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增广贤文(24)

 乐水无涯 2021-03-31

图片

一举首登龙虎榜〔1〕,十年身到凤凰池〔2〕。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注释】

〔1〕举:科举,是中国古代一种用考试方法选拔官吏的制度。 龙虎榜:科举考试录取的榜单上都是有名望的人,这样的榜单被称为龙虎榜。

〔2〕凤凰池:古代重要的政府机构中书省的代称。这里指非常显要的官职。

图片

清代科举考试最高级——殿试的成绩榜

【译文】

科举考试一旦名登龙虎榜,十年后就可以身居要职。曾经十年窗苦读没人理睬,一次考试就成为天下都知道的名人。

【点评】

这段的主题是劝人向学。中国古代将读书与做官联系起来,形成了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员的科举考试制度。在这种情况下,金榜题名,名扬天下,就成为人们读书的最大动力。这里列举了科举考试成功后的种种名利:龙虎榜、凤凰池,一举成名,身居要职。怎么样才能做到呢?必须经过十年寒窗苦读,承受种种人生的寂寞。然而与“一举成名天下知”的巨大诱惑相比,“十年寒窗无人问”也就不再痛苦。即使今天,生活中仍然有人用这些格言来劝人好好读书。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1〕。

【注释】

〔1〕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语出唐代诗人杜甫的《曲江》,意思是,作者到处都欠有酒债,之所以这么放纵饮酒,就在于活过七十岁的人自古就很少。

【译文】

酒债走到哪儿都有,人活到七十岁自古就很少。

【点评】

这则选自杜甫《曲江》诗,联系该诗的创作背景和杜甫的生平,应该是为了表达作者对政治失意的一种愤激之情。但在日常生活中,后半句常常被单独引用,变为对高寿不易的感慨,与杜甫诗中的原意已经相去甚远。

图片

四川成都杜甫草堂

759年冬天,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家眷入蜀,在成都营建茅屋而居住,称“成都草堂”。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流传至今的有二百四十余首。草堂故居被视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圣地”。

养儿待老,积谷防饥。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1〕。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2〕。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注释】

〔1〕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语出《孟子·梁惠王上》。豚(tún),小猪。彘(zhì),猪。意思是对鸡猪狗的喂养,不要错过它们繁殖的时机。

〔2〕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语出《孟子·梁惠王上》,意思是几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挨饿了。

【译文】

养儿是为了防老,积蓄粮食是为了防备饥荒。鸡猪狗的喂养,不要错过它们繁殖的时机,几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挨饿了。常常在有吃穿的时候想想没有吃穿的日子,不要把没有的时候当作有的时候。

【点评】

本段讲如何持家。持家最为重要的是要会打算,有计划,要注重积蓄,同时还需要节俭过日子。这里提到的第一点,是要做到“积谷防饥”,要做好平常的积蓄,以防备发生饥荒;第二点是养好各种家畜,这样可以确保数口之家不会挨饿;第三点,是要有节俭意识,就是要在有饭吃的时候多想想没有饭吃的日子,这样就自然不会浪费。这三点,即使在今天仍然非常有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