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愿我们都将寻回本该拥有的生活​!​

 新用户5594FR0q 2021-03-31

今天在朋友圈看到一则消息,在2017年《华盛顿邮报》中评调「十大奢侈品」而名单中竟没有任何与物质有关的...............

名单中尽是生命与生活。

我看了看以下十条后,发现与我这个月的沉寂原因不谋而合,接下来就让我借用这十大奢侈品,来简短讲述我这个月的心路历程吧。

01


生命的觉悟与开悟

3月中旬的某一天,我突然接到了一通来自外地的电话,是我参加华人行动的同学,她在毕业后,陆续学习了多项课程,其中就包括阿卡西阅读,一种透过冥想后占卜的学问,我想说她不仅学有所成,更深得个中精髓,我决定开始写作的觉悟,就是透过阅读后带给我的指引。

而后再接到电话时,她告诉我来自一条宇宙的信息需要请她转达一句话:“未来写作,不能再使用头脑的思考,要开始冥想打坐,从宇宙中获得开悟的能量。”

我想说的是,对于写作,我已然有了终生的觉悟,源于我对自己生命的了解,也基于我对每个生命的好奇和尊重,透过写作,我期许自己能够步步高升,也希望我能不忘初心,写出这个世界最需要看到的文字。

但对于开悟,我就一知半解了,从那通电话结束后,我就尝试冥想和打坐,有好几次还赶在日出前夕,只不过可惜的是,我并没有坚持下来,唯一有坚持的是,我停止了思考,而停止思考,也就停止了写作。

可我明明每天都会闪过很多的念头,我一样刷热搜、看新闻、追时事,每看一条就会萌生一条灵感,可我却没有想要动笔的念头,每次都告诉自己,与其揠苗助长,不如辣手摧花,直接打消想法,实实在在的做回一个普通而平凡的看客,这算是最近不写作的第一个借口。

就当成我是在休息吧,休着休着,也许某一天,我可能又会若无其事的挥笔疾书了吧。

觉悟和开悟,是不能也无法追寻的,如果它有迹可循,那可能只是某些人的营销骗术,我一直相信,觉悟和开悟必须源于每个人的内心,一种通达明澈,一种了然于心。

于是,我选择不期待,这将是我穷尽一生都需要置顶的人生目标,即便它虚无缥缈,即便我一无所获,都不会影响它在我心中的地位。

02


一颗自由、喜悦与充满爱的心

我的老婆,就是因为太尊崇“爱、自由、喜悦”,以至于这个公众号的前身就名为“爱自由空间”,连我们家都被她称做爱自由空间,后来这个名字,被许多人广泛使用,我们才放弃延用了这个称呼。

但不妨碍我们夫妻,就是崇尚爱、自由、喜悦的一家人,我们会为了自由放弃工作、为了喜悦放弃竞争、为了爱放弃利益。

活该我们没钱!

03


走遍天下的气魄

于我而言,这已不是气魄了,而是刚需。

今天写这篇心得,我是顶着重感冒的状态写的,我这人看起来很稳重,但骨子里有一种野性,说走就走的那种。

我家离市区有20公里,周一在市区有个会议,于是我突发奇想,骑单车去,很多人听着可能觉得没什么问题,来回40公里而已嘛,我全职马拉松选手甚至都不用骑,用脚就行。

但我不得不说,我十多年没有骑车了,就好像一个好几年没有开车的人,你突然让她开着跑长途,我想大部分都会害怕怕吧!

这不是体能好不好的问题,说到底,还是气魄使然,一个人没有这样的气魄,他断然是不会去做他不熟悉的事情的。

在云南省内,基本我都自驾了个遍,沿途好几次也有遇到悬崖峭壁,泥石滑坡,好在情况都较轻,有惊无险的都过来了。

在中国境内,除了偏远地区,我也去过大部分的省市了,大多数还都是下乡服务,所以好多朋友初次认识我的时候都会说要带我去农村看看,我其实心里都会说:“搞不好我去过的农村比你去过的都多...”

国外是小时候去的,听我妈说,我去澳洲的时候才5岁,一下飞机就发烧,烧到回家,所以我完全没有记忆。

我和老婆说了,要为我们这一家,开始存旅游基金,穷游的标准,只要达标,说走就走。

04


回归自然

住在云南昆明,已经是我觉得最贴近自然的地方了,而我们住在昆明的郊区,西山的脚下,那就更加自然中的自然了。

我们家是一楼的洋房,庭院被老婆布置成了花草的世界,我们的女儿,从小就没买过什么玩具,她最多的玩具就是树枝、石头、泥巴、虫子、蜗牛,但很奇怪,她虽然也慢慢有了一些现代的玩具,但还是喜欢自然的玩具。

人与自然,本就应该和平共处。

05


安稳与平和的睡眠

这条是我唯一能够确定,我至今无法做到的项目了,直到现在,我还是找不到一款真正适合我的枕头,我的头很大,但也不至于大到没有枕头能匹配我吧?

90年代我就睡上了德国的乳胶枕了,弹力枕,高中低棉枕,竹枕,决明子枕,茶叶枕,数不胜数,就差睡砖头了。

除非很累,我才能忽略枕头的阻碍,但如果很累了,躺在地上我也能睡着了,还需要枕头?

