伴们有疑问了,我们不是谈清明节活动吗,怎么介绍起上巳节的习俗?大家可能不知道,上巳节与清明节大有关系,这个我们在“知识点”再讲。

叁 荡秋千、蹴鞠之《月曼清游图》《宋太祖蹴鞠图》

秋千最早叫“千秋”,相传为春秋时齐桓公从北方民族山戎那里传入的,汉以后成为清明及其他节日,如:寒食节、端午节的民间游戏,南北朝时期非常流行。传说清明荡秋千可以驱除百病,荡得越高,象征生活越美好。在纪念逝去亲人的同时,荡秋千渐渐成了清明节的传统习俗之一,明清两代定清明节为“秋千节”,皇宫里专门安设秋千供后妃、宫女们玩耍。清代画家陈枚的《月曼清游图》,就有表现清明荡秋千的场景。

51(8629150)-20210329111016.jpg

《宋太祖蹴鞠图》 元·摹本 藏上海博物馆

除了荡秋千,清明节还有蹴鞠、放风筝、斗鸡、拔河等活动。在“春和景明,惠风和畅”的大好春天,蛰居了一个冬天的人们是该走出家门,伸胳膊展腿地放松活动活动了。不但民间如此,宫廷也这般;不但草民如此,帝王也不能免俗。我们且看《宋太祖蹴鞠图》。

南宋诗人陆游的《春晚感事》中就有“寒食梁州十万家,蹴鞠秋千尚豪华”的诗句,说明荡秋千,蹴鞠是寒食节的习俗。北宋的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就是蹴鞠运动的爱好者,《宋太祖蹴鞠图》描绘宋太祖赵匡胤、太宗赵匡义和近臣赵普等一起蹴鞠玩乐的情景。这幅画原作者是北宋的苏汉臣,现在流传下来的是元代摹本,现藏上海博物馆中。

古画中那些逝去的春天已难以追寻,但中华民族慎终追远,亲近自然,热爱生命的风尚却依然鲜活地存留在古画中,存留在中华文化中,存留在我们民族的血液中。清明节小伙伴们在扫墓祭祖的同时,一定要记得走出家门,多亲近自然,活动筋骨……走出现代的水泥丛林,你会发现不一样的春天!

本版撰文·陈芊 图片源自网络

知识点 清明节不只是清明

谈到清明活动,诸如春游、祓禊是上巳节的习俗,寒食、扫墓本是寒食节的活动。怎么会把寒食、上巳、清明三个节日混在一起谈呢?因为现今这三个节日基本上混而为一了。

农历三月,春天的大幕便全都拉开了,燕啭莺啼,桃红柳绿,春意盎然……自古以来,农历三月有三个节日,分别是:寒食节、清明节、上巳节。

55(8629154)-20210329111007.jpg

《月曼清游图》 清 藏故宫博物院

三节中最早出现的是寒食节,它在二十四节气清明的前一至两天,其由来相传是春秋时期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把他被自己烧死之日定为寒食节,当日不举火,吃冷食,又称冷节。农历三月三古称上巳节,主要活动就是临河祓禊,顺便也在此日春游野宴,食品以春季时令食物为主,既然是野宴,想来食品都是做好带出的冷食。清明节处于仲春与暮春之交,本是节气,起初,该节日吃的食物与古代的寒食节相同。清明发展到后来,兼备了节气、节日的双重意义。

寒食、上巳、清明三个节日时间挨得很近,习俗也基本相同。随着时间的推移,清明节在发展中兼并融合了寒食节与上巳节的习俗,寒食与上巳渐渐被人们遗忘了,取而代之的清明节被赋予新的内涵。所以,现在的清明节不只是清明,它是三节一体的融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