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半个木匠:略谈日本组子细工和中国古代花格的渊源

 木结构资料库 2021-03-31
谈到日本组子和中国花格的渊源,这个问题说来话长,说理论不如先举个例子,更直观明了。
图片
此为木结构花格之三 栀子花式,因纵向棂条和斜向棂条相夹,形成纹样图案似栀子花而得名。此种几何法的构成方式,形成的纹样连续而无尽。此框为纹样元素的局部效果,可往四方无限扩展,整体图纹简洁而富有韵律美。

栀子花,原产于中国,枝叶繁茂,叶色四季常绿,花芳香素雅,为重要的庭院观赏植物,其花语是“永恒的爱一生守侯和喜悦”

图片
图片

此栀子花式的名字非我所起,明否道人计成所著文献中早有此纹样的记载,且一字不差。此书流传至日本,日本人甚是推崇,由于历史的原因,此书在中国反而长期淹没,历久不彰,寂然无闻,后由于日本造园界的推崇,始引起国内学术界的重视。

图片

此栀子花式纹样在日本被称为goma(胡痲),图纹样式与中国一样,而名称叫法不同。

图片

再举一例,还有日本和室的千本格子纹样,与我国明时的流行时尚:“床槅柳条式”如出一辙。明代文献中,关于床槅柳条式的记载曰:“时遵柳条槅,疏而且减,依式变换,随便摘用”,这句文字证明,在明朝作者时代,用柳条式纹样在当时是流行时尚,是大面积普及的,当时所说的柳条式即是日本所说的千本格子类样式。

图片

图片

图片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相关书籍都有记载,但略举二例,以兹说明。
这说明日本组子纹样,传承了中国唐时的风格纹样,且受到了中国明代造园风格纹样的甚深影响。其纹样的整体构成风格、理念与我国明及以前时期极其相似,真如一脉传承(包括日本造园的理念也受到了中国造园思想的深刻影响)。
当然日本在组子纹样上、造园上有自己的创新和成功之处,但这种创新仅限于纹样图案的创造(增加了一些自民族元素的纹样)和制作工艺的改进。因此这种品类纹样的增多和工艺的不同只是局部的,而组子整体的风格、理念及制作原理,还是中国(明朝及明朝以前)文化语境下的。

图片

图片
就像时下流行的现代新中式家具,固然简约美观,有些设计款式也很成功,但从整体框架、造型设计的构成上,依然脱离不了中国古典家具的语境;其构造上虽有简化,仍脱离不了古典家具榫卯结构的语境。
图片

同理,日本组子的审美不能说完全是中国(明及以前)审美,但源于中国明及以前审美的甚深影响。

  • 而我们受清代风格影响太深,已认不出明及以前的风格也属于我们,而只把距离最近的清代风格当成是本民族的。

  • 而在日本组子上,又几乎看不到清代纹样风格的影响,就很容易错把不同于清代的花格纹样(即日本组子),看成是纯日本民族的创造,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误会。

  • 但多数国人都不明白以上事实,都说“日本组子”,却看不到它的来龙去脉及渊源,好像是日本专有独创似的,那最终可就真成日本的了。
我写此文的意思,旨在正本清源,说明日本组子的渊源,与我国明及以前的格栅、花格乃是一脉传承,鉴于太多国人已不明白这些历史,故而想说清楚不得不多费些笔墨。

而且现在的中国,这些古代的木结构花格,也有学者在系统地发掘整理,这些纹样和工艺发源于中国,兴盛于日本,虽经过历史短暂的错失,但在文化复兴的今天,必将会在故土重焕光彩。

图片
图片

当然以开放的心态来说,中日制作的纹样有的相同,有的则各具民族特色,但其背后的制作原理是一样的,几何法则是人类通用的自然法则,向全世界的人们,表现着几何图形的自然之美。---半个木匠张均成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