那还是别怪枕头了吧!由于最近一直都在调理筋络,发现我确实堵的蛮严重的,师傅都说我脑子现在不太灵光,就是因为这个,虽然我还是觉得应该怪枕头。

好吧,这算是我最近不写作的第二个借口。

06


享受真正属于自己的空间与时间

这算是我最近不写作的第三个借口,我很喜欢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空间与时间,在这个空间,我不用顾及要不要去照顾别人,在这个时间,我可以只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情。

后来我会想,在这个资讯爆炸的信息化时代,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让自己拥有这项独特的能力,因为我们如今,真的很难很难再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空间和时间了。

平时在外奔波,应付各类人等,三教九流,十八般武艺,一路过关斩将,旗开得胜后,回到家里,面对公婆、先生、孩子,又是一番新的武林外传,折腾一番后,好不容易躺在沙发上,正该享受的时候,又情不自禁刷起手机热搜、吃瓜舆论又把你带进新一轮的腥风血雨中,你继续战斗,直到筋疲力尽,而此时你会发现,你不仅没有享受到属于自己的空间和时间,你可能连睡觉的时间都被剥夺了。

不要问怎么办,我相信你始终会做到的。

07


彼此深爱的灵魂伴侣

这个问题对很多人来说太难了,因为现在说是一个版本,过五年后说可能又是另一个版本,十年后,都不确定还会不会是伴侣。

不过我现在还是要说,我很庆幸,我的老婆先是我的灵魂伴侣,而后才是我的老婆,至于以后,那就以后再说。

毕竟,我们不要觉得别人会不会变,在问这句话之前,总是要先问问自己会不会变。

08


任何时候都有真正懂你的人

情绪需要被看见,被看见才能被理解,而理解你的人,就是懂你的人,这不需要你们有多么深厚的感情基础,有时候很可能仅是一面之缘,就能彼此心心相印。

作为生命工作者其中一员,这种能力,我们都需要自备,所以认识我们,也许你就能拥有任何时候都能懂你的人。

而我呢,细数多年下来,社交圈甚小,真正保持联系并来往的也就不超过一双手之数,很大的原因就是,如果彼此并不契合,那我也不会深交。

我是一直这样做的,所以能铁到现在的,即便不知根知底,也都是互相扶持的。

09


身体健康、内心富有

我周一骑车回来后,因为过度消耗体能,导致被家里得了感冒的老婆和女儿传染,仅一天的时间,我就发展成重度病毒感冒,至今一颗药没吃,硬抗。

昨晚还在和老婆感慨,我说:“人只要一有了病痛后,除了恢复健康,就什么都不再想要了,可一旦恢复了健康,就又会把健康丢的远远的,不计代价的损耗自己的身体。”

有时候看起来挺自作孽的,但回到这个大环境之下再看,其实,我们都是身不由己。

大人有大人的苦恼,小孩也有小孩的烦恼,我们都在为了身处这个世界中,不断奋力拼搏,以换得自己和家庭的安身立命之地,即便生病了、趴下了,只要还能站起来,我们就会继续拼、继续往前奔跑,直到再也走不动。

有些人走不动了,还会拿自己拼回来的老本续命,续到最后,发现一切成了一场空,唯一能留下的,只是我们曾经来过的足迹。

有些人走不动了,就牺牲自己,成全后人,要是积善之家,那还有点余庆,可要是积恶之家,这些积蓄反而就成了灾殃。

我们能怎么办呢?

学会让内心富有,我们才能不迷失在物质的洪流中,才能拥有洞彻的双眼,看清这世上的纷争,不随波逐流,不本末倒置。

内心富有,也就减少了物欲的需求,也让我们不再疲于奔命,日夜操劳。

内心富有,身体健康也就是买一赠一的意思而已。

10


能感染并点燃他人的希望

这是我始终想写作的追求,可在感染并点燃他人之前,我自己需要被感染和点燃,我的文章,如果不能打动自己,那么要影响别人,也许是天方夜谭。

今天这篇,我虽然觉得不算文章,但里面的内容,却是我可以打动自己的,至于能不能影响他人,就还是顺其自然。

我只是想透过写这十条心得,梳理一下我的状态,寻回我内心的平静,不再患得患失。

因为不写文章,对读者而言可能没差,不看我,可以去看别人的,那么多人再写,而且都写得那么好,我算什么呢?

但对于我而言,却有一种如坐针毡、如芒在背的感觉。

如同《华盛顿邮报》颁布的这十大奢侈品一样,我若向往并拥有了这些品质,我为何还感觉哪里不够呢?

我想了想后,还是绕回原点,是物质。

物质条件没有上升,精神就难以自由。

“何以解忧、唯有暴富”虽然是一句俗话,但也足以表明,只要我们还生活在这个时代,就难以避免逃离这样的竞逐,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已然是目前社会型态的必要环境了。

如果不想被淘汰,那就要跟上脚步。

但我已然希望,在奋进的同时,我们不要忘了,这十大品质,是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要、也不能丢弃的。

因为拥有这些,我们才足够被称之为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利益驱使的行走机器。

我很喜欢一本书的名字,作者是美国的塔拉.韦斯特弗,她的书名也可以当成一句话送给大家: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愿我们都将寻回本该拥有的生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